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習觀>正文

寬廣的歷史視野 深厚的時代意蘊——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發佈時間:2019-02-18 11:18:50 | 來源:經濟日報 | 責任編輯:魏博

核心提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豐富內涵,以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的深刻闡述,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理論創新的科學概括,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廣大黨員幹部要深入領會這一思想的時代背景、歷史地位、實踐要求和貫穿其中的堅定信仰信念、鮮明人民立場、強烈歷史擔當、勇於創新精神、科學方法論,更好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從歷史、現實和未來結合的高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顯著特徵,體現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深厚意蘊

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新的歷史方位的判定,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認識的基礎;而對新的歷史方位的判定,又是以對當代中國的“歷史性變化”“歷史性變革”的深刻把握為前提的。因此,要在歷史、現實與未來的內在聯繫中,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推進理論創新,探究思想真諦。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圍繞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

在對中華民族發展歷史與當代中國現實和未來走向的探索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並進行深刻闡述,鑄就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宏偉奮鬥目標和崇高精神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回溯中華民族的歷史,立足中華民族的現實,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表達了對在時代新變化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思考。中國夢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實現偉大夢想就要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偉大夢想的歷史內涵,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中更顯其深厚的現實意蘊。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回溯歷史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産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産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我們黨深刻認識到,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合乎時代潮流、順應人民意願,勇於改革開放,讓黨和人民事業始終充滿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偉大夢想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新判斷。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對偉大夢想的實現提出了新的實踐路向。實現偉大夢想任重而道遠,需要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艱苦努力,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經過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勠力同心、不懈追求、接力奮鬥,我們一定能夠到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宏偉奮鬥目標和崇高精神境界的深刻表達。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既要看到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要不負人民重托、無愧歷史選擇,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以黨的堅強領導和頑強奮鬥,激勵全體中華兒女不斷奮進,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薄力量。

在對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發展歷史的探索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社會主義運動和制度發展的歷史趨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信念,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的歷史和理論基礎

2013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從歷史和現實、未來相結合的高度,對世界社會主義500年曆史發展作了系統回顧,對在新的歷史條件和時代變化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了深刻闡釋。其中,從6個時間段上分析了社會主義思想從提出到現在的歷史過程,即:空想社會主義産生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並實踐社會主義;蘇聯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我們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對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發展的深刻理解,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的歷史和理論基礎。

回溯以1516年托馬斯·莫爾《烏托邦》發表為開端的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歷史發展,能更全面地厘清社會主義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思潮、運動和制度,是怎樣向前發展的;能更清晰地理解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是怎樣經過反覆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能更深刻地感悟中國共産黨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變遷結合中,是怎樣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又是怎樣站立在時代變化的新起點上,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的;能更科學地總結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揭示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規律,前瞻世界社會主義的未來進程。

2017年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第六個百年開首之年,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代接續發展的重要歷史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認識規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同時,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我們也將以“中國道路”的新發展和新成就,拓展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將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在世界社會主義的新發展中譜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華彩樂章。

在對中國共産黨發展歷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歷史的回顧總結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論述中,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現實與未來,提出增強“四個自信”,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和奮進方向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黨的十九大的主題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一開始就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産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刻地揭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宗旨和核心立場。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回顧中國共産黨已經走過的光輝歷程時,就強調“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提出:“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一系列論述,貫穿其中的核心立場就是無論我們走多遠,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就是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就是激勵全黨,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這些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宗旨和核心立場,也是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作出的莊嚴宣示和承諾的歷史擔當。

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幹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偉大工程,要結合偉大鬥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來進行,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顧海良 北京大學中國道路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