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站內搜索

“兩山”理念引領戈壁荒漠變致富田園

發佈時間:2023-08-17 13:22:11 | 來源:天山網 | 作者:鄭卓 | 責任編輯:劉伊

【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疆實踐】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鄭卓

近年來,新疆各級黨委、政府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施生態修復工程,植被得到恢復,生態得到保護,林果業和鄉村旅遊業成為村民致富和鄉村振興的新亮點。

荒原披綠 築起綠色長城

每年8月,在阿克蘇紅旗坡機場起降的飛機,都會掠過一片濃綠。乘客或許並不知曉,那片枝繁葉茂的綠色,是曾經的戈壁荒漠,如今的柯柯牙。

將沙漠變成綠洲,是一項發端于溫宿縣柯柯牙鎮,持續30餘年並將繼續堅持下去的生態工程。

珍藏在柯柯牙紀念館裏的文件足以説明,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阿克蘇地區堅定不移的目標。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鄭卓攝

截至目前,阿克蘇地區“五個百萬畝”生態治理工程已完成造林478.0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4%,濕地保護率達52.5%,野生動物270余種、野生植物520余種,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呼圖壁縣老龍河國家級公益林管護站,梭梭幼苗經過精心管護已紮根戈壁,為荒蕪的土地添上一抹抹綠色。

“我從2016年起就在新疆種植梭梭。”在當地承包林地的王志偉説,“近幾年,結合新疆氣候和土壤條件,我總結出一套適合新疆的造林模式,現在在奇臺、木壘的承包地造林成功率都在75%以上。”

塔裏木沙漠公路兩側,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綠色長廊。修建這條綠色長廊時,充分利用淺層地下水、苦鹹水和區域天然降水,採取低覆蓋度造林、管件造林、保墑劑造林等技術模式,人工營造胡楊、沙棗等耐旱耐鹽鹼植被。現在已完成造林1.01萬平方公里,流動沙漠基本得到控制。

新疆自2000年啟動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在風沙鹽鹼危害嚴重、生態區位重要的區域通過還林、荒山荒地造林、封育等方式,已累計完成退耕還林1911.4萬畝,有力保護和修復了生態環境。

以林養林實現良性迴圈

樹要種好,林要養好,還要經營好。

溫宿縣柯柯牙鎮結合實際,探索出“以林養林”模式,在防護林網中套種蘋果、核桃、紅棗等經濟林。2005年起,社會資本大規模參與柯柯牙植樹造林,社會化造林規模得到大幅提升。

7月28日,俯瞰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一角。艾則孜·沙木沙克攝

盛夏時節,在溫宿縣柯柯牙鎮薩依巴格村村民古海爾克孜·艾買爾的果園裏,蜂糖李、大紅袍、五月脆等多個品種的杏李陸續成熟。品相好、品質優的林果産品頗受市場歡迎。

柯柯牙鎮戈壁新村吊幹杏種植基地的新鮮杏子,已銷售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種植戶潘學林説,今年一級果的地頭銷售價達到每公斤46元。

越過天山山脈一路向北,“童話邊城”布爾津縣也在生態修復中找到了致富路。當地沙棘種植大戶吳清山有上百畝沙棘林,每年能帶來20余萬元收入。

“沙棘可以涵養水源、固土保肥,對於生態脆弱地區的環境具有很好的恢復效果,沙棘果還有經濟效益。”吳清山告訴記者,2010年,他開始種植沙棘樹,頭3年每畝地補貼200元,從第4年起每年沙棘果采收上百噸,成熟的沙棘果直接銷售到飲料公司。現在周邊被沙棘林環抱,當地風卷黃沙的日子也成了過去式。

瑪納斯縣通過荒坡披綠、生態補水、封河育林、巡護管護等措施保護和修復塔西河生態環境,如今河谷林的植被覆蓋率已達60%以上。優質的土壤和清澈的天山雪水讓這裡的蘋果香甜可口,塔西河谷種植的蘋果年均産量1100余噸,為種植戶戶均帶來2萬多元收入。

良好的生態環境反哺當地群眾,詮釋著綠色發展的真諦。

宜居宜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8月9日,行走在溫宿縣柯柯牙鎮,綠樹成蔭,涼風陣陣,農家樂、垂釣園分佈其間,吸引了不少遊客。

佳樂農莊是柯柯牙林區首批農家樂之一。農莊經營者甘永軍依託自家果園經營餐飲,逐步發展為農家樂,年收入從最初的幾萬元增長到現在的20萬餘元。

甘永軍坦言,如今的幸福生活受益於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沒有柯柯牙林區,當地生態環境就不會這麼好,我也不會在這裡經營農家樂。”

天藍了,林綠了。在生態環境極大改善的今天,很多像甘永軍一樣的農民找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生態環境向好,經濟發展才會有基礎性條件。對此,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副書記、局長溫斌深有體會。

因降水量減少和人類活動影響,巴裏坤湖湖面曾一度萎縮至37平方公里。2005年起,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巴裏坤湖列入“東天山生態功能區重要地區”,採取一系列措施保護巴裏坤湖生態環境。

經過多年治理,巴裏坤湖湖面已超過100平方公里。生態恢復後,這裡水草豐茂、水鳥回歸,環湖公路、遊客服務中心、木棧道、觀景臺一應俱全,吸引了大批遊客,附近200多名牧民吃上了“旅遊飯”。

保護生態環境,已經成為新疆各地幹部群眾的共識。“我們在劃定畜牧業和旅遊業發展用地時,明確了草場的界線劃分,並通過嚴格限制放牧規模等措施來保護草原生態。”裕民縣巴爾魯克景區管委會副主任孫潔説。

這是拍攝于1990年5月的一張照片,顯示了當時溫宿縣遭受嚴重風沙侵襲的真實情況。翻拍自柯柯牙紀念館

數據顯示,1961年至2022年,新疆年平均沙塵暴日數每10年減少1.4天,揚沙日數每10年減少1.6天,浮塵日數每10年減少3.7天,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現象得到明顯緩解。新疆城市、鄉村宜居宜業,群眾幸福感明顯提升。

以生態良好為基礎,新疆在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投稿電話:18690899905

項目合作:18690899905

投遞郵箱:xjhdfzgw@126.com

地  址:新疆烏魯木齊市高新區(新市區)北京南路416號盈科國際

可信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