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習觀>正文

全面深化改革是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關鍵

發佈時間:2019-02-18 15:04:45 | 來源:《前線》 | 責任編輯:魏博

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是關係我國改革開放全局的歷史性變化,意味著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進程躍升到一個新階段。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我們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關鍵一招,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要科學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邏輯,著重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面深化改革要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邏輯特徵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標誌,是確立黨在新時代邁向新征程、擘畫全面深化改革宏圖方略的關鍵。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矛盾廣泛而普遍地存在於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分析各種矛盾的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才能準確地找出不同歷史時期主要矛盾及其階段性變化特點,正確處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才能根據新時代社會矛盾轉化人們需求的改變及時調整工作重心,調動一切經濟社會政治文化資源,努力“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科學的發展方式、包容的發展情懷與堅實的發展實效相互促進,相互支撐,是執政黨決定改革戰略舉措的重要依據。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經歷過不同階段的不同表述,每一次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都對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産生深遠的影響。改革開放40年,我們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全國人民不懈奮鬥,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人民的物質生活水準明顯提升,貧困發生率下降到4%以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中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生産力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生産力發展的新狀況,表明在量變的過程中出現了部分質變,社會主要矛盾的基礎性條件已經發生根本性變革,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是一個國家生産力發展水準和社會發展階段的客觀反映。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既凸顯了40年來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就,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這是關係到全局深刻而又巨大的歷史性變化,要求我們緊緊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動搖,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在中國大地落地生根,進一步形成新時代改革大潮的生動實踐。

確立抓主要矛盾的問題意識是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力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産生的。改革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社會發展進程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抓住主要矛盾轉化的契機,把解決主要矛盾和問題作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是中國共産黨執政的成功經驗。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是唯物辯證主義的方法論,是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重要前提,也是我們黨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方法論。改革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是由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原理決定的。事物是由多種矛盾構成的複雜體,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因而矛盾具有普遍性,人類認識、改造世界的過程就是發現矛盾和解決矛盾的過程。因此,改革永遠在路上。過去40年,我國的改革主要是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中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發展中也出現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比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産業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依然粗放,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産、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群眾生活困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突出,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等等。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全黨要“更加深刻地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更加自覺地把握改革開放的規律性,更加堅定地肩負起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責任”。

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立足於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階段的變化,科學分析社會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特點,涉險灘、動奶酪、啃硬骨頭,堅決推進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的全面深化改革,使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新時代的全面深化改革著重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一是努力推進“全部人的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二是加快推進“全部地區的發展”和“各地區的全面發展”;三是大力推進“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發展的全面性”;四是始終針對體制機制上的弊端,始終著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五是把黨的全面領導與全面從嚴治黨緊密結合,使黨全面領導深化改革的能力更加堅強有力。

新發展理念是引領全面深化改革解決主要矛盾的先導

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只有堅持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形成開放、改革、穩定與發展互為支撐的良性迴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勝利,很關鍵的一條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落實新發展理念。要圍繞形成有利於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體制機制,加大改革力度,直面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面臨的矛盾和挑戰,對準瓶頸和短板,精準對焦、協同發力,努力在增強創新能力、推動發展平衡、改善生態環境、提高開放水準、促進共用發展上取得新突破。”這段話深刻闡釋了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新發展理念之間的關係,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動落實新發展理念,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根本動力,新發展理念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導航儀。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線,發展理念問題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為核心和需要解答的問題之一,是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金鑰匙”。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繫的有機整體,同時又是變化發展的,聯繫和發展是辯證法的總特徵。社會發展是有規律的發展過程,是一種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過程;也是人的本質、人的價值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理念是黨的三代領導集體關於開放發展理念的思想淵源和立論基礎。40年來改革開放成為中國的鮮明特色,通過改革經濟體制和上層建築的某些約束生産力發展的因素來推進社會的發展,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繁榮富強的強大動力。從鄧小平同志提出“發展是硬道理”“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江澤民同志提出要積極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到胡錦濤同志強調,要把改革開放貫穿中國社會發展的始終,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人民的新期待,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深思熟慮,提出了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並從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系統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明確了發展依靠誰、為誰而發展、發展由誰享用的問題。“新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形勢提出的治本之策”,是統籌解決新的社會矛盾續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大思路大智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一個重要方面。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變革基礎上提出來的。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我國社會已經擺脫了物質匱乏、生産短缺的窘境,摘掉了社會生産落後的帽子,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強烈,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非常突出。只有堅持新發展理念,大力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提升創新能力,更好推動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才能有效回應人民的關切和期待。只有堅持創新發展,才能提質增效,提高實體經濟水準,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解決人民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的難題,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只有堅持協調發展,才能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只有堅持綠色發展,才能換來綠水青山,才能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美好家園,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化生活環境的需要;只有堅持共用發展,才能逆轉發展的不平衡,消除社會發展的不充分,從而解決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只有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才能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又好又快發展。

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使然

中國共産黨建黨之初就將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和歷史使命。人民性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方法論的根本價值立場,是他牢牢把握共産黨執政大邏輯,及時回應人民所想所需所求的使命擔當。我們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説明,一切偉大事業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只有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才能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勝利走向勝利。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以惠民益民為民為宗旨,是執政黨的初心使然。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生活的主人,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險阻的力量之源,是我們黨成功的歷史經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改革實質上也是一種利益關係的調整,社會主義的改革以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為出發點,最終目的是要在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實現共同富裕。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從頂層設計理念出發,綜合運用利益表達、利益協調、利益保障等機制,能夠有效地解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凝聚改革共識,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實現提供內生型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強調使命、責任和擔當,這就是對人民、對黨的使命意識、問題意識和答卷意識的體現。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既是改革的目的,也是檢驗改革成效的尺規。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指出,“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任何情況下“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為此,我們黨領導人民抓住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重要途徑,就是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更多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使人民獲得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現的是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需要,而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則展示的是新時代黨執政的使命自覺,二者統一于中國共産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擔當。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