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大家》| 石不能言最可人——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成松

時間:2019-10-14 16:03:53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朱建波

編者按:

溫州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漁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享有“百工之鄉”美譽,工匠精神源遠流長。甌繡、發繡、石雕、黃楊木雕、彩石鑲嵌等傳統工藝,無不承載著這座城市濃郁的地域色彩和厚重的文化底蘊。目前,溫州已擁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11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74人。為充分展示大師們的風采,中國網·新溫州特推出《遇見大家》專欄,旨在弘揚溫州優秀的非遺文化和“工匠精神”,全面展示“百工之鄉”非物質文化保護和發展成果。

【人物名片】

潘成松,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浙江省石雕非遺傳承人、浙江工匠、溫州市工藝美術研究院石雕研究所副所長、泰順縣石雕研究所所長,被中國收藏家協會多次評為“中國收藏家喜愛的石雕大師”。2008年北京奧運會紀念金盤底座設計者、2010年世博會全球華人設計大獎獲得者,2016年G20杭州峰會上,個人作品《生命的旋律》被蕭山國際機場永久收藏。作品獲得各類大獎,被國家博物館、中南海紫光閣、中國農業博物館、中國作協、浙江省博物館、甌海博物館、韓天衡藝術館等館所收藏。

潘成松

2019年10月11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成松的一件石雕作品《綠水青山》被國家博物館收藏,而在前一天的10月10日,他的一件石雕作品《一方凈土》被甌海博物館收藏。近年來,潘成松在石雕領域大顯身手,作品屢屢被國內各大博物館收藏,並多次在國際、國內大賽中獲獎。

石雕技藝“多面手”

潘成松從一名普通的石雕工,逐步成長為泰順石雕産業化、規模化發展的領軍人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潘成松出身自溫州市泰順縣農民家庭。在他初中畢業之後,泰順境內發現了葉臘石礦,因其溫潤如玉、軟硬適中,宜雕琢制印,逐漸在賞石界享有盛譽。縣裏為了開發資源,幫群眾脫貧,在縣職業技術學校裏辦起了石雕班。當時潘成松想學一門手藝,“有藝不愁窮,也能給家裏一份幫助。”於是考進了石雕班,潛心學習,並迷上了石雕這門技藝。

與一般的高中上課形式不同,學石雕,從早上、下午,一直到晚上,每天跟在師傅身邊工作十幾個小時,除了吃飯,其餘時間是不間斷的,從打坯、修光、配底座到水磨、上蠟等,晚上回到家都是10點以後了。

潘成松從來不覺得苦或者枯燥,而是越來越感興趣,在石雕的世界裏,越發如魚得水。那時每個月有一天的休息時間,他就一整天泡在書店裏,去讀各種藝術方面的書。現在回想起來,正是那段時間的大量閱讀,對他藝術修養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基礎作用。後來他又去跟不同的老師學習泥塑、木雕等不同門類的藝術,從中汲取所長,將各種不同的技法靈活運用到石雕的技藝當中。

他勤奮好學,博採眾長,經過三年的基礎理論與基礎刀法的學習和實踐後,正式入了溫州工藝美術行列,拜名師吳旭亮繼續學習石雕創作,從刀法、洞法等基礎的技藝入手。爾後成為中國泰順古廊橋建築唯一傳人董直機的再傳弟子,“當時學習上課時受其影響,他是我的啟蒙老師。”

1998年,潘成松回到泰順,創辦了泰順臘都工藝石雕刻研究所,潛心研究泰順石的雕刻。在石雕藝海中大顯身手、嶄露頭角的同時,他也陷入了深思:過硬的雕刻技藝與深思熟慮的藝術思考缺一不可,於是他決定易地發展。2001年在青田縣山口鎮創辦石海藝雕工作室,後又拜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福照,進一步鑽研石雕技藝。2003年,潘成松得到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倪東方的悉心指點,技藝再上一層,在青田石雕藝術上也有了更大的創新和開拓。2005年回泰順後,為求融會貫通,又拜木偶雕刻藝術家季桂芳為師。

