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手機版
掃碼即可查看網頁

中國網客戶端
點擊查看下載頁面


立即查看

中國網

林芝市兩級法院健全機制剛柔並濟——打通執行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執行難,是公平正義“最後一公里”上的痛點,也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集中攻堅的重點。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法院執行工作會議精神,林芝市兩級法院堅持“一性兩化”、標本同治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執行指揮中心協調處置、指揮調度、督辦管理等職責,全面加強執行力量,瞄準問題持續發力,堅決打贏“回暖促執、終本清倉”執行攻堅戰。

執行指揮有方向。林芝市中級人民法院創新執行工作機制,探索形成“指揮中心+執行團隊” 工作模式,全力打造林芝法院一體化聯動執行機制,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有效落實執行工作“三統一”管理,一體推進兩級法院執行工作整體高品質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兩級法院已對2252件已結終本案件進行了逐案核實,摸底排查、分類管理。

網格聯動有速度。墨脫法院、察隅法院集中攻堅“小標的”終本案件,針對平時法院傳喚不來、正常工作時間到府也找不到人的被執行人,採取“錯峰執行”工作模式,同時開展“網格化”協助執行,有效發揮網格員轄區全覆蓋、熟悉片區社情民意等優勢,打通查人找物“最後一公里”,讓被執行人及其財産無所遁形。

強制措施有力度。波密法院、朗縣法院堅持從執行工作實際出發,針對被執行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情況,採取高壓態勢,因案制宜、多措並舉,全面依法加大信用懲戒措施和強制執行措施適用力度,以實際行動嚴厲打擊逃避執行、規避執行、抗拒執行行為。

柔性説理有溫度。工布江達法院、米林法院對“有財産未處置或不宜處置”的終本案件打響了“攻守戰”,執行法官從群眾的切身感受出發,巧用“講解勸和、釋法説理”的執行方式,一方面對被執行人進行耐心勸導、釋法明理,另一方面向被執行人表明不履行法律生效判決將承擔的法律後果,通過精準把握司法力度和溫度,促使案件達成和解、履行完畢。

激勵機制有成效。巴宜區法院積極探索建立自動履行和信用修復機制,為涉執經營主體延伸司法服務,讓信用真正成為市場經濟的“硬通貨”。在失信聯合懲戒“反向”倒逼的同時,運用“守信”聯合修復的“正向”激勵機制,增強制度實施的疊加效應,充分發揮“正向激勵”和“反向懲戒”在釋放執行活力、強化執行威力中的效能作用,進行信用修復30人,以實際行動賦力聚能優化林芝法治化營商環境。

林芝市兩級法院用足用好執行措施,自此次專項活動開展以來,共司法拘留6人,發佈限制高消費94人次,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94件,主動進行財産申報154人,約談被執行人59人。恢復執行案件163件,執行到位金額1106.08萬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