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頭條|學習有方|學而時習|習文樂見|春風習來|學習書架
中國習觀>正文

(受權發佈)習近平: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發佈時間:2020-09-30 13:31:53 | 來源:新華網 | 責任編輯:曹川川

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2020年9月22日)

習近平

今天,我們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聽聽大家對“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剛才,大家作了很好的發言,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對“十四五”時期發展思路、任務、舉措提出了很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參會的其他專家和代表提交了書面發言,請有關方面研究吸收。

9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就“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聽取意見和建議。 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攝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要著眼長遠、把握大勢,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結合起來,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規劃編制中來。

關於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我也多次發表講話、提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抓好落實工作。今天,我就其中一些重要問題講點意見。

9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就“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聽取意見和建議。 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攝

第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召開全國教育大會,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全面加強各級各類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強化教材建設國家事權地位,教育面貌正在發生格局性變化。

“十四五”時期,我們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發揮教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廣泛開展勞動教育,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人力資源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依託。要優化同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要完善全民終身學習推進機制,構建方式更加靈活、資源更加豐富、學習更加便捷的終身學習體系。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培訓,有效提升勞動者技能和收入水準,通過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的就業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釋放內需潛力。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個關鍵問題。我國高校要勇挑重擔,釋放高校基礎研究、科技創新潛力,聚焦國家戰略需要,瞄準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加快技術攻關。要支援“雙一流”建設高校加強科技創新工作,依託高水準大學佈局建設一批研究設施,推進産學研一體化。要深化高校人才隊伍建設改革,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培養更多一流人才。要立足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加快形成點線面結合、東中西呼應的教育發展空間格局,提升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準。

要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增強教育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抓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出臺和落實落地,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準的評價體系。要總結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大規模線上教育的經驗,利用資訊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要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優化教育開放全球佈局,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層次和水準。同時,要守住安全底線,確保正確政治方向。

9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就“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聽取意見和建議。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第二,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制度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一項根本制度,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這幾年,我國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黨和國家事業全新局面提供了強大正能量。

我多次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品質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十四五”時期,我們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實抓緊抓好。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誌。要把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堅持重在建設、以立為本,堅持久久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要深化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要深入研究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起源和特質,形成較為完整的中國文化基因的理念體系。要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志願服務建設、誠信社會建設、網路文明建設,不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要提倡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濃厚氛圍。

發展文化事業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全面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事業,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網路,增加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總量供給,縮小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差距。

衡量文化産業發展品質和水準,最重要的不是看經濟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産品。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産業規劃和政策,不斷擴大優質文化産品供給。要順應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提高品質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要圍繞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把握文化産業發展特點規律和資源要素條件,促進形成文化産業發展新格局。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

第三,大力發展衛生健康事業。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維護人民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召開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確立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出建設健康中國的號召,明確了建設健康中國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人民健康狀況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續改善。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醫藥衛生體系經受住了考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恢復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研究謀劃“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發展,要站位全局、著眼長遠,聚焦面臨的老難題和新挑戰,拿出實招硬招,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9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就“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聽取意見和建議。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當前,人類正在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國面臨多重疾病負擔並存、多重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複雜狀況,特別是突發急性傳染病傳播迅速、波及範圍廣、危害巨大,同時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持續快速增長,健康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關心的重大民生福祉問題。加快提高衛生健康供給品質和服務水準,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也是實現經濟社會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發展的基礎。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建立完善制度體系,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加快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産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實現健康和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要堅定不移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堅持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加快理順體制機制、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專業能力,加大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力度,增強早期監測預警能力、快速檢測能力、應急處置能力、綜合救治能力。要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問題,加快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創新社會動員機制,健全健康教育制度,強化重點人群和重大疾病綜合防控,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

要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堅持政府主導,強化政府對衛生健康的領導責任、投入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要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加強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縣級醫院建設,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要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落實鄉村醫生待遇,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的能力。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堅持中西醫並重和優勢互補,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服務模式、人才培養模式,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要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解決一批藥品、醫療器械、疫苗等領域“卡脖子”問題。要高度重視新一代資訊技術應用,加快“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要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健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合理制定並落實公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標準並建立動態核增機制。要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風尚。要認真總結疫情防控中經過實踐檢驗的經驗和模式,用制度形式予以固化。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完善我國參與國際重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工作機制,履行國際義務,發揮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作用,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第四,加快體育強國建設。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準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時期,我們全面推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産業、體育文化等各方面發展,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提升體育公共服務水準,大力發展冰雪運動,體育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十四五”時期,要科學研判體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改革創新,不斷開創體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要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要推動健康關口前移,建立體育和衛生健康等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要探索中國特色“三大球”發展路徑,持續推進冰雪運動發展。要推動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不斷滿足體育消費需求。要加快推進體育改革創新步伐,更新體育理念,借鑒國外有益經驗,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要創新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選拔、激勵保障機制和國家隊管理體制。要堅決推進反興奮劑鬥爭,強化拿道德的金牌、風格的金牌、乾淨的金牌意識,堅決做到興奮劑問題“零出現”、“零容忍”。

要妥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統籌做好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各項工作,發揮我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優勢,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全力做好東京奧運會備戰參賽工作,同時高品質籌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實現辦賽精彩、參賽出彩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