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作延續恢復態勢

時間:2023-06-16來源 : 人民日報作者 : 劉志強

核心閱讀

5月,我國經濟運作延續恢復態勢,主要生産需求指標環比增速不同程度改善,生産供給持續增加,消費投資逐步恢復,外貿韌性繼續顯現,就業和消費價格總體穩定。展望全年經濟發展,經濟運作仍擁有許多有利條件支撐,高品質發展將穩步推進。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23年5月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數據顯示,5月,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政策持續顯效,生産需求穩步恢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轉型升級持續推進,主要生産需求指標環比增速不同程度改善,經濟運作延續恢復態勢。

15日舉辦的國新辦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介紹了有關情況。

生産供給持續增加,消費投資逐步恢復

會上,付淩暉從5個方面分析了5月經濟運作的主要特點。

——生産供給持續增加。

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作,服務需求持續釋放,帶動服務業增長。5月,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11.7%,保持較快增長。加上5月假期效應帶動及上年基數較低的影響,接觸型服務業增長較快。5月,住宿和餐飲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39.5%。

工業生産穩步恢復。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扣除上年同期基數升高的影響,兩年平均增速比上月有所加快。

——消費投資逐步恢復。

市場銷售平穩增長。隨著消費場景拓展、居民外出購物增加,市場銷售繼續擴大,服務性消費較快增長。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7%,其中餐飲收入增長35.1%。

投資規模繼續擴大。1至5月,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4%,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7.5%和6%,保持較快增長。

——外貿韌性繼續顯現。

面對外需收縮困難,我國積極開拓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穩定傳統貿易夥伴的外貿市場,推動外貿促穩提質。5月,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0.5%,與部分新興經濟體外貿下降形成鮮明對比。1至5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3.2%,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就業和消費價格總體穩定。

隨著經濟運作恢復向好、崗位招聘需求增加、勞動參與率提升,就業形勢總體穩定。5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上月持平。

供求關係基本穩定,消費價格總體平穩。5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0.6%,保持基本穩定。

——高品質發展穩步推進。

新動能繼續成長。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新産業新業態較快發展。1至5月,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快於規上工業增長。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1.8%,保持較快增長。

消費升級步伐穩健。1至5月,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等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9.5%和11%,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12.8%,明顯快於全部投資增速。

同時也要看到,5月,部分生産需求主要指標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付淩暉分析:“去年4月,國內經濟受疫情衝擊影響較大,5月以後經濟呈現明顯回升態勢,相應基數明顯提高。部分指標回落,主要是由於上年同期基數抬升影響。剔除基數因素影響,經濟運作總體平穩。”

工業生産基本平穩,未來發展趨勢向好

“5月,工業生産克服市場需求偏弱、價格下降的不利因素影響,總體延續恢復態勢。剔除基數因素,工業生産基本平穩。”付淩暉對相關情況作了具體介紹——

工業生産邊際加快。從兩年平均增速看,5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2.1%,比上月加快0.8個百分點。從環比增速看,5月規上工業環比增長0.63%。

裝備製造業支撐明顯。5月,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明顯快於全部規上工業增速,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七成。其中,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3.8%和15.4%。

大中型企業增長較快。5月,規模以上大型和中型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6%和6%,快於全部規上工業增速,對工業穩定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工業高端化、智慧化和綠色化發展趨勢明顯。1至5月,航空航太器及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9%,智慧車載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33%,新能源汽車和太陽能電池産量分別增長37%和53.6%。5月,以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産品出口額同比增長50%以上。

付淩暉分析認為,下階段工業生産仍面臨一定壓力,“同時要看到,經過長期發展,我國工業體系完整,配套較為完善,適應市場需求變化能力穩步提升。總的來看,未來趨勢發展向好。”

5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擴大1個百分點。付淩暉表示,5月PPI降幅擴大受到了多重因素影響,“一是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國際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總體下行,對我國輸入性影響逐步顯現。二是部分行業國內市場需求仍顯不足。三是受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波動下行以及行業週期性變化等因素影響,部分出口産品國際需求減少,影響相關行業價格。此外,上年同期基數較高也是重要因素。”針對這一問題,下階段要著力恢復和擴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生産和需求實現更高水準動態平衡,帶動工業品價格回到合理水準,促進工業平穩健康發展。

全年經濟發展仍擁有許多有利條件支撐

“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長明顯快於一季度,到了三、四季度,隨著基數提升,經濟運作會回到常態化增長水準。”展望全年經濟發展,付淩暉認為我們仍擁有許多有利條件支撐。

消費拉動作用逐步提升。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66.6%。1至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5個百分點。服務性消費增勢良好,1至5月,全國電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長超過40%,餐飲收入增長22.6%。此外,就業形勢總體改善,有利於居民增收、提高消費能力,各部門積極出臺促消費政策也將提升居民消費意願。“消費拉動作用增強,將有力促進經濟恢復向好。”付淩暉説。

創新動能積聚增強。今年以來,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科技自立自強,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態勢明顯。1至5月,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生産指數增長11.3%,均保持較快增長;工業控制電腦及系統、多晶硅産量同比分別增長33.4%和84.2%。付淩暉認為,創新發展動能增強,將有力促進産業升級發展,推動經濟增長動力轉換,為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改革開放紅利繼續顯現。今年以來,我國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大力穩定傳統貿易夥伴貿易,積極擴大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成效不斷顯現。從利用外資情況看,1至4月,我國高技術産業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2.8%。付淩暉表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準開放穩步推進,將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利好不少,挑戰猶存。目前,國際環境複雜嚴峻,世界經濟復蘇仍顯乏力,主要發達經濟體政策收縮外溢效應顯現,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經濟恢復向好基礎不牢。

“應當看到,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作以來,宏觀政策協同發力,經濟運作恢復向好,高品質發展穩步推進。”付淩暉表示,前進道路上有困難有風險,但我國物質技術基礎雄厚、市場空間廣闊、創新能力增強,“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克服困難,推動經濟恢復向好。”

(責任編輯:園區投稿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