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分享到 0

疫情之下體品製造業危中尋機——訪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溫嘉

近日,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發佈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體育用品企業影響的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通過對全國168家體育用品企業的兩次問卷調研,呈現各地體育用品行業復工復産情況,梳理了當前體育用品企業經營所面臨的主要困難,並對疫情過後行業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為此,記者就體育用品製造業在疫情之下的現狀與未來發展,採訪了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溫嘉。

記者:《報告》裏提到,有近75%的體育用品企業在此次疫情衝擊下受到了中度以上程度的影響,其中有五分之一的企業受到了重度影響。進入3月以來,體育用品企業復工復産情況如何?

溫嘉:體品製造企業的復工數量是加速度遞增。2月上旬我們第一次調研,復工率只有20%,到了2月末,復工企業數量已經接近80%。但進一步了解,大多復工的企業也非全面復工。復工人員更多是科研人員與管理人員,生産線或是由於工人未返崗或是由於銷售渠道關閉的影響而未能開足馬力生産。復工初期,企業産能較往年同期仍有較大差距。

記者:銷售渠道不暢影響了生産端,但現線上下銷售渠道陸續開放,物流情況極大改善,是否意味著這些企業産能恢復進度也會隨之提速?

溫嘉:我們選中的調研樣本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而國內許多中小型體育用品企業集群過去多年一直主打外銷市場。調研中大部分外向型企業表示今年2至3月訂單較去年同期下降50%以上。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美洲的擴散,各個國家和地區對疫情防控採取的措施不同,與之相對應的國際貨運物流、檢疫方面的政策都將對企業産生影響。目前來説,中小企業的海外市場何時能恢復,還未見明朗,仍需要一段時間的緩衝。

記者:幫助中小企業渡過疫情危機是各行各業共同面對的考題,聯合會採取了哪些措施幫助中小企業發展?

溫嘉:站在行業協會的角度,我們首先要做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紐帶。聯合會通過兩次調研做成的這份《報告》,目的除了讓關心關注體育用品製造業的人士了解行業現狀,另一個原因是希望通過《報告》的方式了解企業面臨的困難,匯總企業的需求。我們已經把這些困難與需求彙報給國家體育總局有關部門,便於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中小企業幫扶政策時參考。 

同時聯合會也將借助體博會的平臺優勢,幫助中小企業維護並拓展市場。上半年3月底之前的展會幾乎都受到影響,許多企業把即將在5月舉行的體博會作為今年下半年“翻身仗”的轉捩點。目前體博會的籌備工作正穩步推進,並計劃搭建一個線上磋商平臺,把線下商貿對接會移到線上進行。就是在正常推進展商邀請工作的情況下,搭建一個線上推介平臺,在數據庫中把近五年來海外觀眾的訂貨意向進行匯總梳理,再把能提供相應産品的一批展商向之推送。同時我們與一些跨境電商聯繫,希望能在跨境電商平臺展示國內體育用品製造中小企業的産品資訊。他要羽毛球拍,我們就把能提供相應産品的幾十個廠家推送給對方;要瑜伽墊,我們就讓對方看到各個價位的瑜伽墊産品目錄。 

內貿市場方面,各省市體育局、教育系統的專業觀眾邀請工作也在推進。新冠肺炎疫情喚醒了更多群眾的健康意識,全民健身的熱情也定將進一步被激發,商超渠道的大集團客戶對於參加展會態度積極,他們寄望體育消費能在下半年實現暴發,把第一季度的欠賬補回來。

記者:你提到生産線改造和産品的創新研發,讓我們一下想到“轉型升級”這個行業近幾年發展的關鍵詞。你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行業“轉型升級”將産生哪些影響?

溫嘉:在一定程度上,這次疫情或許會加速體育用品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進程。許多製造型企業都是被動的思考,大多是以滿足市場需求為條件決定生産內容。以往的市場無論是內銷還是外銷,需求量足夠大,許多企業的生産産能甚至不能滿足需求量,所以這些企業被動變化的幾率很小。還是以外向型企業的貼牌低端生産為例,因為需求量不斷,他們依靠加工賺“賣鐵的差價”一年營業額也能達到三四千萬,同時他還覺得自己的工廠已經滿負荷運作了,吃不下更多的訂單。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負責人很少會主動求變。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後,所有的需求都被抑制了,而面對高昂的人工成本,手裏的現金流只勉強能撐三個月。這時候他們開始思考價廉物美與低價競爭的差距,開始考慮生産線智慧化、産品整合、行銷渠道的拓展,開始意識到企業不能只做生産,應對不斷變化的體育用品消費市場,企業要考慮服務端的問題,滿足客戶更多面需求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