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紮實辦好民生實事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社會問題矛盾增多的情況下,尤其要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線、保民生的兜底責任。要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著手,增強民生工作針對性、實效性、可持續性。”在當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背景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四年前視察安徽時的重要講話,更具有指導意義。

四年來,安徽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和關於民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全力解決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群眾生活顯著改善,百姓福祉持續增進。 2019年,全省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3.11萬套,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537所,啟動建設37個縣(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4個市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城鎮、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以上、10%以上,增幅均居全國前列。

越是特殊時期,越要穩住民生“底盤”。今年疫情發生後,我省緊盯民生基本需求保供應,落實“米袋子”省長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給予民生保障線“非常守護”;緊盯務工矛盾問題保就業,陸續出臺並落實一系列政策,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支援穩定和擴大就業;緊盯重點困難群體保底線,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瞄準疫情下的社會難點,疏解百姓的煩心事,傳遞抗疫過程中的民生溫度。受益於此,一季度,安徽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考驗,生産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經濟社會運作逐步正常,經濟社會基本面總體穩定。

一個個數字、一項項舉措的背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成就,是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些成績的取得,最根本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確指引的結果,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全方位落地、創造性轉化的結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當前,國際疫情蔓延,我國、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和關於民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引,充分估計疫情帶來的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紮實辦好民生實事,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是省委、省政府向黨中央和全省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2014年建檔立卡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舉全省之力、集各方之智,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取得了決定性成就。同時也要看到,我省還有8.7萬貧困人口未脫貧,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完成剩餘脫貧攻堅任務必須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要按照省委要求,抓緊抓實抓細收官之年各項工作,堅持“四個不摘”,貧困縣黨政“一把手”要繼續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就業是民生之本。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裁員率放寬至5.5%,對參保職工30人(含)以下的中小微企業,裁員率放寬至20%;全面推廣“共用員工”,促進人力資源在全省範圍內共用;有招聘需求的企業,可通過“安徽公共招聘網”等網路招聘平臺開展招聘……疫情發生後,我省出臺了一系列援企穩崗、保障用工政策,為企業做好就業服務,成效逐步顯現。面對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保居民就業要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把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確保就業大局穩定。越是特殊時期,越要關注就業困難人員。要進一步加強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兜牢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底線。穩住了“飯碗”,也就穩定了信心。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有”是美好生活的具體目標。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特別是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守住底線、突出重點,統籌做好各項民生工作。民生工程是安徽民生工作的金字招牌,我省近日明確了今年33項民生工程的具體事項和實施要求。要堅持以重點民生工程實施為抓手,聚焦短板領域,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部門要真正過緊日子,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重點保障改善民生領域的投入,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提供堅實支撐。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必將進一步凝聚江淮兒女迎難而上、發憤圖強、戰勝疫情的精氣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交上黨和人民滿意的民生答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