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開發區:生態優先,為高品質發展注入“綠動力”

時間:2022-07-27來源 : 新華日報作者 : 宗志鵬

長夏漸盛,驅車行駛在前進東路,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與生態的“雙面繡”從遠處地平線開始織就。左手邊綠蔭幽草、絳柳泛翠,蜿蜒流淌的夏駕河掩映其中,河面上初荷浮萍、燦若雲霞,流露出江南水鄉的清雅;右手邊一幢幢高樓中,集聚著眾多科創産業,創新之火從這裡燎原,在創新與堅守的交相輝映中,一座蓬勃發展的綠色新城拔地而起。

30年篳路藍縷,昆山開發區成功實現了由自費工業小區到國家級開發區的飛躍。在歷史的長河中,30年不過是白駒過隙,卻讓“昆山之路”愈發璀璨。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昆山開發區大膽闖、勇敢試,提升環境治理能力,推動産業結構調輕調優,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走出了一條經濟繁榮與綠色發展協同並進的“昆山之路”。

從“凈”到“近”

繪就水清岸綠的生態畫卷

在綠中海小區,圓明港從居民家門前潺潺流過,澄澈的水波鑲嵌著金縷碎銀的光影,一尾小魚翻騰著從水面露出頭來,倏忽間又沉入水底,只留下點點漣漪。很難想像,圓明港曾因水體黑臭,令周邊的居民苦不堪言。

美麗蝶變源於昆山開發區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者關係的高度重視和重新審視。從6.18平方公里的“編外”工業小區,發展為108.97平方公里的現代化産業新城,工業生産帶動開發區經濟發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生態環境帶來壓力。“環境換取增長這條路,註定是個‘死衚同’。”在昆山開發區人看來,只有維繫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實現高品質、可持續發展,創造美好生活。

昆山開發區成立全面深化河長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及水環境治理領導小組,同時依託河海大學院士團隊,深化水環境提升規劃合作,系統編制水系規劃、治理規劃、活水規劃,形成更加科學的治水頂層設計和路徑。

根據規劃,昆山開發區對區域內小區、企業、公建及單位庭院的雨污水管道進行檢測排查,對其中出現破損、混接、錯接的管網進行整改修正,從源頭控制污水排放。在此基礎上,昆山開發區制定水質工程提升方案,開展內源治理、駁岸修復工作,並通過曝氣增氧、水生植物種植等措施,增強水體活性和自凈能力,促進水生態快速恢復。不斷努力之下,全區河道全面消除黑臭,水環境持續向好。根據2022年3月生態環境部門監測結果,全區河道單月水質達標Ⅴ類水及以上99條,達標率為98%。

沉甸甸的綠色發展成績單,來之不易!當然,生態環境整治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遇水治水、逢地栽樹式的“零敲碎打”,終究是治標不治本,極易出現環境破壞和污染反覆的情況。實現“水清岸綠、宜居新城”的目標,必須堅持系統思維、協調推進,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優質生態環境不只是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更是百姓近在咫尺的幸福感。初夏的夜晚,和興公園很是熱鬧。高大的喬木一株挨著一株,如同玉帶一般將公園環抱其中,燈光下星星點點的花兒一閃而過,融入在草坪的濃綠之中。吃過晚飯的王琳帶著孩子在步道上散步,享受從河對岸吹來的涼爽宜人的風。“這家門口的公園,就是咱們最好的活動場所,晚上不僅涼快,空氣也很好,大家都會來這裡走走。”王琳笑著説道。

從“治”到“制”

積蓄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動能

在2017年的一次日常巡查中,昆山開發區安環局網格員發現區域內某企業廢水排放存在異常,隨即將該情況上報,安環局立刻開展調查。經過初步調查,安環局發現該公司南側地下廢水收集池壁上有一直徑約15釐米的暗管,未經處理的廢水通過該暗管向南側馬塘河排放,污染了南側河道,已涉嫌刑事犯罪。按照規定,安環局第一時間“叫停”企業生産,公安機關對企業法人代表進行批捕。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經濟發展絕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已成為昆山開發區的一致共識和始終遵循的“鐵律”。昆山開發區嚴格執行項目引進會審制、招商項目節能評估和環保準入要求,對能源資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環境風險高的項目實施“一票否決”。

