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普及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才能“兩翼齊飛”

時間:2022-03-22來源 : 科技日報作者 : 趙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這一論斷深刻詮釋了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二者之間相輔相成的辯證關係,同時也為新時代科學普及工作指明瞭方向。構建新時代創新發展“兩翼齊飛”新格局,亟須尊重規律,因勢因能不斷融合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的價值鏈條,強化創新發展“兩翼”之間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堅持一盤棋謀劃,使我國高品質發展邁出新的更大步伐。

科學普及呈現出新的時代特徵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深入發展,科技創新的廣度、深度、速度、精度不斷拓展提升,也給科學普及帶來新的時代要求。

一是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前所未有,科學普及的內涵外延深度拓展。科學技術的成熟性與經濟的有效性、社會的需求已基本融為一體。科學技術背後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倫理、科學規範、價值體系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觀念以及生活的態度、方式。新技術的擴散和應用,既已成為科學普及的重要手段,同時也已成為科學普及的重要外延。

二是科技實力成為大國博弈的關鍵,科學普及軟實力作用日益凸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國際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科學普及在提升全球科學共識、應對全球性挑戰、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的作用日趨重要。在國際科技合作中創造新機遇,在國際競爭中建立新優勢,在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做出新貢獻,迫切需要在努力提高科技創新硬實力的同時,同步提升科學普及作為科技創新的軟實力作用。

三是大量科技問題成為公共議題,科學普及促進科技與社會良性互動。科技在迅猛發展的同時,帶來一些環境、資源、資訊等方面的新問題,乃至帶來轉基因、空氣污染等方面新的倫理和道德問題。同時,隨著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涉及社會民生等的重大科技熱點事件進一步呈現出資訊化、公眾化、複雜化等傳播特徵。消除科技發展負面效應越來越需要科學普及的全鏈條介入,越來越需要科學共同體、政府組織、媒體、公眾等多主體互動。

與科技創新“四維融合”聯動協調

新時代下的科學普及亟須打破傳統的傳播概念體系和路徑,明確在理念、主體、功能、演化等方面對國家創新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更緊密地融入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敘事體系,重點在戰略耦合、體系聚合、主體匯合、資源整合四個維度上有所突破,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

一是推進戰略耦合。將科學普及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等國家戰略動態耦合,共同構築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發展格局。通過發展以全領域行動、全地域覆蓋、全媒體傳播、全民參與共用以及科普受眾定位精準、科普內容定位精準、科普活動定位精準等為特徵的新科普,補齊科普短板,加快提升軟實力,開創我國創新發展“兩翼齊飛”的新局面。

二是推進體系聚合。將科技創新體系、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科技普及傳播體系等多尺度聚合,著力解決科研與科普之間、教育與科普之間的不協調。首先,推進科學普及體系與科技創新體系聚合。圍繞創新鏈部署科普鏈、傳播鏈,把科學普及鏈和科技傳播鏈往前移、往後伸,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實現科普內容的高級化,前端激發創意,中端宣傳創新,後端服務創業。同時,推進科學普及體系與科技成果轉化體系聚合。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個維度是轉化成現實層面的物質産品,形成高新技術産業,塑造硬實力;另一個維度是轉化成精神層面的創新文化,形成軟實力。要大力發展科普産業,構建科普産業和科普事業共同全面發展的格局。

三是推進主體匯合。創新組織模式,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有序社會發揮合力作用,形成政府引導、各類科技創新主體發揮所長積極參與的科普新格局。創新政府主導的傳統科普工作組織模式,提升科普工作的社會化程度,調動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各類科技創新主體從事科普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鼓勵科普主體依託事業單位、學會、協會等各類組織,結合其科普工作的性質建立不同類別的科普聯盟,發揮聯盟的網路化協作樞紐作用,加強不同主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用資源或平臺。

四是推進資源整合。應用科技創新技術拓展科普手段,豐富科普形式,加大包括傳統科普資源和新經濟時代下的新型科普資源在內的各類科普資源的整合與開發。以科技創新手段推動科學普及,大力推進“網際網路+科普”新技術、新形式的運用,拓展科學技術普及廣度、深度、速度、精度;大力應用VR、AR、MR等技術,增強科普參與、互動、體驗效果。同時,加強科普資訊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新一代資訊技術與科技教育、科普活動融合發展,實現科普理念、科普內容、傳播方式、運作運營機制等服務模式的不斷創新。

(責任編輯:王鳳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