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安徽:再接再厲,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標“兩不愁三保障”,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一鼓作氣、盡銳出戰,確保如期實現脫貧目標。要完善移民搬遷扶持政策,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要鞏固提升脫貧成果,保持現有政策總體穩定,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

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繃緊弦、加油幹。一方面,剩餘脫貧攻堅任務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另一方面,鞏固脫貧成果難度不小。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一鼓作氣、盡銳出戰,全力以赴、精準幫扶,確保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力消除不穩定脫貧人口返貧和邊緣人口致貧兩種風險,不斷探索産業發展長效機制,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老百姓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啃下深度貧困硬骨頭,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地處兩省交界、淮河支流洪河洪洼區的桃花店村,曾是阜陽市13個深度貧困村之一,今年順利實現整村出列。村裏的貧困戶尤林霞一家六口人原本住在洪河堤壩上,生産生活條件惡劣。如今一家人不僅搬遷到了新的安置點,尤林霞還在扶貧車間找到了新工作,月收入3000元。“現在光伏發電有補貼,孩子上學也有補貼,家裏房子不用蓋了,上工廠幾分鐘的路程,掙著工資還能帶著孩子,生活真得勁。”尤林霞説。

4月29日,隨著臨泉縣等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我省3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30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五級書記抓扶貧,全省上下促攻堅,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十大工程”,紮實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貧困人口由2014年建檔立卡時的484萬人降至2019年底的8.7萬人,貧困發生率由建檔立卡時的9.1%降至2019年底的0.16%,為決戰決勝、圓滿收官打下了堅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雖然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已經取得決定性成就,但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鬆勁懈怠。

就我省而言,雖然已經實現了“村出列、縣摘帽”,但還沒有完全實現“人脫貧”,全省剩餘貧困人口還有3.8萬戶8.7萬人。雖然同過去相比總量不大,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省扶貧辦主任江洪表示,針對剩餘貧困人口,要堅持“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集中火力攻堅,全面整改、動態清零“三保障一安全”問題,尤其是對貧困程度較深的7個縣、12個村重點督辦,確保剩餘貧困人口如期高品質脫貧。

為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我省對貧困發生率較高、剩餘貧困人口較多、脫貧難度較大的縣和村進行掛牌督戰,精準落實幫扶措施,確保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鞏固脫貧成果,紮緊預防返貧致貧的“籬笆”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

“鄉親們脫貧後,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山西考察時指出,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

據統計,今年我省尚有脫貧監測人口1.92萬戶5.05萬人、邊緣易致貧人口6.18萬戶17.05萬人。紮緊預防返貧致貧的“籬笆”,還要警惕不穩定脫貧人口返貧和邊緣人口致貧“兩種風險”。滁州市南譙區施集鎮井楠村崗子韓組的董善軍患有肝病,2018年又遭遇車禍重傷,家中兩個孩子還在上學,生活一下陷入困頓。經過村、組評議,2018年他家被納入貧困戶,妻子劉家雲被推薦到當地文旅項目上班,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經過技能培訓上崗後,月工資可拿3000元,顧家上班兩不誤。”劉家雲説。

“要堅持把防止致貧返貧擺在當前工作重要位置,做好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切實提高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堅決防止産生新的致貧返貧人口。”江洪表示。我省著力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加強對不穩定脫貧戶、邊緣戶的動態監測,建立脫貧人口分類管理系統、返貧預警監測系統、邊緣人口監測管理系統,及時強化臨時救助,有針對性地幫助增加家庭收入、優化收入結構,加強兜底保障,為鞏固脫貧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江洪表示,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之後,要持續強化摘帽縣、出列村後續幫扶,確保“四個不摘”落實到位。持續聚焦未脫貧戶、脫貧監測戶、邊緣易致貧戶和老少病殘孤困難群體等“三戶一體”,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全面落實綜合社會保障政策,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戶一人。要緊盯脫貧監測戶,全面摸清返貧風險點,實行動態管理,落實針對性幫扶舉措,確保實現穩定脫貧,堅決打好“阻擊戰”;緊盯邊緣易致貧戶,堅持事前預防和事後幫扶相結合,一旦出現新的致貧戶,及時納入建檔立卡,堅決打好“防衛戰”;緊盯老少病殘孤等困難群體,全力落實低保、醫保、養老、救助等綜合社會保障政策,做到應保盡保,堅決打好“兜底戰”。

探索産業發展長效機制,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

發展産業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安徽在産業扶貧中探索推廣的“四帶一自”産業扶貧模式,即通過各類園區、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能人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和貧困群眾自我調整種養結構發展産業,在帶貧減貧、穩定脫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省1.5萬個帶貧主體與貧困群眾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戶21.3萬戶。

數據顯示,我省貧困群眾工資性收入由2013年717.5元上升至2019年底的6312.7元,增長了8.8倍,工資性收入佔比提高了25.4個百分點。産業、就業扶貧在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長效機製作用全面顯現。

但多數村級扶貧産業目前還處於起步期、成長期,特別是今年疫情對扶貧産業造成一定衝擊,迫切需要穩定産業扶貧政策,支援扶貧産業恢復發展,為鄉村産業振興奠定堅實基礎。要在復工復産中圍繞延伸産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穩定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完善“四帶一自”産業扶貧模式,確保扶貧産業在穩定脫貧中發揮更大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認為,對安徽來説,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鞏固好脫貧成果,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關鍵是做到“三個聚焦”:聚焦“不返貧”,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要求;聚焦“可持續”,堅定推動産業扶貧全面升級;聚焦“能致富”,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全面脫貧之後,接下來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省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我省按照總書記重要指示和中央決策部署,深入謀劃“十四五”扶貧工作思路舉措,從思想、理論、政策、制度、實踐等五個層面探索建立具有安徽特色的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從“産業扶貧”向“産業興旺”、“基礎提升”向“生態宜居”、“激發內力”向“鄉風文明”、“打牢基礎”向“治理有效”、“基本保障”向“生活富裕”五個層面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