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站內搜索

講好新疆歷史故事 展現中華文化共同性

發佈時間:2023-08-17 13:22:11 | 來源:天山網 | 作者:孟楠 等 | 責任編輯:劉伊

【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新疆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教授 孟楠  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劉莉

講好歷史上的新疆故事,其目的就是要用歷史事實展現中華文化共同性,引導新疆各族人民堅定文化自信、歷史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新疆時強調,“要多角度全方位構建展現中華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內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事實的話語體系和有效載體,讓中華文化通過實物實景實事得到充分展現、直抵人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要以端正歷史文化認知為導向,突出中華文化特徵和中華民族視覺形象,突出新疆的命運始終與偉大祖國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特質,講好新疆歷史故事,展現中華文化共同性。

講好千山共色、萬里同文的歷史故事

漢語言文字在新疆是從漢代至清代幾乎沒有斷絕且一直使用的語言文字,新疆出土漢文書跡見證著新疆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自覺的、深層次的認同。自西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設立後,隨著歷代中央王朝對西域的管理日益完善,漢語言文字就成為西域地區通行的官方語言文字。

新疆發現的漢文書跡大致可分為簡牘、紙質文書、錢幣、絲織品和碑石銘刻等。目前所知新疆出土紀年簡牘中年代最早的一枚是在羅布泊遺址發現的“黃龍元年(西元前49年)十月”漢簡,同時還發現有“永光五年(西元前39年)”“都護軍侯”等漢簡,説明在西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設立後不久,中央政令很快就頒行于西域。新疆出土的漢晉時期的啟蒙識字課本,如尼雅遺址出土的漢代《倉頡篇》簡牘、樓蘭遺址出土的西晉末年《急就章》殘紙、吐魯番出土的麴氏高昌時期寫本《千字文》殘紙等,都充分證明了漢語言文字在新疆地區的流行。紙質文書主要有在樓蘭遺址發現的《戰國策·燕策》抄本,鄯善地區發現的晉人《三國志》寫本殘卷,且末蘇伯斯坎遺址出土的《西廂記》元代抄本殘頁,還有吐魯番地區出土的大量公文文書及中國傳統的經史子集典籍等。這些文書的書法形式多樣,包括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類型,表明中國傳統書法藝術在新疆地區也得到發揚光大。新疆出土的漢代、魏晉南北朝、唐代、清代的官印、私印,以及大量錢幣中都銘刻有漢字。尼雅、樓蘭等遺址出土大量漢字銘文絲織物,如“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錦、“元和元年”錦囊等。同時,新疆還出土許多漢文佛經,如在吐峪溝石窟寺出土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庫車阿艾石窟出土的漢文寫經等。從目前吐魯番出土的文書看,已經發現了《尚書》《毛詩》《禮記》《春秋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周易》八種儒家經部文獻。特別是1934年考古學家黃文弼發現于羅布泊土垠遺址的《論語》簡,是西漢時期遺物,它反映了西漢西域都護府設立後,儒家文化典籍也很快傳入新疆地區。這一現象有力表明古代新疆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自覺的、深層次的認同。

新疆出土的漢文碑刻大體包括紀功刻石、造寺造像記和墓誌墓表。新疆現存最早的漢碑《任尚碑》刻于東漢,其他有《裴岑紀功碑》《漢龜茲左將軍劉平國作亭誦》和清朝時期的紀功碑《格登碑》,這些紀功碑刻見證了歷史上國家統一的歷程,有力説明瞭新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的佛教造寺造像碑與歷史上盛行佛教有關,有《北魏折衝將軍薪興令造寺碑》《寧朔將軍麹斌造寺碑》等。魏晉南北朝以後中原地區盛行隨葬墓誌的傳統,同時期也在新疆流傳,如《任法悅墓表》《張武忠妻高氏墓表》等墓誌墓表,形制和內容上都明顯受到中原及河西地區的影響,充分反映出新疆與中原地區密切聯繫,文化同步性進一步增強。

時至今日,在南疆中小學的寓教于樂活動中,鮮活上演著打腰鼓、彈古箏、唱京劇、學書法等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動場景,展現了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美好畫面。

語言相通增進心靈溝通。講好千山共色、萬里同文的歷史故事,不僅有助於各族群眾學好、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更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只有消除民族間、地區間的語言交流障礙,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實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築牢民族團結之根,凝聚民族和睦之魂。

