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人才紅利 實現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時間:2022-04-14來源 : 中國網園區作者 : 李連偉

中國經濟保持幾十年的快速增長,創造了發展史上的奇跡,其中,人口紅利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紅利不用永遠存在。近年來,國內16-59歲的勞動適齡人口呈遞減趨勢,人空紅利正在減弱。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雖然我國人口總量增速有所放緩,總和生育率下降,老齡化程度加深,但總體上看,人口紅利依然存在,人才紅利優勢後發,人口健康水準不斷提升。

所謂人才紅利,是指由於人才的規模增長及其充分利用所産生的超過同樣數量簡單勞動力投入所獲得的經濟收益。要克服人口紅利減弱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必須促進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要實現人才的規模增長和人才的充分利用。 

教育是人才紅利的基礎

從當下的晶片短缺問題反映出,發展經濟絕不是加大投資那麼簡單,最核心的力量還是人才。人才問題説到底就是教育問題,唯有做好基礎教育,才能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後備人才,提供永續動力。華為公司創始人、總裁任正非曾建議,我國應加大在基礎教育和基礎研究的投入。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提到,要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深化教育改革,實施教育提質擴容工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國際上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7.4年。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署對146個國家1950年-2010年的相關數據分析發現,每人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由此轉化而來的經濟總量至少增加2%;世界銀行相關研究也表明,勞動力每人平均受教育時間每增加1年,國內生産總值就會增加9%。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共帶來10份提案,其中5份重點關切教育,包括完善基礎教育保障體系、建立國家英才教育體系、建設國家線上教育資源平臺、加強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建設和支援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發展等。

基礎教育已經受到了廣泛重視。2021年我國已經推出了“雙減”“家庭教育”“教師法”等多項重大舉措,促進基礎教育的生態發生重大變化。

3月17日,《北京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新聞發佈會召開,提出實施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想像力,增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個性化發展。

如果説基礎教育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那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培育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是推進我國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必然要求。我國玻璃大王曹德旺對此有著切膚而深刻的理解。福耀集團每年在全球都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但往往面臨招工難的窘境。為克服這一窘境,曹德旺投資籌建福耀科技大學,學校辦學規模3000至5000人,在全國範圍內招收優秀的本科畢業生,開展研究生階段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解決我國當前應用型、研究型人才斷檔問題。

製造業大省廣東以“職教城”建設成建制培育職業人才。經過10多年規劃建設,省職教城內現已聚集了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等10所高校、超12萬學生。各院校瞄準産業需求,深化産教融合,提升人才培養品質。每年為珠三角地區和全省培養輸送約4萬名高技能人才,提供20萬個培訓崗位。

作為勞務人口大省,河南省開展“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工程,推動勞動者技能就業、技能增收,加快實現人口數量紅利向素質紅利轉變。該工程提出到2025年,全省持證人員總量達3000萬,基本建成全國技能人才高地,到2035年,從業人員基本實現“人人持證”,實現“技能河南”目標。 

搭建平臺盡其才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無論是轉變發展方式還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都要靠人才、靠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

浙江省已經打響“創業就業在浙江”品牌,大學生創業可貸款10萬到50萬,如果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的由政府代償,貸款10萬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償80%。大學生從事家政、養老和現代農業創業,政府給予10萬元的創業補貼,從事該領域工作,政府連續三年給予每人每年1萬的就業補貼。外地大學生到浙江實習的,當地提供生活補貼。對家庭困難的畢業生,發放每人3000元的求職創業補貼。

各地“築巢引鳳”的引才措施更是層出不窮。煙臺開發區啟動“八角灣優才計劃”,面向全球招引優秀人才,截至目前吸引集聚各類高層次人才近2萬人;在全省率先成立專門的人才集團——煙臺業達國際人才集團;啟動“人才業達”雲服務系統,讓人才“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多項優質服務。成都市通過“招才、引才、育才、敬才、留才、禮才”六大功能平臺産品,搭建人才政策體系,以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天府之國”、移民城市等城市名片深化天地廣闊、舒適宜居、開放包容等城市特質,吸引人才進駐。馬鞍山市大力實施人才興市戰略,明確了2025年、2030年、2035年三個關鍵時間節點的人才工作目標任務,著力構建以“詩城英才”政策體系和“登高”計劃推進體系相互銜接的人才發展新格局,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設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領頭羊廣東省在全國31個省市區當中老齡化程度倒數第六。發達的經濟對青年人的虹吸效應讓廣東省可以實現人口紅利和人才紅利通吃。人口紅利持續,既體現了珠三角經濟活躍對人才的吸引力,也體現了大灣區近年來的人才戰略的成效。據統計,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是人才政策最豐富、具體的區域。

綜上所述,我國抓住了人口紅利的機會,促進了中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由“製造弱國”轉變為“製造大國”;抓住人才紅利的機會,將繼續推動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人口紅利”轉換為“人才紅利”,需要圍繞培養更多的人才、留住更多的人才、吸引更多的人才、用好更多人才全面打造“培、留、引、用”人才服務全鏈條,多方面實施人才發展系統工程,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援。

(責任編輯:園區投稿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