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藉著多年的勤奮好學、不斷進取,潘成松成了實實在在的石雕技藝“多面手”:鏤雕、細刻等多項雕刻技能,他都運用自如;山水、人物、花卉、動物,在他的刻刀下更有著別樣風韻。

藝術根植于生活

藝術的創造,總是根植于生活,又從生活中昇華並藝術地表現出來。以現代生活內容豐富石雕藝術的內涵,使傳統石雕意蘊多元化,一直是潘成松所追求的。對潘成松來説,石雕一開始是生計的來源,如今更是藝術的追求。他逐漸形成一種創作的自覺,從現實世界中選材,汲取養分。

“一切藝術源自於生活,我一生所看、所學、所經歷的最美好的東西,都成為了我的創作源泉。”在潘成松看來,把技法發揮到極致可稱為對工藝的追求,而一件藝術作品則更應該追求思想內涵,要能夠讓一代人又一代人去認同。

“花若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這是陸游在《閒居自述》一詩中的慨嘆。石無言,卻勾起了古代文人的萬千思緒。潘成松以此為銘,他説:“雕刻就是把不能言的潛在進行無聲地挖掘,讓語言化作畫面來展現美。”在他眼中,石雕創作不應局限于石頭的貴重,要從石頭的天然特色上尋求藝術的美。在潘成松的作品中,許多都取材于普通的石頭。每一件作品,不只是簡單的刻鑿,都需要融入自己的思考。“石頭沒有好壞之分,雕刻創作也並不局限于石頭的價值,而是從石頭的天然特色上去尋求藝術的美感”。潘成松認為,整體造型、局部渲染、色彩紋理的運用、構圖意境的巧思,都是石雕藝術的亮點。潘成松説,“因材施藝、依色取巧,説起來很容易其實很難。”通過創作讓石頭開花,將石頭重新定義,讓社會得到普遍認同,這是潘成松的堅持和執著。

在同行看來,潘成松的石雕創作中,表現出少見的靈活性:既有具有人性化及造型抽象、憨態可掬、充滿情趣的《十二生肖》;有群山密林之中,以浮石雕再造天地,再現群山密林之中的神秘色彩的《金色廊橋》;有《大地的哭泣》這樣的作品,以5.12汶川大地震為創作來源,大山寓意為大地母親,母親眉頭緊鎖成“川”,廢墟之上還雕有一個展望的娃娃,表達對重建家園的信心;還有房屋一角、桃樹枝椏和果實、樹下採桃的孩童等眾多元素構成了多彩的童年記憶的《爺爺種的桃樹》。2016年G20杭州峰會期間,他的作品《生命的旋律》入列峰會展廳,小魚如一個個跳動的符號在珊瑚中快樂地遊弋,演繹著眾生命在大海中包容共生、守望相助、和諧共處的美好……該作品得到了參加峰會的各國元首讚許,被作為陳列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展廳的作品之一。

事實上,在此之前,他也曾一度在市場和藝術的不同方向中迷茫。“市場上,很多買石雕當裝飾的客戶喜歡傳統的以花鳥草木等自然為題材、表達大眾喜聞樂見的吉祥用意的作品,但這表達不出作品的深意。”因此,在這類被他稱之為“為生存所作”的作品之外,他將更多心力投注到帶有自我感知的藝術作品創作中,“就像作家用筆寫作,記錄時代,我要用我的石雕作品去記錄當代發生的事情,並且表達我的想法和觀點。”

於是,潘成松的《藏不住的愛》《發》等一系列作品,以巧妙的構思、精美的紋理,充分表達了他對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憂慮和對人性的呼籲。

潘成松走出農家卻一直保持著農家樸實無華的本色,他為人謙和低調,還有一股在石雕藝術創作上力求創新的牛勁。走進他的石雕工作室,仿佛走進了縮小版的採石場,粉塵輕揚,過道處堆滿了從各處採購的石料,形狀色彩各異,工作臺旁,他正埋頭專心雕刻,手起刀落,白色石粉揚起又落下。一塊孤獨的原石,在他的反覆雕琢之下,華麗蛻變,點石成金。

