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
分享到 0

從復工復産到滿工滿産 安徽:把失去的時間追回來

3月2日,全省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産深入實施“四送一服”專項行動會議提出,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復工復産中企業用工難、物資運輸難、産業鏈協同難、外經外貿企業復産難、資金籌措難、防疫物資短缺等“五難一缺”問題,全力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目前,“五難一缺”問題解決得怎麼樣?復工復産進展如何?記者走訪省內部分園區、企業和有關部門。

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自復工復産以來,瞄準國內外市場進行訂單優先排序生産,充分釋放産能,以確保整車準時交付客戶。通訊員陳亞東錢鑫攝

開工復産按下“快進鍵”生産經營穩步“回暖”

3月25日上午,2020年省第三批貫徹“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推進會在舒城縣舉行。推進會主會場設在舒城縣“AMOLED柔性顯示觸控模組及5G智慧終端研發製造基地項目”現場。

隨著5G、物聯網時代到來,柔性顯示技術憑藉輕薄、可彎曲等優勢,迎來發展機遇期。“AMOLED柔性顯示觸控模組項目”位於舒城産業新城內,由光顯領域知名企業歐菲光引領,未來有望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約3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40億元,新增就業約2.3萬人。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建成後,不僅能夠打破國外企業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還有望成為全球領先的新型顯示觸控模組基地。

“産業新城將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産業環境,提供全方位的産業服務,攜手新型顯示上下游企業,重點發展模組、面板製造、上游材料及新型顯示設備等,共同打造新型顯示産業高地。”舒城産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執行總裁趙威説。截至目前,舒城産業新城簽約投資額超過310億元,累計開工項目31個,其中包括開捷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零部件項目、阿斯米特鐳射智慧製造項目等10家企業投資的項目,均實現投産。

“我省新型顯示産業發展有基礎、有實力、有前景。我們將按照省委要求,充分發揮産業協同效應,持續放大技術先進性、市場廣闊性、産業配套性、研發自主性等優勢,進一步優化親商、安商、富商環境,加快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産業集群。”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説。

聚焦做大做強主導産業,全省各地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大力引進上下游關鍵配套企業,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形成全産業鏈,積極搶佔産業發展制高點。

在位於合肥經開區的通富微電子公司,晶片鍵合車間設備有序運轉,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得益於政府部門的幫助,公司已經全部復工,産能恢復到了春節前的90%以上。”公司總經辦主任李芳説。

面對疫情,合肥經開區紮實做好防控、復工“同步走、雙落實”工作,通過“雲”簽約等形式引項目、促投資,積極打造全國晶片産業高地,促進區域産業轉型升級。

合肥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2019年總投資超過2200億元的合肥長鑫積體電路製造基地項目在世界製造業大會上簽約,長鑫存儲項目在合肥經開區空港經濟示範區正式投産,以及今年2月長鑫國産DDR4記憶體條産品正式發佈,該區開始圍繞長鑫相關項目,整合上下游産業鏈,打造上千億元級的積體電路産業。不久前簽約、計劃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的中國電子資訊産業集團投資積體電路項目,將助力該區完善高端存儲晶片産業鏈。

“針對全區569家規模以上企業,實行區領導包保、部門負責、56個小組下企業,跟蹤指導企業落實防控措施。”合肥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桑林兵介紹,該區對復工企業加強生産、就餐、住宿、健康等4個環節的防控措施,並向重點企業派駐醫療小分隊。在一系列幫扶措施的推動下,合肥經開區復工復産企業累計超過100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100%。

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全省各地聚焦重點園區、重點企業、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和具備基本條件的中小微企業等“四重一小”,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産,深入實施“四送一服”專項行動,加快暢通經濟社會動態迴圈系統。

省統計局進行的疫情影響專項調查結果顯示,2月中下旬起,企業開工復産明顯加快,員工逐步返崗,物流供應日益通暢,工業生産秩序和生産水準明顯恢復。目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接近100%。

産業協同固“鏈條”暢通經濟社會動態迴圈

産業鏈上下游協同復工,關係産業鏈整體運轉效率和水準。

在確保安全防疫的前提下,江淮汽車有序復工復産。江淮iC5自2月26日上市預售以來,市場訂單需求較大,但由於上下游零部件企業供應不足,對順利生産造成一定阻礙。

“以方向盤上的多功能開關為例,供應商來自外省。疫情前,供應商每天可達到日産15萬隻開關,節後復工,該企業一天只能生産1000多只。”江淮乘用車製造公司採購部部長張慶介紹,了解到外省供應商主要是人員無法到崗後,公司決定向這家上游企業輸送工人,35名從各個部門抽調的業務骨幹,被包車送到外地工廠。為保障員工安全,員工只在客戶支援專線操作,與本地企業工人錯峰上班。“一週內,定點支援員工每日生産計劃的完成率即達到105%。”

