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手機版
掃碼即可查看網頁

中國網客戶端
點擊查看下載頁面


立即查看

中國網

集聚高層次人才 賦能西藏新質生産力發展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出發,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發現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人才是第一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我們要深刻認識人才引領驅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健全人才配置機制、提高人才配置效能,把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優化人才配置是用好人才資源、釋放人才活力的關鍵所在。人才資本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創新是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關鍵因素,合理的人才流動可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逐步從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國轉變為主要人才回流國,正在成為創新人才高度集聚、創新要素高度整合、創新活動高度活躍的全球人才高地。高層次人才是創新的重要源泉,是推動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吸引和留住高層次人才是西藏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高層次人才集聚賦能西藏新質生産力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高層次人才是西藏科技創新、經濟發展、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依託。近年來,西藏深入貫徹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聚焦“四件大事”“四個確保”、聚力“四個創建”“四個走在前列”,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深入推進“育引用留”四大工程,加快建設高原特色人才基地。始終堅持將人才發展與國家戰略實施、城市功能建設、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協同謀劃,始終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釋放人才配置助推新質生産力發展效能,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是高層次人才數量增大。根據組織工作數據,西藏大力推進“珠峰英才”計劃,出臺11個專項實施細則,全年引進高層次人才146名、急需緊缺人才112名。西藏大學青藏高原地質資源工程團隊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二是人才資本積累進展較快。根據《2023年中國人力資本報告》數據,西藏2021年總勞動力人力資本(名義值)總量為2.23萬億元,平均勞動力人力資本為105.3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2%、6.9%,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三是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統計數據顯示,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隊伍正穩步發展壯大,許多企業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和進步,取得了長足發展。2023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27家,同比增長13.39%;從事研發人員4972人,同比增長4.34%;企業年末從業人員21559人,同比增長3.59%;企業擁有有效專利1492件,同比增長14.77%,在科技創新方面實力增強。四是産業結構優化加速。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西藏全年地區生産總值(GDP)2392.67億元,比上年增長9.5%。第三産業增加值1294.69億元,增長9.9%,其中,服務業持續提升,新興領域發展向好。2023年,全區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9%,1-11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10.20億元,同比增長29.6%。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5.1%,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49.8%,産業結構正在向高品質方向發展。

二、西藏集聚高層次人才面臨發展的問題

當前,隨著國內外人才競爭加劇,西藏持續做好人口素質提升、人心凝聚、人才培養工作壓力驟增,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交流活動和集聚發展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一是人才競爭更激烈,人才引進難度較大。各地對於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西藏也面臨著激烈的人才競爭。這主要是由於西藏的生活成本高、工作條件艱苦以及相關政策的限制等因素。西藏需要制定更有競爭力的人才引進政策,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以及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加大力度吸引高層次人才。二是人才供需不匹配,人才分佈不均衡。西藏産業結構正在優化升級,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非常大,特別是在科技、金融、文化、教育等領域的高層次人才需求尤為突出,相關數據顯示,西藏在新興産業和高科技産業方面的人才相對較少,這使得西藏在上述相關領域的競爭力受到一定制約。三是人才融入不便利,人才流失風險高。國際化人才在融入西藏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方面往往面臨一些困難。比如,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等問題都對國際化人才的融入産生不利影響。西藏需要加強國際化人才融入工作,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支援和幫助,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融入西藏的社會生活和工作環境。四是引進培養不協同,創新生態待優化。高層次人才引進與本地培養協同發展是人才工作的重要著力點。西藏人才引進需要與本地人才培養形成良性互動,才能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當前,西藏人才創新創業生態還不夠優化,需要持續優化營商營智環境,降低創新創業成本,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完善資本市場體系,為人才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還面臨人才評價標準單一、激勵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影響了高層次人才的積極性和發展潛力,不利於西藏的高品質發展。

三、集聚高層次人才賦能新質生産力發展的舉措建議

面向未來,我們必須謀長久之策、行固本之舉,要以高水準人才集聚賦能西藏新質生産力發展,協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人才治理體系構建、人才環境打造和人才效能提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凝聚高層次人才磅薄力量。

