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習觀>正文

工匠精神

發佈時間:2018-03-10 09:30:00 | 來源:中國網 | 責任編輯:丁素雲

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説:“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産,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工匠精神”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讓人耳目一新,古語雲:“玉不琢,不成器”。 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産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産品在雙手中昇華的過程。他們追求完美和極致,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從歷史的角度看,自古以來,我國就不乏有“工匠精神”之人。古代的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創之國、“匠品”出口國和匠人之國。如古代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金銀器、壁紙等産品都是世界各國王宮貴族和富裕階層的寵兒。中國書法、中國畫、雕塑、手工藝術品至今仍是世界各大博物館引以為傲的鎮館寶藏。《夢溪筆談》、《天工開物》、魯班技藝,中國古代的能工巧匠無數,一直都在影響著世界!

就個人而言。工匠精神可概括成五點。

精益求精。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反覆改進産品,把99%提高到99.99%。

一絲不茍。確保每個部件的品質,不達要求絕不輕易交貨。

專注,堅持。不斷提升産品和服務,不斷完善使用材料、設計,生産流程。

專業,敬業。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産品,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産品。

淡泊名利。用心做一件事情,不圖名不為利,只是單純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從發展的角度看,有了“工匠精神”,我們龐大的製造業在産業轉型、産品升級、工藝轉型中實現“質的飛躍”就成為了可能。同樣,我們的消費品市場渴求的人性化、個性化的需求也會逐步得到滿足。

從長遠的角度看,“工匠精神”需要良好的培育土壤。要在各個行業領域形成自主創新、精益求精的良好氛圍,要以強力手段制止那些以粗製濫造為手段非法牟利行為;要以強力手段制止制假造假、冒牌侵權行為。同時,還要在全社會大力營造讓“工匠精神”得以健康生長的良好的人文生態環境。全社會上下對“工匠精神”懷著一顆敬畏之心。

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在眼前,我們已經踏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 “工匠精神”是對傳統意義上的提煉和昇華。這不僅是“中國製造”的需要,也是展示“中國形象”“中國實力”,更是實現“中國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