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習觀>正文

【學習先鋒】“鼠”于你的中國年(下)

發佈時間:2020-01-17 13:10:00 | 來源:中國網 | 責任編輯:蔚力

【編者按】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繫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

春節,俗稱“過年”,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積澱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凝聚著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期盼與記憶。專訪民俗專家王作楫來講一講關於過年的這些習俗,並談一談傳統優秀民俗文化傳承的趣事。

“過年三問”:為什麼?什麼時候?怎麼過?

春節年年過,關於為什麼過年,什麼時候開始過年,怎麼過年這三個問題有沒有正解呢?

“源於臘記”

為啥要過年?王作楫説原因有三:其一是源於遠古時期一種名為臘祭的活動。臘祭是為了感謝神靈和大自然,因為神是由人創造用以寄託理想、追求和願望的。感謝神靈、大自然賜予人的一切;其二,古人稱冬季為魔鬼的季節,寒冬臘月寸草不生,樹葉全落了、果實不結了、莊稼不長了,古人稱之為“鬼節”,想讓它趕緊過去,開春好繼續耕種生産;其三,人是由祖先代代相傳的,以此來紀念祖先流傳下來的寶貴的生存及生活經驗,所以遠古到今都要過年。

“過年起始”

王作楫介紹,説起過年的時間節點,也是有了曆法之後,夏代開始出現曆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時間的概念相對成熟,基本上有了一個年的概念。最早我們沒有春節這個説法,它叫改歲,獻歲,歲就是年,改歲就是辭舊迎新,再往後開始叫元日、元旦,再後來出現了春節的概念。春節歷史淵源深遠,民族特色濃郁,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傳承過程,從古至今,在傳承當中不斷的與時俱進,讓年更完善,內容更豐富多彩、更健康。

每一年過年也有一個時間段,《年節歌》裏這麼唱的:小丫頭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中國人的“年”既神聖而又充滿歡樂,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講究。王作楫解釋道,以前從臘八開始一直到“二月二龍抬頭”,才是一個完整的中國年。臘八開始送信,送信之後到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最後到整個正月。舊的民俗講究結了婚的女孩子不能讓丈夫守空房,不能回娘家過夜。春節最重要的主題是團圓,而這一習俗與之相違背,不免是一種人生遺憾。因而有“二月二、接寶貝,接過來、掉眼淚”一説,把結了婚的女兒接回家,年也順勢延長至二月二,彌補母女未團圓的缺憾。至此骨肉團圓,親情團聚,才算過一個完整的中國年。

“好好過年”

“小丫頭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買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大年初二走親友。”王作楫説,如何過好一個中國年,一首韻律簡單、節奏歡快的《年節歌》將其介紹的明明白白的,它雖然有點土,有點俗,但是有年味,土中帶洋、俗中有雅,所以能夠世代相傳。

年夜飯是這一年的最後一頓飯,又叫辭舊迎新飯,所以中國人在吃年夜飯上很講究。講究到什麼程度呢?要做12道菜。王作楫介紹到,這12道菜包括4個涼菜,8個熱菜。4個涼菜叫四平,8個熱菜叫八穩,年夜飯叫“四平八穩”,寓意平平安安、穩穩噹噹渡過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尋跡“年味兒”

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慶祝新年的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但很多傳統的年俗現代人不再了解,傳統過年的味道逐漸淡化。談及尋找“年味兒”,王作楫支招“先創造年味兒”。

“貼”出來的年味

過年之前,先用“八大紅”把年味兒充起來。所謂“八大紅”即福字、春聯(春條)、斗方、窗花、門神、年畫、燈籠、挂箋,都帶紅色。不必八樣俱全,單有一兩樣年味也就有了。

製造年味,各有不同。王作楫講“有的貼春條,春條因其張貼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吉祥之意,床對面墻上貼‘抬頭見喜’、門外對墻上貼‘開門見喜’;有的貼菱形的斗方,四個字形成一個組合字,如日進鬥金、黃金萬兩等;還有的貼挂箋在門檐上,原來叫拒窮,意指拒絕貧窮。”

