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手機版
掃碼即可查看網頁

中國網客戶端
點擊查看下載頁面


立即查看

中國網

看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如何“身披綠衣”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千年古城拉薩地處高原河谷地帶

拉薩河穿城而過

河兩側是連綿不斷的南山和北山

過去

山上缺林少綠

為改善周邊生態環境

西藏自治區實施

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等重點工程

如今

這片區域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

讓我們一起從太空俯瞰

感受衛星視角下綠色的變化

衛星視角下拉薩南山公園植被變化圖。


拉薩南山公園

是當地城市生態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

從2012年開始

拉薩市開展山體造林的有益探索

逐步把昔日荒山建成南山公園

正是有了

拉薩南山公園等前期項目的成功經驗

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

于2021年啟動

衛星視角下拉薩市中華文化公園植被變化圖。


拉薩市中華文化公園佔地面積1057畝

環抱約3000畝拉薩河水域

公園自2021年開放以來

這裡已經成為市民休閒的新場所

形成人園相宜、生態互補、服務便捷的

空間格局

衛星視角下拉薩市東嘎社區二組(西嘎山)植被變化圖。


東嘎社區二組(西嘎山)

位於拉薩市堆龍德慶區

曾是一片名副其實的荒山

經過當地堅持不懈地植樹造林

如今每到春暖花開時節

這裡荒山披上新綠

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

是西藏首個河谷地區

規模化生態建設和修復的代表性工程

當前

已完成營造林近40萬畝

栽植各類苗木8000萬株以上

        在拉薩南北山綠化2024年度一期工程貢嘎縣造林項目貢嘎2號片區,當地村民在栽樹造林(6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


因海拔高和氣候乾旱等原因

近年來

有關部門著力破解

高原土壤整地與改良

抗旱保濕、造林灌溉等技術難題

在樹種選擇上也注重抗旱性

不斷優化樹種和花草結構

努力提高苗木成活率、造林保存率

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2024年度鞏固提升(貢嘎機場周邊山體)工程項目上,第三方監理人員在檢查樹木狀況(6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

2022年以來

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

先後帶動約500萬人次農牧民參與建設

累計實現帶動群眾增收近18.6億元

拉薩市東嘎社區二組村民在植樹(3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


守護好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做好生態保護極其重要

向著“春有花、夏有蔭、秋有彩、冬有綠”的願景

正一步步推進

監製:林建楊翟永冠程瑛胡國香

記者:邱星翔田金文楊帆

編輯:聶毅陳倩

遙感數據與技術支援:郭建偉喬柯郭超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新華社西藏分社

媒體融合生産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聯合出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