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藏羚羊低頭吃草。本報記者黃志武攝
天邊泛起魚肚白,挂著露珠的草尖在陽光下微微泛著金光,青藏公路旁,藏羚羊母親低頭吃草,出生才一個多月的藏羚羊寶寶像個頑皮的孩子,圍著母親一會跑、一會跳,望著轟鳴的火車、呼嘯的汽車,眼睛裏充滿著好奇。
這是8月20日,我們青藏線聯合報道組穿過西藏北大門進入青海地界,經過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進入世界自然遺産地——可可西裏,看到的溫馨一幕。
可可西裏,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山梁”,也稱為“美麗的少女”,這裡自然條件惡劣,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被稱為“生命禁區”。
沿著青藏公路蜿蜒前行,沿路而建的不凍泉、索南達傑、沱沱河、五道梁幾個保護站,猶如一個個堅固的堡壘,默默守護著高原精靈藏羚羊,上演著一場場藏羚羊的“生命接力”。
常年守護遷徙“生命通道”
藏羚羊的遷徙是地球上最為恢宏的三種有蹄類動物的大遷徙之一,場面壯觀、氣勢宏偉。每年4月底左右,藏羚羊從高原的四面八方向卓乃湖、太陽湖集結,五道梁正是藏羚羊遷徙的主要通道。
“眼下正是藏羚羊回遷的高峰季節,我們的工作除了日常的巡護之外,就是為藏羚羊回遷之路‘保駕護航’。”五道梁保護站工作人員德尕介紹,以五道梁保護站為核心,各個基層保護站也在各自的管轄範圍內進行著不間斷的巡護工作,一旦發現有藏羚羊需要穿越公路,會立刻採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力求將它們遷徙的干擾降到最低。
藏羚羊對任何不熟悉的聲音、顏色、氣味都很警覺。“有時候,眼瞅著藏羚羊已經爬上了路基,但忽然掉頭就跑了,跑下路基後又反覆試圖穿過公路。”德尕説,遇到這樣的情況只能一直等著,確保藏羚羊成功穿過青藏公路。
提及難忘的事情,德尕的思緒飄回了2017年夏天。他們正在巡山的途中,不料車子突然陷入沼澤。五天過去了,儘管他們竭盡全力,車子卻依然紋絲不動,而他們的口糧也早已耗盡。更糟糕的是,在過河時,水流無情地將他們僅剩的糧食沖走了。面對困境,他們不得不分批次輪流拉車,經過不斷地嘗試與努力,才最終將車子從沼澤中拉出。這段經歷,對德尕來説,無疑是最為刻骨銘心的。
儘管保護站的工作充滿艱險,德尕卻從未想過退縮,能親自守護可可西裏這片神聖的土地,他感到非常自豪。
正是有這樣一群人的守護,藏羚羊得以繁衍生息,可可西裏藏羚羊從上世紀80年代不足2萬隻,恢復到如今的7萬多只。
愛心救助落單小“精靈”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生靈,其棲息地覆蓋了包括可可西裏、羌塘、阿爾金山在內的廣袤大地,其總面積可能比一個青海省的面積還要大。藏羚羊大遷徙的集結地就是卓乃湖、可可西裏湖和太陽湖一帶。這是一次迎接新生命的遷徙之旅,它們之所以歷經艱辛趕往這裡,就是要在這裡産下自己的孩子,所以,有人把這個地方稱為藏羚羊的天然大“産房”,當然,你也可以説這是藏羚羊的搖籃。
記者在格爾木見到才索加時,才索加挺拔的身姿、沉穩的氣質和從容的談吐讓人心生敬意。2015年,才索加成為保護站的一員,他曾在五道梁、索南達傑、庫賽湖以及卓乃湖等多個保護站工作過。2023年,他被調到卓乃湖保護站,擔任副站長至今。(下轉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才索加所在的卓乃湖保護站因藏羚羊而建,是季節性保護站,藏羚羊遷徙前,保護站工作人員進入卓乃湖堅守,直到藏羚羊産羔回遷後,保護站工作人員才撤回,一起撤回的還有救助的藏羚羊寶寶。
