産業
分享到 0

農民觸“電”奔富路 打通電商助農“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廬江縣不斷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培育農村電子商務供應鏈,促進農産品産銷對接,帶動貧困人口穩定增收,推動電子商務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打通電商助農“最後一公里”。

土貨變成“網紅菜”

“這樹上潔白的小花叫百花菜,它長在山上,是綠色食品,可以涼拌、紅燒,味道鮮美!”5月2日,在廬江縣湯池鎮百花村舉辦一場直播帶貨活動,主播是一位40多歲的大姐,名叫徐玉慧。她一直在為本地産的農特産品吆喝。通過她的直播,很多當地土貨都變成了“網紅菜”。

百花村今年種了300多畝百花菜,因為疫情影響,一度出現滯銷現象。徐玉慧開通直播帶貨後,一張張訂單紛至遝來,依靠電商供應鏈,不到24小時,沾著露水的百花菜就送進了城市超市貨架、端上了市民餐桌。

其實,百花菜的“成名”之路並不順利。百花菜是樹上開的一種白色小花,可以做菜吃,也是廬江特色土特産。以前,村民收穫的百花菜常常滯銷。村民蘇傑清楚地記得,2018年春天,他家收穫50公斤百花菜,挑到縣城去出售,結果3天只賣出10斤,後來送到合肥菜市場上去賣,還是賣不動。

“百花菜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吃,真是養在深山人未識啊!”湯池鎮黨委書記錢中軍坦言,百花菜靠農戶自産自銷,市場僅限于湯池當地,賣不上價。“當時,有的農民想把百花菜樹苗砍掉當柴燒,這一特色産業的發展進入了兩難境地。”

迎來轉機是在2019年1月,徐玉慧在廬江縣電商扶貧産業園註冊電商銷售平臺,在阿里巴巴、淘寶、拼多多等多家網站上註冊6個電商店面,經營的産品涉及到廬江縣17個鎮280多種當地有特色的農産品。

徐玉慧在尋訪當地特色農産品時,覺得百花菜有做“網紅菜”的潛質。去年春天,她將百花菜作為特色品牌在網上推介,一舉獲得安徽省農産品銷售前20名,百花菜獲得“安徽省熱銷扶貧産品”稱號。

“沒想到,山裏土貨真變成了‘網紅菜’!”蘇傑算過一筆賬:他家有10畝百花菜樹,每畝能收150公斤幹菜,按收購價每公斤80元計算,一畝年收入上萬元。同時還能搞林下經濟,如養雞、養鵝等。百花樹是一次種植終生受益,養護成本低。

“過去土得掉渣,如今成為網紅。”廬江縣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把電商助農融進整體規劃中,實現從“産什麼賣什麼”到“市場需要什麼就生産什麼”的轉變,像湯池的百花菜、白湖的荸薺、萬山的草莓等都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特産”,帶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直播成為“新農事”

“幾場直播下來,我家原本還愁銷路的2000公斤草莓都賣掉了!”日前,廬江縣萬山鎮草莓種植大戶宋超欣喜地説,他家種的草莓電商直播帶貨在一天內銷售一空。

數月前,村裏電商網點負責人陳迎春來到草莓基地進行現場直播銷貨,宋超在一旁看得眼花繚亂。“1萬、2萬、5萬!”網店的粉絲人數一路上漲,種植戶格外興奮。“太棒了,太棒了,積壓的草莓山總算不愁賣了!”

“點讚”“下單”不斷刷屏,手機螢幕上彈幕滾動,宋超和同伴們忙前忙後。“一場直播就接了3000多單,草莓賣了1萬公斤,茶葉1000公斤,雞蛋2萬多枚,直播帶貨真厲害!”