“挂”出來的年味

大紅燈籠高高挂,歡歡喜喜過新年。過年挂燈籠是創造年味的方式之一,紅色代表喜慶,圓形燈籠寓意團圓美滿,紅燈籠象徵著平安祥和、紅紅火火。

比如天安門前八盞又紅又圓的大燈籠,有圓圓滿滿、團團圓圓的吉祥之意。“挂燈籠是由咱們老百姓發明的習俗。家家挂起紅燈籠,紅紅火火的年味就有了,若把‘八大紅’都佈置好,年味就更足了。”王作楫笑著説。

“響”出來的年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過年放鞭炮也是展現年味的一種重要方式。

近年來因為環境治理開始禁放鞭炮,有人抱怨説年要過的“帶響”,不讓放鞭炮就沒有年味兒了。“放鞭炮既危險又污染環境,不放鞭炮,照樣可以過個熱熱鬧鬧的‘響年’。”王作楫建議,過年時,家家戶戶在門上插個風車,叮鈴叮鈴,轉出歡樂之聲;孩子們把空竹抖起來,嗡嗡作響,抖出和諧之聲。風車與空竹,一個靠風吹、一個憑人抖,人與自然共同唱響一個歡樂和諧的中國年。

中國“節物”帶起中國節日

我們單知道清明節踏青、元宵節賞燈,卻不知它們還是中國的情人節,而外國的情人節大家過的很熱鬧。這是為什麼呢?王作楫解釋道:“耶誕節的聖誕老人、情人節的玫瑰花,都是很重要的節物。人們通過節物來紀念節日,而中國一些傳統節日缺乏標準的節物,所以不被人所知曉,甚至被遺忘。”

那春節的節物到底是什麼呢?“很多人不知,其實春節的節物是財神爺。”王作楫説,大年初二迎財神,要把財神請進來。以前過年要去財神廟,請財神、接財神、供財神,一樣也不能少。三十晚上,很多窮苦人家的孩子把財神爺像印在一張很粗糙的紙上,到各家門口喊“送財神爺”,以此換取一些零花錢。雖是“送財神爺”,但要付錢,而且被送的人家不能拒絕,因為拒絕就意味著把財神爺送走了。“那時候節物是一張紙,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財神爺的呈現方式也多種多樣,有立體的、有電子的,不僅僅是一張紙那麼簡單了。”所以可以通過帶有中國元素、凝聚中國文化的一些節物,帶動起人們崇尚過中國節日的氛圍,同時也能讓中國節日文化走進百姓日常。

中國傳統文化是做人的文化。要做事先做人,學會了做人,自然就能把事情做好。對此,王作楫説:“怎麼做人?怎麼做事?怎麼做好人?怎麼做好事?做人難,做好人更難;做事難,做好事更難。如果又要做好人,還要做好事,那叫難上加難。但再難也得做好人、做好事,這樣財神才能保護你。 ”

保護民俗文化之根,“傳承承傳再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過年也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曾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要努力從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延續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展現精神魅力。對此,王作楫表示,傳承二字至關重要,傳承還需要倒過來理解,即承傳,傳承承傳再傳承。

“我寫了近10本關於民俗文化的書,讀者多為中老年人,其實不是年輕人不喜歡,只是缺乏一個良好的契機讓他們了解民俗文化。”王作楫笑著説,有時講民俗文化,要通過表演節目的方式,比如唱一段京劇,這樣的形式很受歡迎,去學校給孩子們講課時孩子們掌聲不斷,一個節目結束常常被要求再講一個,這是以前講課時從未遇到過、也不敢想的,但是在2019年曾多次反場,這説明大家並非對民俗文化不感興趣,是傳播的形式需要改進。

保護民俗文化之根,首先要從娃娃抓起。“現在讀書的人越來越少了,讀書很重要,我從小就是讀書破萬冊,僅西洋文學我已經閱讀上千冊,中國文學則更多。”王作楫説,“書中自有黃金屋”,那就一定在“黃金屋”中把書讀,光憑手機上網瀏覽,效果像走馬觀花、像秋風掃落葉,留不下更深刻的印象。“希望孩子們從小多讀書、讀好書。新媒體固然重要,但讀書也不能被大家遺忘。通過讀書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進而將其更好地傳承下去。”

最後,王作楫呼籲,隨著傳播形式日益多樣化,希望各類媒體多方聯動,運用直播、短視頻等多種交流方式,通過一個故事、一個短片,吸引更多的人來了解民俗文化、記住它、傳承它,共同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