講好千年古今、萬里同食的歷史故事

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多元的西域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原飲食文化在西域傳播發展交流交融,充分體現了西域人民對中原文化的認同和傳承。餃子、餛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餃子早在唐代就已成為吐魯番地區居民普遍食用的一種麵食。1960年出土于吐魯番阿斯塔那339號墓的餃子,與我們目前吃的水餃並無二致。1969年在吐魯番阿斯塔那117號墓還出土了兩個餛飩。餃子和餛飩實物的發現是中原飲食在西域備受歡迎的例證,如今餃子、餛飩已成為新疆各民族的日常食物。月餅這種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食品,至少在唐代已傳到吐魯番地區。1972年出土于吐魯番阿斯塔那230號墓的寶相花紋月餅,是目前國內出土的唯一一件月餅式糕點實物,其花紋圖案搭配錯落有致,造型新穎別致精美,體現了當時人們高超的面點製作技藝,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實物見證。今日,新疆月餅花樣不斷翻新,“切糕月餅”“和田老月餅”相繼出現,體現著民族特色與歷史傳統的結合,蘊含闔家團圓、民族團結的美好祝願。粽子這種漢族傳統節日美食有著維吾爾族的吃法,拌糖稀、蜂蜜、酸奶、刨冰等輔料,這正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味道。還有香噴噴的抓飯、在馕坑製作的烤包子、百吃不厭的新疆拌面……千百年來,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造就了同一食物不同吃法,這既是文化上一體多元的體現,也是各民族文化兼收並蓄的生動注腳。

食物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每個地區文化的重要體現。講好千年古今、萬里同食的歷史故事,不僅反映了我國各民族的飲食文化不斷融合創新,呈現出千姿百態的美食風貌,更是各民族自古至今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見證。

講好千種風情、萬里同服的歷史故事

新疆各民族服飾是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寶庫的瑰寶,是中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從邊疆民族習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褲”“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隨處可見的刺繡旗袍等,展現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鑒融通。漢代以後,古絲綢之路交匯暢通,華美的絲綢、柔軟的棉布、精美的毛罽等運到新疆,極大豐富了當地服飾及其原料品類。尼雅遺址出土舉世矚目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織錦上小篆文字在吉祥雲紋、祥瑞圖案間巧妙設計織造出來,展示出漢代成熟精湛的絲綢製作技藝。同時還發現東漢時期精絕貴族夫婦合葬墓穴“萬事如意”銘文錦袍,其“窄身小袖袍”款式,花草茱萸和雲氣紋飾,漢代彩錦布料,具有儒學吉祥如意之意,是中華文化推動新疆地區文明發展的印證。魏晉時期西域的高昌錦、龜茲錦、疏勒錦、龜茲毛氈、氍毹等享譽中原地區。隋唐時期,中原服飾在新疆地區成為時尚,當時吐魯番地區男子頭戴幞頭或帽子,身穿圓領或翻領袍子和褲裝,武士穿盔甲戰服;婦女外出戴帷帽或冪籬,多穿襦裙裝,男女著衣右衽。五代宋遼金時期,新疆樂舞中緊腰窄袖、長褲皮靴的服飾影響並改變中原人們含蓄、婉約的著裝審美。元明清時期,維吾爾族傳統的民族繡花襯衣和長袍的衣領、袖口、開襟上的圖案,充滿中原文化元素。哈密、吐魯番一帶維吾爾族刺繡,融入了京繡蘇繡的技藝,牡丹、龍鳳、壽福文字等都出現在圖案中。如今,和田、喀什地區民間傳統織造的艾德萊斯綢被應用於更多領域,如領帶、婚紗、旗袍、隨身碟等,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多元産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文化是歷史的積澱,更是生活的積澱。講好千種風情、萬里同服的歷史故事,不僅展現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各美其美的獨特魅力,更反映出我國各民族文化發展的相互借鑒、相互欣賞、相互促進、美美與共的特徵,以及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貢獻。

講好歷史上的新疆故事,其目的就是要用歷史事實展現中華文化共同性,引導新疆各族人民堅定文化自信、歷史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投稿電話:18690899905

項目合作:18690899905

投遞郵箱:xjhdfzgw@126.com

地  址:新疆烏魯木齊市高新區(新市區)北京南路416號盈科國際

可信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