(一)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對接産業升級動能轉換需求,構建多層次人才梯隊。一是圍繞科技、人才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對接産業升級、動能轉換實際需求,構建涵蓋傑出人才、重點領域領軍人才、優秀青年人才的人才梯隊。聚焦大資訊、醫藥健康、智慧製造等産業,鼓勵領軍企業、高成長企業和前沿企業持續增設國際人才創新實踐基地。二是依託“三鏈”平臺聚人才,構建人才鏈強大的智力支撐。要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産業鏈是基礎,創新鏈是動力,資金鏈是保障,人才鏈是以上“三鏈”的主體力量。圍繞産業鏈佈局資金鏈、人才鏈,依託資金鏈、人才鏈壯大産業鏈,實現高層次人才與産業創新的同頻共振。三是探索系統整合路徑,推進國際人才隊伍集聚。在加快國際人才隊伍高品質發展過程中,堅持系統思維、整體謀劃,遵循人才發展的內在規律,審時度勢把握人才發展階段性特徵和總體性趨勢,加強人才工程、人才項目、人才平臺有效整合,把優化人才環境作為吸引人才和人才自主培養的主抓手。

(二)在治理體系構建方面,供給端和需求端雙向發力、深度融合。一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高層次人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推進高品質發展中,按照黨管人才要求,把高層次人才發展納入高品質發展大局一體謀劃、統籌推進,構建更具競爭力的人才發展政策、更加科學的管理體系、更加公正的評價體系、更加鮮明的激勵體系,形成適應建設高水準人才高地的新格局。二是圍繞重點戰略,以優化高層次人才配置增添高品質發展動能。優化人才配置是用好高層次人才資源、釋放高層次人才活力的關鍵所在。要加強高層次人才工作的頂層設計,堅持將人才發展與國家戰略實施、西藏自治區功能建設、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協同謀劃,不斷釋放人才配置助推高品質發展效能。三是對標標桿城市建設等重點領域,從高層次人才開發供給端、經濟社會需求端雙向發力、深度融合。要圍繞科技、人才雙輪驅動發展戰略,立足服務國家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厚培戰略人才力量。

(三)在人才環境打造方面,打造人才發展支撐平臺和高層次人才交流高地。一是著力優化人才環境,以服務提質增效營造高品質發展生態。要持續優化區域創新發展、創業投資、人才服務環境,加強對商務、科技、文化、體育、外交、金融等各領域人才的承載支撐。要圍繞人才成長全過程、創新創業全週期,給予精準化、制度化、系統化服務保障。發揮創新型平臺組織作用,聯動市場社會力量,為人才發展提供高品質、專業化支援。二是搭建全鏈條人才服務體系,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持續推進“育、引、用、留”四大工程,積極構建全鏈條人才服務體系,著力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充分發揮西藏高品質發展排頭兵作用,為西藏“三區一高地”創建提供人才智力支援。三是高標準打造高層次人才發展支撐平臺。用好西藏招商聯絡站點,佈局全球招商引才網路,加快吸引國際科技組織、國際智庫、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總部等高能級創新主體,帶動國際化高水準人才集聚。推廣“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國際人才公寓,高標準打造國際創投集聚區、國際科技組織總部集聚區、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等人才發展支撐平臺,打造科技創新和高層次人才交流高地。

(四)在人才效能提升方面,提升行業集聚和示範效應,發揮人才引領驅動效能。人才效能是反映人才對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總體貢獻,是全面衡量人才資源在現代化進程中所起到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一是為高精尖、高納稅、高科技、高成長、高潛力企業提供優質人才服務,促進西藏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合作機制的形成,提升行業集聚和示範效應。針對申報量較大的企業,搭建“點對點”對接渠道,幫助企業完成積分落戶申報及辦理。二是積極圍繞人才引進、西藏工作居住證等多項政策開展政策宣講活動,開展領軍企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訓班,強化人才發展的“虹吸效應”;圍繞人工智慧、積體電路、新一代資訊技術和數字經濟等內容,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央地人才對接交流活動。三是強化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探索下放人才評價許可權,加快建立企業自主引才和人才自主培養機制,逐漸從傳統的引才用才轉向優化各級黨委、政府職能,主動跟進市場、支援市場、補位市場,實現政府獎補和市場流動有機融合、人才各盡其能、各展其長、各得其所。

(作者單位: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