將綠色環保作為項目落戶的第一準則的同時,昆山開發區以壯士斷腕般的決心,推動企業轉型升級,調整全區産業結構。電鍍企業全面關停電鍍工段一次性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油性噴塗企業全面關停噴塗工段一次性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2017年,昆山開發區針對化工、電鍍、噴塗等重點行業,發佈《關於推進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若干配套政策》,激勵企業關停高污染生産線,進行技術改造實現節能減排。

政策執行5年以來,昆山開發區8家電鍍企業關閉電鍍工段、6家企業關閉油性噴塗線、7家企業轉出化工行業,共投入獎補資金2749.7萬元,實現減排廢水1200噸/年,減排廢氣VOCs 56噸/年,空氣優良天數比率提升至86.6%。

一手治污攻堅,一手抓制度設計,綠色發展生根見效。昆山開發區先後編制《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域空氣品質評估及提升方案》《開發區光電産業園VOCs整治方案》;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完善河道長效管護機制,統籌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333行動”;組織重點企業簽訂《重點監管單位土壤污染防治責任書》,督促企業開展土壤及地下水監測和隱患排查工作……

在2021年9月7日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國際綠色創新發展大會上,昆山開發區被授予“綠色低碳示範園區”稱號,成為國內首批獲得該榮譽的12個開發區之一。這也是繼2010年獲評“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之後,昆山開發區再度獲得的重量級國家級榮譽。

從“城”到“人”

擦亮美好生活的鮮明底色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綠色發展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緊迫之舉,這個過程中,人始終是核心。昆山開發區將綠色低碳融入到産業結構、城市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等發展全領域全過程,努力構建綠色發展體系,全力打造生態宜居園區新樣板,讓人與城和諧相處、和合共生。

建設海綿城市是昆山開發區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轉型的生動寫照。再次以“探路者”的身份出發,昆山開發區組織編制《系統化全域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以科創走廊綠化景觀、青陽港帶狀公園、太倉塘濱水景觀等項目建設為依託,融入海綿城市設施,發揮其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功能。

走進太倉塘濱水景觀帶,便能邂逅“海綿城市”的精巧神奇:大小不一的光滑鵝卵石或壘成小洼地,或連成曲徑小道,每每雨後便蓄起一泓清水,輕波盪漾,芒草、松果菊、柳葉馬鞭草從石縫中“野蠻”生長、開得明艷,引來大批市民遊客前來遊玩“打卡”。

垃圾分類,是另一個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為重點,昆山開發區各辦事處組織轄區社區開展宣傳活動,以小遊戲、知識問答等形式普及垃圾分類知識,併發動群眾力量,組建志願宣傳團隊、“管家團”,在勸阻勸導、入戶宣傳、分類指導等方面發揮作用,讓垃圾分類環保意識入腦入心。

小區物業在各集中投放點安排設置督導員,對居民正確分類進行檢查指導,壓實物業的管理責任,建立分片包乾責任制,由物業人員按區域進行巡查,做好小區環境保潔工作,並借助科技手段,讓監管更加精準有效。

蓬晨社區婁江新村C7區的垃圾集中投放點外,安裝著一個監控攝像頭,不遠處還設有一個小音箱。集中投放點關閉後,居民再來投放垃圾,攝像頭將進行拍照留存,並通過人臉識別確定投放人員身份,音箱也將同步發出提示音,勸阻居民投放。目前,昆山開發區220個居民小區實現“三定一督”垃圾分類投放模式全覆蓋,231個公共機構均實現定點分類投放模式,274條道路及6397個沿街商鋪採用“無桶化”暨到府收集模式。

(責任編輯:園區投稿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