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長三角地區,在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復工復産的目光開始轉向國際市場。保障金融、創新機制、雲端招商……一系列組合拳連續打出,為穩外貿、穩外資注入一針強心劑。
政策層面:滬蘇浙皖全部就位
從3月上旬開始,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呈現不斷蔓延的趨勢。受此影響,眾多國內外貿企業面臨復工難、運輸難、履約難、接單難、貿易壁壘增多等階段性難題。
外貿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經濟支柱。梳理2019年全國城市外貿出口額排名可以看到,前15位長三角地區就佔有六席,分別是上海、蘇州、寧波、無錫、金華、杭州。
為穩住外貿發展的基本盤,最近一段時間,滬蘇浙皖陸續出臺文件,從政策落地、服務創新等方面入手,全力支援外貿企業戰“疫”復工復産。
上海市商務委在抗擊疫情“滬28條”基礎上,出臺了“穩外貿11條”,主要內容是保障供應鏈暢通、優化跨境金融結算等。
江蘇省商務廳在3月中旬出臺22條舉措,提出要給予産業鏈核心企業更多幫助,並對受到影響的中小外貿外資企業減免相關稅費、延期申報和繳納稅款、降低企業房租成本、補貼經營成本等。
浙江圍繞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也有18條具體舉措。在穩外貿方面,浙江提出要實施“百日攻堅拓市場專項行動”,探索駐外商務代表處、海外浙商幫助外貿企業在所在地“雲參展”和對接客戶,支援通過“義新歐”或空運等。
安徽在商務廳下發的穩外貿通知中提到,要優化提升服務貿易,強化貿易救濟服務;滿足一定條件下,對重點服務貿易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補貼。
金融保障:消除企業後顧之憂
當前形勢下,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面臨著成本上升、資金鏈緊張等突出問題和訴求,這也是上海、安徽各項政策聚焦的重點。
“穩外貿11條”出臺後,在滬銀行機構被迅速動員起來。根據上海銀保監局要求,在滬銀行機構重點滿足外貿核心企業融資需求,不至於拖欠上下游企業的資金,推動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紓困。
據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3月20日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截至當天,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已對上海市商務委推薦企業累計新增貸款40.77億元;推出首期200億元專項信貸規模資源,重點支援外資、外貿、服務貿易等領域重點企業。
針對“穩外貿11條”提到的優化跨境金融結算,在滬銀行機構的主要做法是優化信用證業務服務,建立起覆蓋企業制單、結算到貿易融資的全流程服務。
同時,上海銀保監局還支援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商業銀行與市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加強保單融資合作,將重點支援範圍從年出口500萬美元以下的企業擴大到3000萬美元以下。
這一點,安徽和上海的做法具有異曲同工之處。日前,安徽省商務廳聯合中信保安徽分公司出臺2020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應對疫情影響若干舉措,安徽省商務廳將作為統一投保人,對全省2019年所有出口額300萬美元以下小微企業實行小微統保政策全覆蓋。
在政策兌現上,安徽同樣力度不小。譬如對參加2020年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位費予以全額補貼;參加國際展會,展品運輸費最高給予50%補貼,單個企業最高可達80萬元;重點企業國際産品認證費補貼70%,單個企業最高100萬元等。
雲端招商:項目推進不能減速
因為疫情影響,一些即將舉行的線下招商會、對接會、博覽會被迫取消或延期。江蘇和浙江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的優勢,把線下活動搬到線上,用“雲招商”的方式,確保項目招商可以有序推進。
3月25日至26日,浙江省商務廳陸續舉辦“雲招商”成果發佈會和外貿企業進平臺活動,交流各地做法,分享經驗。數據顯示,自疫情發生至3月25日,浙江全省通過“雲簽約”外資項目74個,總投資6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35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外資項目就超30個。
政企攜手,確保招商常態化、不斷線。天目新聞記者從浙江省商務廳了解到,未來浙江還要把“雲招商”打造成為全省品牌,推進“浙江國際投資單一窗口”平臺建設,實現“雲”招商常態化、機制化,搶佔利用外資工作制高點。
在江蘇,最近一段時間,“屏對屏”交流正在各地成為一種趨勢。2月21日,2020年南京市重點招商項目採用“雲簽約”儀式,1小時簽約67個項目,其中外資項目投資額全部為3000萬美元以上,投資總額1億美元以上的有6個。
無錫市通過提高退(免)稅服務時效、延長匯總徵稅繳款等海關業務期限、推行“不見面審批”、開闢疫情服務綠色通道等實招,推進貿易便利化。
原定於4月23日至25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淮安)國際食品博覽會將延期舉辦。活動延期,但招商招展不延期。3月4日,淮安舉行活動的外資項目“雲簽約”儀式,當天敲定10個外資項目、總投資7.66億美元。
一系列政策和舉措,再次展示了地方政府穩外貿、穩外資的信心和決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把各項政策落地落實,我國外貿長期向好發展趨勢就不會改變,吸收外資的綜合優勢也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