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手機版
掃碼即可查看網頁

中國網客戶端
點擊查看下載頁面


立即查看

中國網

青藏高原上的人類“遠親”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近期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的一項成果,讓神秘的古人類——丹尼索瓦人再度走進世人視野。丹尼索瓦人是除尼安德特人以外,已知的另一支對東亞現代人基因有貢獻的古老型智人。打個比方説,他們正是我們的遠古“遠親”。學界普遍認為,丹尼索瓦人對於探究現代人起源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不過,你也許不會想到,破解丹尼索瓦人之謎的鑰匙,埋藏在青藏高原的邊緣地帶……

發現丹尼索瓦人

尼安德特人基因曾經是科學家唯一成功提取的已滅絕古人類基因,該人群長期被認為是唯一對現代人基因有少量貢獻的古老型智人種群,直到丹尼索瓦人化石重見天日。

1977年,俄羅斯古生物學家對西伯利亞阿爾泰山丹尼索瓦洞穴進行調查時發現舊石器遺存,此後又不斷開展發掘,2008年,一截幼年古人類指骨碎塊在洞穴中出土。兩年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團隊對該指骨的線粒體DNA進行研究,發現其基因序列與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的基因序列差別都不小,可能屬於某個未知的古老型人群。該人(亞)種因發現地而得名丹尼索瓦人。

新人(亞)種的發現,引起國際學界高度關注,但科學家們其後在洞內同一地層又發現了尼安德特人化石遺存,這種共存現象讓科學界一時無從了解僅屬於丹尼索瓦人的生存場景。

不成想,轉機藏在萬里之外中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白石崖溶洞內,這裡是全球第二處被發現的丹尼索瓦人遺址。1980年,當地人在洞中發現一件高度石化的古人類右側下頜骨化石,形態原始,骨骼粗壯,保存了兩顆完整的臼齒。幾經輾轉,這件化石來到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的案頭。

陳發虎院士率研究人員對化石展開全面分析,判明化石形成于距今至少16萬年前,可以確定為丹尼索瓦人或其近親種。這件化石因此成為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並將青藏高原最早的人類活動記錄從距今約4萬年提早到距今至少16萬年。

2018年起,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聯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白石崖溶洞遺址開展了3次小規模正式考古發掘。在此基礎上,蘭州大學領銜的研究團隊重建了溶洞已發掘地層距今約19萬到3萬年的古人類活動歷史框架,並且在多個地層中成功提取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證明該人種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這也是青藏高原舊石器人群古DNA資訊的首次披露。

截至目前,研究人員已在11個地層發掘出大量石製品和動物骨骼,研究團隊攜手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人員,從中篩選出一件新的丹尼索瓦人肋骨化石。“這件化石是目前已知最年輕的丹尼索瓦人骨骼化石。”蘭州大學生態學院博士後夏歡説,該研究不僅將丹尼索瓦人的最晚生存時間自此前認為的距今約5.5萬年下探至距今約4萬年,更讓學界一窺僅屬於丹尼索瓦人的生活場景。

白石崖溶洞告訴我們什麼

相比于豐富的尼安德特人化石,迄今發現的丹尼索瓦人化石數量稀少且頗為破碎,在白石崖溶洞遺址發現的下頜骨化石,是目前已知丹尼索瓦人化石中體質形態資訊最為豐富的一件。基於對化石臼齒的研究,研究人員初步判斷,丹尼索瓦人可能對東亞現代人有一定的基因貢獻。

此外,丹尼索瓦洞出土化石的遺傳學研究表明,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滲入可能對於現代人適應青藏高原低壓缺氧的高海拔環境具有重要貢獻。科學家在丹尼索瓦人的基因裏發現一種與現代藏族人相同的適應型突變基因,可以説,這是人類適應高海拔環境的最早生物學證據。

白石崖溶洞目前已出土2500多件動物骨骼化石,這些化石有何研究價值?科學家表示,它們對研究丹尼索瓦人獨特的生活環境及生存策略大有幫助。

“我們發現食肉動物骨骼和有食肉動物改造痕跡的骨骼很少,但是有人為痕跡的骨骼很多,包括切割痕、敲擊痕等。此外,每層均出土豐富的石製品和動物骨骼,意味著洞內的動物骨骼遺存主要是人類活動聚集的結果,也説明丹尼索瓦人能夠利用區域內不同類型的動物,具有較廣的食譜範圍。”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博士後王建説。

收穫不止於此。研究團隊還發現丹尼索瓦人在洞穴內以石器為工具剝皮、肢解、剔肉、敲骨吸髓,動物資源加工和消費行為已相當完整,利用骨骼製作簡易工具也初見端倪。這些有關丹尼索瓦人生存策略的發現都屬於國際首次披露。

追蹤丹尼索瓦人的曆險

離開甘肅省會蘭州,向西南方向驅車200多公里,就來到夏河丹尼索瓦人的發現地——白石崖溶洞。該洞穴位於夏河縣甘加草原上,每到夏季,一望無際的綠色中點綴著一叢叢盛開的各色小花,潺潺溪水從中流出,在太陽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

夏河白石崖溶洞所在的山體,就像動畫片《獅子王》中的榮耀石一樣,是一塊兀自孤聳的巨大岩石。進入溶洞,裏面有十分狹長的通道,冬暖夏涼,兼之洞口前方有小河流過,確是一處非常適合古人類生存的風水寶地。

圖片

張東菊團隊在白石崖溶洞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自2018年起三探白石崖溶洞的,是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張東菊帶領的舊石器環境考古團隊。發掘工作十分艱難,研究人員們要克服高原反應、適應艱苦的生活條件,為求儘量不干預附近村民生活,研究團隊大多選擇冬季發掘。“有時候外面北風呼嘯,洞外氣溫能低至零下十幾度。”夏歡回憶道,由於發掘面積狹小,蹲、跪、趴都是研究人員必須長期保持的姿勢,有時一天要堅持8個小時。

“目前,白石崖溶洞遺址的考古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我們希望接下來的工作能更細緻地回答種種丹尼索瓦人的謎題,讓科學界更好地了解他們與其他同期古人群有怎樣的遺傳和文化聯繫。”談起研究的未來,張東菊滿是憧憬。這群青藏高原上的遠古人類,能為複雜的東亞古人類演化歷史填補多少空白?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故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