今年5月25日,才索加準備就緒後,帶著隊員入駐到卓乃湖保護站,直到7月20日才返回。
“藏羚羊集中産仔時,我們加大了巡護力度,密切關注著每一隻羊的情況。我們會特別留意是否有小羊落單,或者母羊遭遇不幸被狼捕食的現象。一旦發現這樣的小羊,我們都會立即進行救助。”才索加告訴記者。
今年,駐守卓乃湖保護站期間,才索加和同事救助了9隻小藏羚羊,其中令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7月5日救助的一隻小藏羚羊。那天,他和往常一樣出發巡護,忽然注意到遠處的羊群異常騷動,他預感到有危險。定睛一看,果然有3隻狼正對藏羚羊群緊追不捨。
“藏羚羊奔跑速度極快,我原本以為它們能輕易擺脫危險,但翻過山嶺後,卻目睹了一隻母藏羚羊遭狼咬死的慘狀。當我靠近時發現,母藏羚羊的喉嚨已被撕裂,身體仍散發著余溫,顯然剛被咬不久。”才索加回憶説。
才索加環顧四週,發現不遠處,一隻小羊孤零零地徘徊著。他深知,救助這只小羊已刻不容緩,失去了母親的庇護,它的生存率幾乎為零。
“這是我今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我真正意義上救助了一隻失去母親的小羊。”才索加説,巡護過程中如果發現落單的小羊,保護站工作人員會進行長時間觀察,確保沒有母羊前來尋找或帶走它,才會採取救助行動。
藏羚羊遇上暖心“奶爸”
才索加口中的索南達傑保護站,位於可可西裏東側的崑崙山腳,是可可西裏對外宣傳教育的窗口,肩負著救助走失、受傷的藏羚羊,並野訓放歸自然的職責。
索南達傑保護站是可可西裏建立的第一個保護站,以環保衛士傑桑·索南達傑的名字命名。可可西裏的災難要從罪惡的沙什圖説起,沙什圖是一種美麗華貴的披肩,用被稱為“羊絨之王”的藏羚羊絨製成,説它罪惡,是因為每一條沙什圖都代表三四隻藏羚羊失去鮮活的生命。
上世紀80年代,盜獵的槍聲一度打破可可西裏的寧靜,不久後可可西裏發現了黃金,大批淘金者涌入可可西裏,在沙礫中尋找珍貴的金子,短短幾年,可可西裏藏羚羊數量從20余萬隻銳減到不足2萬隻。1994年1月18日,時年40歲的“環保衛士”索南達傑和4名隊員在可可西裏抓獲了20名盜獵分子,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陽湖附近時,遭歹徒襲擊,英勇犧牲。
索南達傑保護站工作人員江措告訴記者,後院的圍欄裏就是才索加他們送過來的9隻小藏羚羊,還有1隻其他站救助的小藏原羚。
與江措交談中,正好到了喂食時間,江措細心地燒開水,將奶瓶逐一投入其中消毒晾幹後,又忙著煮牛奶,小心翼翼地晾至溫熱,再裝入奶瓶中。這一系列繁瑣卻充滿愛意的準備工作完成後,他輕聲呼喚,仿佛有魔力一般,小藏羚羊歡快地跑來,圍繞在他身旁。
這位藏羚羊“奶爸”江措的日常便是如此,他無微不至地照顧小藏羚羊,並逐步進行野化訓練,直到這些小傢夥們完全具備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的能力,他才會滿懷不捨地將它們放歸可可西裏這片廣袤無垠的大地。
蒼茫無垠的可可西裏,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著這樣一場場悄無聲息的藏羚羊保護接力賽,上演著一幕幕生動離奇的感人故事,從老一輩環保衛士索南達傑到新一代巡山隊員,從藏羚羊“奶爸”到保護站每一個工作人員,他們用青春和熱血默默守護著高原精靈藏羚羊,為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無盡的溫情與色彩。
(記者 彭婧 張多鈞 張曉明 黃志武 德吉央宗 薛瑩 吳佔雲 索朗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