從2月中旬開始,江淮汽車全國生産基地、經銷商、零部件公司積極復工復産,確保生産經營的穩定運作。目前,各生産基地積極與政府溝通,跟進供應商復工及物流運輸情況,逐步實現産能爬坡。

3月23日,安慶市大觀經濟開發區集賢工業園區內,安徽菱湖漆業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灌裝油漆。自復工復産以來,該公司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産,日産量突破80噸。通訊員黃有安項順平攝

記者近期在走訪中了解到,當前製造業復工復産面臨的主要障礙是,大企業復工復産率高,而配套的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産率低,直接影響上下游産業鏈和供應鏈的暢通。

3月13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助力中小微企業克服疫情影響加快復工復産的若干意見》,從加快復工復産進度、加大穩崗用工保障、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7個方面出臺22條措施,精準有序紮實推動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産,更好促進上下游産供銷大中小企業整體配套協同復工,加快經濟社會動態迴圈。

“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産不同步,産業鏈整體運轉效率不高,是此前制約不少企業達産、滿産的瓶頸。受益於促進上下游産供銷大中小企業整體配套協同復工各項措施的落地,目前産業鏈上下游協同復工正不斷向好發展。”省經信廳有關負責人説。

3月24日早上8點半,蕪湖航空産業園內已是一片繁忙。産業園裏的雄名航空科工(蕪湖)股份有限公司,精密端齒的生産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公司已經全面復工,産能正逐步恢復正常。”雄名航空董事長徐文彬告訴記者,疫情暴發以來,企業正常運營受到影響,業務活動有所停滯。“一邊是上個月‘斷檔’的業務,一邊是人員工資、研發投入、生産及管理成本等各項支出,今年預計有800萬元的資金缺口。”

“為了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蕪湖市委、市政府出臺惠企‘18條’、《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政策實施細則》等政策,在失業保險費返還、定點企業獎補、加大創業支援等方面重點發力,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應對疫情、緩解困難,進一步落實稅收減免、社保減免,為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降本減負。”蕪湖市政府相關人士説。

日前,記者在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一些生産技術人員放棄休息奮鬥在生産一線。

“安利股份2月15日正式復工復産,目前員工基本上全部返崗,不存在用工難問題。”安利股份董事長姚和平告訴記者,復工復産初期,公司防疫物資尤其是口罩比較緊張,在合肥市、肥西縣經信局以及肥西經開區管委會的支援下,口罩等防疫物資沒有出現斷供現象,有力保障了生産經營有序開展。“受疫情影響,3月上旬及之前出現過上游原輔材料供應商無法復工或復産率低、部分區域交通管制,以及物流運輸不暢等堵點,目前都恢復正常了。”

新需求催生新供給新産業新業態“逆勢而上”

在中國聲谷,一批以創新技術為根基的AI企業,以硬核科技助力戰“疫”的同時,一個個産業平臺也成為企業自身發展的托底平臺。

記者走訪中國聲谷時了解到,目前,智慧語音開放平臺服務超過100萬家開發團隊,實現企業應用服務不掉隊;類腦智慧開放平臺為高校、科研單位及企業,提供全天候高效能演算法運算支援;製造中心平臺有序復工,保障園區中小企業生産製造……

“我們的智慧行銷平臺成為疫情期間最具産出效益的窗口,惠及園區350余家企業。”中國聲谷行銷平臺運營單位負責人劉國欣告訴記者,從疫情期間後臺銷售的數據看,智慧穿戴和教育辦公類産品如智慧手環、智慧滑鼠等産品的銷量明顯增加。今年將有超過30萬套智慧硬體産品,由中國聲谷線上和線下行銷平臺送到千家萬戶。

“疫情發生後,線下零售店舖停業,多虧平臺借助聲谷品牌優勢,幫助我們將智慧産品線上‘託管’銷售,及時打通市場、有所回款。”咪鼠科技負責人馮海洪説。

疫情之下,新需求創造新供給,一批新産業、新業態、新産品“逆勢而上”。

博微太赫茲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太赫茲技術研發與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疫情發生後,公司在2019年安徽省首臺套産品“太赫茲人體安檢系統Terasnap B03”的基礎上升級,成功研製了新一代的首臺套産品——太赫茲無接觸測溫安檢安防一體機,受到地鐵、高鐵車站、汽車站等人流量較大單位的關注。

3月23日,博微太赫茲總經理武帥告訴記者,該産品將太赫茲人體成像技術與紅外測溫技術相結合,僅需被檢人員正常步行通過指定區域,即可在無需停留的情況下,完成測溫及安檢安防檢查,真正實現了“全過程無接觸”模式,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員與被檢人員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時,無停留的快速通行效率,將原有的300人/小時增至1500人/小時,提升5倍,有效緩解了公共場所人流聚集壓力。此外,設備可實現測溫與安檢安防的資訊化,檢測數據本地有效存儲90天,便於設備管控、安防資源協調。

