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琪嘉:激發外貿新動能

時間:2022-11-16來源 : 中國經濟網作者 : 魏琪嘉

近日,海關總署發佈我國前10個月外貿“成績單”:進出口總值34.62萬億元,同比增長9.5%。從累計看,以人民幣計價,進口增速與前三季度持平,出口略有回落。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我國外貿韌性不減。

外貿涉及的行業企業覆蓋面廣,包含原材料、中間品、産成品等不同類型,牽一髮而動全身,穩外貿是確保經濟平穩運作的關鍵之一。當前,全球經濟面臨高通脹、低增長困境,客觀上加大了我國穩外貿的難度。

影響外貿穩定的成因複雜,“意料之中”與“意料之外”嵌套,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交織,潛在機遇和風險挑戰碰頭。為化解不利因素影響,各類穩外貿政策持續加大,政策著眼于保穩提質、內外統籌,從優化和穩定産業鏈供應鏈、更深融入國際分工體系、打通堵點卡點、加大中小微外貿企業紓困解難力度等方面入手,以政策之力對衝下行壓力,使我國外貿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為穩定市場預期、支撐經濟企穩奠定了堅實基礎。

穩外貿,關鍵在於提升韌性。在保持韌性的前提下才能不斷激發外貿新動能,推動進出口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多措並舉穩住進出口基本盤,不斷優化結構,是穩外貿工作的重要著力點。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把前期已推進的工作進一步落實落細,提升政策效力。

應著力緩解外貿企業融資難問題。當前,融資難問題對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可持續發展形成一定制約,強化資金要素供給和保障是破題關鍵。應持續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覆蓋面,擴大承保規模並降低投保成本,引導金融機構結合外貿企業實際需求開展融資産品創新,提升服務精準性。做好影響企業現金流各項政策的配套銜接,助力釋放更多流動性。一方面,用好用足出口退稅政策,精簡申辦手續,提高辦理效率,讓外貿企業多受益;另一方面,提升企業應對匯率波動的能力,優化相關金融服務,提供更多外匯避險産品。

優化運力配置,加快物流體系建設。國際物流體系的穩定暢通是外貿平穩運作的重要保障。要系統施策緩解國際物流壓力,加大國內船運企業運力,做好與海外市場運輸節點的有效銜接。鼓勵外貿企業組團與航運企業簽訂長期協議,做好價格監管、規範運力市場秩序,依法依規打擊違規收費、哄抬運價等行為。統籌配置好國際航運、中歐班列、公路貨運、寄遞物流等運力資源,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運力資訊交換和數據共用,提升運力資源配置效率。加強海外“最後一公里”運力協調保障。

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激發外貿發展新動能,既利當前,又利長遠。要抓住外貿穩定發展的有利時機,加快推動新業態新模式建設,為外貿穩定持續增長培育新動能。要持續優化對海外倉、跨境電商的支援政策,構建“跨境電商+海外倉”模式,按照市場化原則和國際規則加快建設一批海外倉,做好配送網路與倉儲之間的協調,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探索運用新技術新工具賦能外貿發展,總結推廣一批外貿新模式新業態的典型案例,發揮好成功案例的帶動示範作用。按照“飛地模式”推動加工貿易園區高品質發展,穩定加工貿易發展。深化服務貿易領域“放管服”改革,推動簡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

增加優質産品和服務進口。應發揮好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推動進口從規模擴張向品質提升轉變。用好各類進口貿易促進平臺,拓寬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和優質消費品進口,提高進口便利化水準。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貿易合作。繼續辦好進博會、服貿會等重點展會。建設好海南自貿港,用好用足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增加商品進口。

(作者係國家資訊中心預測部産業室主任、研究員)

(責任編輯:園區投稿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