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産助這裡的“老工業”煥發新活力

時間:2022-11-24來源 : 科技日報作者 : 王迎霞 丁勇

  282件

截至目前,石嘴山高新區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0.43件,有效專利總量達282件,其中發明專利125件、海外專利1件;累計制定國家標準18項、行業標準6項,登記軟體著作權6項。  

“老工業”如何煥發新活力?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作為工業轉型發展示範區和科技創新驅動引領區,石嘴山高新區的“秘籍”便是培育智慧財産權優勢示範企業。

近日,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公示2022年度國家智慧財産權示範企業和優勢企業評定結果,石嘴山高新區5家企業榜上有名,佔寧夏新獲批企業數的近30%。

坐落于賀蘭山下的石嘴山市是寧夏工業的搖籃,由於煤炭資源豐富,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就被國家定為全國10個新建礦區之一。

曾經因煤而興,卻也為煤所困。為了促進轉型升級,石嘴山高新區近年來堅持把培育科技企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産業作為高品質發展的“牛鼻子”來抓。智慧財産權工作被擺上重要日程。  

“跟在別人後面跑是不行的”  

“企業要想創新發展,跟在別人後面跑是不行的。”在今年6月份召開的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上,寧夏維爾鑄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維爾鑄造)董事長、黨代表王小寧説。

在他看來,企業從跟隨者轉變為領跑者,必須緊盯市場需求,加快科研攻關,以科技創新贏得發展主動。

18年前的維爾鑄造只是一個支起熔煉爐、靠著鑄造槽幫起家的小廠,短短十幾年時間,維爾鑄造幾經轉型升級成長為生産煤礦機械鑄鋼件、汽車零部件和特高壓輸變電鋁合金鑄件為主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高端精密鑄件定點供應商。

王小寧認定了創新這條路,堅持每年將營業總收入的8%至15%投入到新産品研發當中。近年來,維爾鑄造研製成功汽車液力緩速定子、轉子等汽車零部件,擁有專利産品23件。

2018年5月,由維爾鑄造與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研製的“中國標準高速動車組鋁合金枕梁”通過檢測,成為中國中車新型動車組的試車配套器件。

維爾鑄造是石嘴山高新區加大智慧財産權示範企業培育力度的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工業和資訊化部出政策、建試點,深入實施中小企業智慧財産權戰略推進工程。這正好與石嘴山高新區的“突圍”之路不謀而合。

石嘴山市是寧夏第一座工業城市。步入新世紀後,面臨經濟結構大調整這一必然趨勢,主動探求發展新途徑、做大做強主導産業,成為老工業城市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石嘴山高新區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進一步提升智慧財産權對産業發展的貢獻度。

截至目前,石嘴山高新區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0.43件,有效專利總量達282件,其中發明專利125件、海外專利1件;累計制定國家標準18項、行業標準6項,登記軟體著作權6項。  

做好企業科技創新“服務員”  

增強企業智慧財産權意識和智慧財産權工作水準是一場馬拉松,需要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公眾共同努力。

“維爾鑄造、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寧夏蘇寧新能源設備有限公司、寧夏昇力恒真空設備有限公司5家企業此次上榜,是我們長期不懈開展‘四度’工作結出的碩果。”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委副書記、石嘴山高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楊旭日表示。

他強調的“四度”工作,具體指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強度、加強科技項目實施力度、加強科技企業培育梯度、加強創新平臺培育準度。

“科技創新是全面創新的核心,我們首先聚焦企業在智慧財産權申請獲權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園區科創局局長尹學平告訴記者,他們加強部門、地方、企業協同聯動,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支援和服務舉措,助力企業提升申報成功率。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企業發展路上的老大難問題,石嘴山高新區主動對接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貸款、供應鏈融資貸款等金融服務模式,為企業融資開闢新渠道。他們舉辦供應鏈融資座談會,為企業量身定制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解決方案,累計為27家中小微企業新增貸款融資餘額1.48億元。

與此同時,石嘴山高新區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兌現資金。獲得國內授權發明專利的企業,每件補助0.5萬元;獲高價值發明專利的,每件補助5萬元。認定為國家智慧財産權(專利)示範的企事業單位,一次性補助20萬元;認定為國家智慧財産權(專利)優勢(試點)的,一次性補助15萬元;認定為自治區智慧財産權(專利)試點的,一次性補助10萬元。

“我們用心、用情做好科技創新‘服務員’,深化企業智慧財産權戰略推進工程。”尹學平説。

舉一綱而萬目張,石嘴山高新區多措並舉,全面點燃發展新引擎。

在2013年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後,石嘴山高新區一路高歌猛進,2018年以來更是實現“三級跳”——成功創建寧夏首批雙創示範基地、入選國家支援打造特色載體推動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升級園區、創建自治區高品質發展示範園區和國家級綠色園區。  

兩大主導産業迎“高光時刻”  

都説“十年磨一劍”。翻開石嘴山高新區的履歷,會發現新材料和裝備製造兩大主導産業已經夯實根基,很多數字都非常搶眼。

石嘴山高新區現有工業企業172家,其中規上企業78家。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鉭鈮鈹稀有金屬材料研發生産位居世界前三強,鉭絲、鉭粉産量分別佔世界市場的60%和30%;煤礦機械裝備製造技術居國內先進水準,採煤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等主導産品佔國內市場的32%,超長距離曲線帶式輸送機等主導産品佔35%,礦用隔爆電機佔39%。

2021年,石嘴山高新區再次迎來“高光時刻”: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平板顯示用高性能ITO靶材關鍵技術及工程化”、寧夏天地奔牛集團有限公司“煤礦井下智慧化採運關鍵技術”兩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5個項目獲自治區科學技術獎。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楊旭日指出。

石嘴山高新區R&D經費投入雖然位居自治區前三,但相對全國平均水準還存在較大差距。受限于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陣痛”,當地政府財政收入較為緊張,在激勵企業加大智慧財産權申報方面資金投入不足,導致部分企業創新意識不強,研發活動不活躍,缺少技術儲備。

另外就是西北欠發達地區創新主體的通病:專業仲介機構缺乏、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尖端人才緊缺,吸附高層次人才和高校人才支撐産業發展能力不足。

下一步,石嘴山高新區將緊扣産業創新集群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發展需求,以智慧財産權賦能産業高品質發展為導向,進一步加大政策協同支援力度,引導企業將智慧財産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貫穿研發、生産、管理、經營全過程,著力培育一批智慧財産權意識強、技術創新程度高、引領産業發展好的示範和優勢企業。

“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賦予石嘴山建設産業轉型示範市的重要任務,我們將主動發揮自身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力度、聚焦重大特色項目,把高新區建設成為寧夏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楊旭日表示。

(責任編輯:園區投稿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