草莓是萬山鎮農民的致富産業,全鎮種植面積1萬多畝。因為疫情影響,往年排成長龍的採購卡車不見了,種植戶犯了難,望著滿棚紅通通的草莓心急如焚。

“這樣等下去不是辦法,草莓是時鮮貨,成熟了不出售就會爛在地裏,咱不能眼看著種植戶一年的辛苦打了水漂。”萬山鎮副鎮長夏俊決定一邊聯繫線下客商,一邊在網上找銷售渠道。夏俊發現本鎮的“網紅”陳迎春經常在網上直播賣貨,於是請他來到種植基地為草莓代言。“我們這裡草莓,個大味甜、奶油味濃,適合鮮食,還可以做成蛋糕、果盤。”陳迎春在草莓園現場直播,當場拿起草莓,介紹草莓花式吃法。很快,線上觀看的人數超過3萬人次。

“直播成了新農事,流量變成‘新農資’。一根網線、一個直播平臺,讓草莓飛出了小山村!”宋超感嘆地説,一場直播讓萬山鎮的草莓銷售火起來。隨後,宋超也在網上開了直播,他和其他種植戶一起每天直播2小時以上,帶動草莓基地的農戶都忙碌起來,有的忙著採摘草莓,有的忙著打包裝箱,成箱的草莓不斷發往全國各地。如今,該鎮1萬公斤滯銷的草莓全部賣完了,主要依靠線上銷售。

據廬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光和介紹,該縣正在構建農産品産銷對接長效機制,在建設優質特色農産品産業鏈和供應鏈上下功夫,實現初級農産品向適合網路銷售的農商品華麗轉變,促進電商平臺企業與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建立長期穩定的産銷關係。同時,開啟“縣長鎮長當主播、農戶多賣貨”模式,推動農産品從田間到餐桌的“超短鏈”,促進農産品線上銷售,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

農民觸“電”奔富路

“目前,全縣已建成村級電商服務網點230個,覆蓋全縣230個行政村,24個貧困村也建成村級服務網點24處。”廬江縣商務局電商科長高偉峰告訴記者:“我們選擇産品品質好、願意開闢網上銷售渠道的經營主體,推廣‘4+模式’,即‘電商主體+扶貧産業園+合作社+農戶’模式,建立穩定長效的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引導農戶在電商産業鏈上就業或銷售自産農産品。”

作為農業大縣,廬江縣有各類名優農産品生産和經營主體80余家、名優農産品50余種。其中,榮獲國家地標産品6個、中國弛名商標産品1個、安徽省著名商標産品8個,當地生産加工的農産品獲得有機産品4個、綠色食品17個、無公害産品1個。為了讓更多的農産品走向全國大市場,不少幹部、電商、網紅甚至農民紛紛走進直播間,為農産品代言,助力農産品線上銷售。雖然農産品線上銷售很火,但也曾出現不少問題,暢通電商助農“最後一公里”還有諸多問題要解決。如要保障農村電商網路暢通、物流暢通,確保農産品品質安全等。

“有時一場直播下來,有幾千個單子,但貨卻緊缺,造成延時發貨。”徐玉慧回憶説,2018年她第一次直播采收百花菜,不到一小時,網上下單1000多單、1000多公斤,但庫存嚴重不足,很多訂單只得延遲發貨。為了保障産品供應,縣有關部門與徐玉慧建立長期合作機制,以銷定産,擴大種植面積。她自己也流轉了50畝山地,建立種植基地,帶動50多名貧困勞力就業。

夏俊還記得,去年8月底,萬山鎮邀請淘寶第一主播薇婭幫助直播帶貨,直播銷售當地新品葡萄——陽光玫瑰,一場直播線上成交1.6萬多單,銷售額達100多萬元。但由於囤貨設備不到位,延遲發貨,部分葡萄變質,導致部分客戶不滿意。

“電商銷售農産品,並不是簡單地把農産品搬到網上,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市場倒逼,促進産業鏈變革,實現農産品從種到銷全程標準化生産,完善貫穿生産、流通到市場全流程數字化供應鏈。”高偉峰補充説。

為此,廬江縣多措並舉,加大對名優特産品的生産規模、暢通物流及資金扶持力度,創新推出電商孵化模式,讓更多農民學會電商這項新技能,培養更多本土電商人才。

“下一步,我們要以電商倒逼農業轉型升級,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提升電商産業鏈增值空間,帶動更多農民觸‘電’致富。”廬江縣縣長許華為興奮地説。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