用行動詮釋工匠精神

什麼叫工匠精神?在潘成松看來,包含兩個關鍵詞,一是“執著”,認定石雕這條路一直走下去;二是“心靜、無雜念”,人與作品才能融于一體。

潘成松説,在從事石雕行業近30年裏,他始終秉持“工匠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在石頭上尋找靈魂,給石頭以藝術的語言是他雕刻創作的基調,不同的石頭運用不同的雕刻技藝與藝術表現手法,從而讓石頭有鮮明的主題,有鮮活的畫面意境,有動人的石頭語言,飽含著個人對生活對歷史對將來的一種思考。正因為他有了“工匠精神”,從而收穫了喜人的成績。

從1999年到2015年,潘成松頻頻出手,作品先後參加中國輕工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等組織的各級展評,先後收穫了73個獎項,其中特別金獎與金獎作品24件,近幾年,則有《似曾相識》獲第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百花杯”金獎;《山裏山外》獲得“第七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勤能致富》獲得第十屆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暨2016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沐浴山川》獲得第十一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金獎;2018年,他除了獲得“浙江工匠”之外,還成功獲評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成為首位獲國家級專業榮譽稱號的泰順籍石雕藝人和溫州地區首位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的石雕藝人。在動刀的同時,他還勤於動筆,在《浙江工藝美術》《上海工藝美術》等媒體上發表了數十篇論文。 

在擅長石雕的同時,他還放眼陶瓷、木雕、根雕等工藝行業,並到中國美術學院等專業美院進修深造,把藝術雕塑的藝術手法跟工藝美術的表現手法結合起來,製作出空間意境優美,造型意境獨特,構想大膽活潑的作品,聞名石雕界。多元化構圖、意境化創作雕刻成為他石雕藝術一大亮點,被石雕界予以“學院派”的美稱,典型創新型作品有《金榜題名》《蕓蕓眾生》《生命的旋律》《一方凈土》《人生平安》等。

2018年12月28日至2019年3月3日,潘成松石雕藝術展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展出,現場展出潘成松創作的80余件石雕精品。作品以“故鄉”“人生”“生命”“心境”四個單元為展示導題,展示潘成松鬼斧神工的雕刻技法和藝術造詣,讓觀眾近距離感受石雕的藝術魅力。

攀登高峰不忘傳承

在攀登石雕藝術高峰的同時,潘成松不忘傳承。為了提高泰順石雕人的技藝,潘成松從1995年就開始收徒弟。如今,他的徒弟也收了徒弟。算起來,現在他門下的“徒子徒孫”已有80多人。在這些人中,有些人成了“溫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有相當部分已經成為青田石雕界與泰順石雕隊伍中的尖端人才。

作為溫州泰順人,潘成松自覺紮根于泰順的山水、廊橋等地域風情,挖掘雕刻創作的素材。為了提高泰順石雕人的技藝,他來回奔波于青田與泰順之間,既充當指導老師,又充當資訊員、服務員。2016年,泰順石雕藝術學校在他的努力下成立,現在已經達到了300名學生的規模,他也一直兼任雕刻教師,給學生傳授石雕技藝。當年,泰順縣建成泰順石文化創意園並啟動泰順籍石雕大師返鄉工程,他第一個報名響應,領辦石雕工作室,與其他返鄉石雕大師一起從事泰順石雕的創作、研究與交流。

目前泰順石雕在人才、市場、研究等方面已經形成規模,成為國內石雕領域的生力軍。潘成松也表示,接下去他將把“傳承”作為重中之重,要把所學的技藝傳承給下一代,讓石雕藝術生生不息。他期望石雕的薪火能夠在溫州的熱土上燃起燎原之勢。這是他的期待,也是所有的傳統手工藝者對於民族技藝未來發展的期待。(朱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