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安徽省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行動計劃》正式對外公佈。 《行動計劃》範圍包括全省16個市,其中,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8個市為中心區。計劃期為2019—2025年,重大問題展望到2035年。
《行動計劃》明確了發展目標,提出到2025年,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保持前列,每人平均水準相對差距進一步縮小,中心區現代化水準明顯提高,全省域與滬蘇浙一體化發展水準明顯提升,城鄉區域、科創産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等領域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到2035年,與滬蘇浙一體化發展機制高效運轉,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充分釋放,城鄉區域差距進一步縮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面實現,基本公共服務水準趨於均衡,生態環境根本好轉,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準與長三角平均水準大體相當,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形成,高品質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構成,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基本建成。
《行動計劃》從區域協調發展、創新能力建設、製造業高品質發展、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對外開放、生態環保、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創新和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劃。明確提出高品質推進“一圈五區”建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立足比較優勢,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加強與滬蘇浙對標對接、合作共進,形成核心引領、板塊聯動、多點支撐、特色鮮明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對於強化創新能力建設,合力打造科技創新共同體,《行動計劃》提出,依託“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和“一室一中心”分平臺,構建“高新基”全産業鏈項目體系,促進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融通發展,不斷提升協同創新能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對於積極承接産業轉移,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行動計劃》明確,強化産業規劃和政策引導,主動對接和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積極承接上海非大都市核心功能疏解和蘇浙産業轉移,整體融入長三角産業分工協作,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産業聚集地,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