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琪嘉:推動保供穩價舉措落細落實

時間:2022-07-18來源 : 經濟日報作者 : 魏琪嘉

物價是國民經濟系統中的重要信號,物價穩則經濟穩。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確定因素疊加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急速上升,近期雖有所下跌,但依舊處於歷史相對高位。外部輸入性上漲,給國內穩物價工作帶來不小壓力。通過堅持保供穩價,紮實推進一系列增産保供舉措,實現了物價穩定。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CPI同比上漲2.5%,上半年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漲1.7%。6月份,PPI上漲6.1%,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在國外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我國物價運作總體平穩,成績來之不易。

我國物價保持穩定,是各方面政策形成強有力的合力、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優勢持續發揮作用的共同結果。從政策方面看,我國高度重視重要大宗商品和重要民生産品的保供穩價,在遵循供需規律的前提下,打出保障供給、穩定物價、科學監管政策“組合拳”。按照“量足價穩”原則推進糧食生産,把確保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針對大宗礦産品資源屬性特點,持續提升資源保障能力建設,促進重要礦産品安全供應、價格基本穩定。以完善産供儲銷體系、強化市場預期管理為重點,多措並舉做好能源保供穩價工作。加強統籌調配,保障糧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生産穩定。

從産業鏈供應鏈優勢看,我國産業門類齊全、産業組織多樣化、供應鏈條運轉銜接順暢,是應對外部輸入性價格上漲、保持國內物價穩定最大的底氣所在。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弱,復工復産、穩産達産進程加快,生産的連續性、穩定性進一步增強,對物價保持穩定形成有力支撐。6月份,製造業PMI回升至50.2%,在連續3個月收縮後重返擴張區間,行業景氣面繼續擴大,積極因素不斷積累。6月份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1.3%,比5月份上升7.2個百分點,企業生産迴圈速度較上月明顯加快。

當前,外部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仍然較強,歐美短期內擺脫通脹難度較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對市場預期有不小的干擾,歐美經濟體加息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球經濟的良性回歸。從這個視角看,保持我國物價穩定,對於確保全年經濟平穩運作、為助企紓困贏得寶貴時間、進一步拓寬政策發力空間都具有重要作用。穩物價,事關大局,我國有經驗、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當前,關鍵是要保持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推動各項保供穩價舉措落細落實。

一是持續完善價格監測機制。靈敏的價格監測機制是穩定物價的“最先一公里”。著力點是拓寬資訊來源渠道、拓展分析方法,對國際大宗商品以及國內重要民生産品價格變化情況進行系統監測,把穩定物價和助企紓困結合起來,著力構建長效機制,及時掌握價格波動資訊。對出現的苗頭性信號,要及時引導、及時處置,避免形成風險點。

二是持續加大保供穩價力度。實踐已經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保供穩價的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把各類政策貫徹好、落實好,是保供穩價的“最後一公里”。下一步,要持續鞏固保供穩價工作成效,在做好政策落實的同時,強化政策儲備。加大穩産增供力度,確保市場上重要民生産品供應充足。加強産銷銜接、做好應急預案、對困難群眾及時發放補貼。同時,完善國內大宗商品産供儲銷體系建設,規範市場秩序,多措並舉引導市場預期。

三是持續提振市場主體信心。企業信心關係到經濟迴圈暢通,是穩物價工作不可或缺的環節。前期穩定經濟大盤的系列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場主體信心,隨著政策效果顯現,企業信心恢復進程也在加快。未來一個時期,要不斷強化企業對政策的獲得感,綜合運用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等各類政策,讓企業積極擴大再生産,確保物價持續在合理區間穩定運作。

(作者係國家資訊中心預測部産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責任編輯:園區投稿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