數據顯示,1月至2月,全省智慧手錶、智慧手環等電子産品需求增長較快,産量同比大幅增長,增速分別為1.2倍、70.9%。多晶硅、半導體分立器件等上游高技術産品也保持較快增長,分別增長5.4倍、12.1%。城市軌道車輛、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碳纖維等新興産品産量分別增長26.1%、79.3%和50.5%。

“部分高技術、新興産品較快增長,體現出工業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經濟運作抵抗風險的韌勁。”省統計局負責人認為,當前企業復工復産進程加快,工業生産秩序正在有序恢復,疫情造成的短期衝擊影響將逐步消除。我省製造業生産能力充足,經濟供給基礎依然牢固,經濟長期穩定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

近日,位於滁州市南譙經濟開發區的安徽瑞聯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職工在生産出口的無飾岩棉帶保溫複合板。通訊員董超攝

政務服務“加速度”跑出滿工滿産新希望

3月16日,蕪湖造船廠64000噸巨輪“聚和普度”號順利、安全通過南京長江大橋,開啟遠洋征程,這也是目前我省船舶行業所能建造的最大噸位海輪。 3月20日,由該廠承造的印度JSW鋼鐵有限公司8000噸散貨船批量訂單第二艘船“JSW VISHALGAD”號順利下水,這也是蕪湖造船廠復工以來完工的第4艘船。

“復工後20天內就完成了64000噸、12500噸、8000噸等三個系列散貨船試航、交船,達到原定建造節點要求。”蕪湖造船廠總經理張釗介紹,自2月中旬復工以來,該廠緊咬既定目標不放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快速有序推進全面復工復産,科學、合理地搶工期、趕進度。企業復工率10天內從20%提升至98%,關鍵崗位返崗率達100%,復工率遠高於造船行業平均水準。

“蕪湖造船廠能夠迅速復工復産恢復産能,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鼎立支援,尤其是解決了用工難題。”張釗説,企業2月中旬復工時,只有400多名員工到崗,還不到往常用工量的兩成。為了確保造船進度,船廠在我省“四送一服”專項行動的支援下,採取包車的方式,緊急從外地“點對點”接員工返崗,有力保障了生産建造任務。“疫情影響了原定計劃約一個半月,我們提出,掀起生産大幹熱潮,向時間要效益,把失去的時間追回來,把定好的進度搶回來,把落下的任務補上來,奮力完成全年預定的目標任務。”

連日來,各地“點對點、一站式”集中精準輸送務工人員安全返崗,通過就近就業、共用員工、調劑餘缺等方式,解決突出用工需求。在要素保障上全面助力,千方百計滿足復工復産企業日常防護物資需求,加快暢通交通物流,確保原料進得來、産品運得出、快遞送得到。優化審批服務,積極推廣一站式辦理、到府辦理、預約辦理、自助辦理等服務,幫助企業保生産、保市場、保份額、保訂單。

作為安徽省“大、新、專”項目之一的長九(神山)項目,總投資近100億元,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産能7000萬噸/年。該項目達産後,産量規模將居世界第一,産值總規模超過千億元。“現在人員陸續到崗,返崗率近9成,從上個月25號開始輪班作業,現在每天産量已經恢復到8萬噸左右。”談到近期工作,長九神山礦礦長常玉坤興奮地告訴記者,根據後續人員到崗情況,預計産能很快就能恢復到去年峰值。

疫情之下,復工最大困難在於人力問題。礦山採場有支作業隊的部分一線員工主要為湖北籍,重點疫區員工無法及時返崗給礦山復工帶來極大困難。在“四送一服”專項行動支援下,長九項目部黨工委統籌安排,先是安排主要管理人員全員返崗,再遵循“先返崗、先隔離、先上崗”的原則,積極組織非重點疫區關鍵崗位人員到崗;同時就地招聘本地人員充實力量,千方百計保障礦山生産需要。

“2月28日,長九項目今年首期砂石産品線上競價交易活動舉行,採取數據電文形式進行,實現交易雙方‘隔空握手’。當期四宗近百萬噸産品全部競賣成功,贏得2020年‘開門紅’。3月5日,長九砂石産品2020年第二期競價交易公告發佈。”長九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孟輝表示,3月初,2020年度生産計劃及分解任務下達,全年生産目標任務3000萬噸。長九正常生産秩序的快速恢復,有力支援了長三角市場需方企業的復工復産需要,他們有信心實現全年目標任務。(記者吳量亮鄭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