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雙百科技支撐行動 寧夏以創新求突圍

時間:2022-03-18來源 : 科技日報作者 : 王迎霞

到2025年,寧夏力爭累計實施400項左右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項目,全區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60億元,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100億元支援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

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推進重點産業提升質效,關鍵在科技創新。然而對於地處西北內陸的寧夏來説,“弱”在基礎、“短”在主體、“缺”在人才、“差”在生態,這些都是難啃的骨頭。

先天不足,後天來補。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建設進程中,寧夏2022年正式啟動“雙百科技支撐行動”,即“十四五”時期每年組織實施重大關鍵技術攻關項目100項、轉化應用重大科技成果100項,促進科技與經濟更加緊密對接。

一個助力創新主體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打造高水準科技成果、構建高水準産業創新體系的藍圖,翻開嶄新一頁。

一個是基礎,一個是目標

“企業一定要堅持創新引領戰略。這條路我們找對了,也走對了,未來更要鍥而不捨地走下去。”發言的人叫王小牛,是寧夏小牛自動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兼董事長。

2018年,該公司進入光伏行業,在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圍繞光伏組件自動化生産需要成功研發一批適應組件自動化生産的串焊機、排版機等産品,打破了光伏組件生産製造自動化設備依賴進口的局面,公司營業利潤從2.02億元增長到5.94億元。

1月18日召開的寧夏2022年科技工作會議上,王小牛講述了企業近幾年通過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快速發展的切身感受,並稱“這是最有價值的經驗分享”。

“雙百科技支撐行動”就是要鼓勵和支援一批這樣有闖勁的企業駛向創新藍海。

根據實施方案,在“百項重大關鍵技術攻關行動”中,“十四五”時期每年組織實施100項左右重大關鍵技術攻關項目,累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500項以上;全區規模以上有研發活動企業佔比達到45%,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00家;企業創新聯合體總數達到30家。

按照分類指導、重點突破的要求,寧夏將聚焦新型工業、現代農業、生態保護、民生保障4個重點方向18個具體領域的關鍵技術瓶頸問題開展技術攻關。

而為解決當前科技創新中存在的重研發、輕轉化問題,寧夏也緊扣高品質發展要求制定了《“百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行動”實施方案》,將在“十四五”時期每年引進轉化100項重大科技成果,加快科技成果擴散、流動、共用、應用,加速向現實生産力轉化。

到2025年,寧夏力爭累計實施400項左右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項目,全區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60億元,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100億元支援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推動建設30家以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基地和中試基地,培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企業50家以上。

“這其中,‘百項重大關鍵技術攻關行動’是基礎、是支撐,‘百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行動’是結果、是目標。”寧夏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郭秉晨指出。

直面挑戰,推動創新加速發展

2022年,在科技系統的努力下,寧夏全社會R&D強度達到1.52%,排名全國第19、西北第2;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25億元,增長11.7%,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長超過20%,有研發活動的規上工業企業首次超過400家。

儘管成績單比較漂亮,科技工作者依然壓力重重,癥結在於寧夏整體創新意識薄弱,科技創新力量不足,創新活力仍需激發。

全自治區66%的規上工業企業還沒有研發活動,大中型工業企業建有研發機構的只有大約40%;研發人員2.1萬,每萬人中的數量僅為全國平均水準的一半;科技仲介結構數量較少、水準不高,科技金融作用發揮不夠,高品質科技成果供給不足,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動力還沒有充分釋放……

而當前,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正處於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倚能倚重特徵仍然突出,大部分産業還處於産業鏈前端、價值鏈低端。特別是“雙碳”“雙控”任務十分艱巨,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生態保護要求矛盾十分突出,以創新求突圍,時不我待。

“全區科技系統必須深刻認識問題、直面困難挑戰,推動科技創新加速發展。”郭秉晨説。

危中有機,唯創新者勝。寧夏此次對各類創新主體的支援力度也是空前。

一方面,推行企業科技項目“前引導+後支援”和重大項目“揭榜挂帥”機制,探索“賽馬制”“軍令狀制”等新的資源配置方式,試點由企業創新聯合體承擔科研攻關任務。優化東西部科技合作項目的資金分配、資源共用及協同創新機制,探索研發代工能新的合作模式,引導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與此同時,通過項目支援、貸款貼息等多種方式,支援各類創新主體積極承擔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科技部門將繼續組織實施縣域科技成果引進示範項目,以261個移民村為重點,組織科技特派員、鄉村振興指導員深入基層組團服務,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為人才打造軟硬“雙環境”

沒有落後的産業,只有落後的企業,幹事創業,關鍵在人。

“我們把卓越的績效管理體系引入研發管理,使研發活動和人員績效能夠量化考核,薪酬逐漸由‘按勞分配’轉向‘按知分配’,在企業內部營造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濃厚氛圍。”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魏曉明説。

2021年4月3日,這家企業成功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成為中國蛋雞行業第一股,也是寧夏首個創業板上市公司。

魏曉明的理念,令與會企業家眼前一亮。而充分調動創新主體的積極性,也是“雙百科技支撐行動”匯聚創新要素、提升創新效能的精髓。

寧夏科技廳將以落實中央及自治區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全面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啟動實施傑出科技人才培養計劃,加強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培養;修訂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管理辦法,推進人才、平臺、項目等創新要素一體化佈局;改革科技人才評價制度,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和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分類評價體系……系列改革要奮力破除那些束縛人才的“柵欄”和“圍墻”。

更磅薄的力量在於發自內心地尋求改變和突破。

寧夏將緊緊抓住企業家這個創新的決策者、組織者、推動者,把為其培育增強創新精神當作一項重要任務和常態化工作常抓不懈。各市縣區組織開展企業家精神培訓的情況,也將作為評價縣域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內容。

2月22日、23日,吳忠市科技局和石嘴山市科技局分別舉辦了本地區今年第一期企業家創新精神培育培訓班;25日,自治區第二期科技政策宣貫線上培訓全面展開。

這種線上線下、區內區外、培訓考察相結合的培訓方式,今年將持續大規模推廣。“特別是利用好第一季度的時間,實現創新政策、創新方法、創新服務對園區和企業‘全覆蓋’,引導和幫助企業家充分認清創新緊迫形勢、掌握基本創新方法、增強創新發展能力,逐步把企業打造成強大的創新主體。”自治區生産力促進中心主任趙功強介紹道。

企業強,産業強,經濟強。在科技自立自強的硬核支撐下,寧夏蓄力前行。

(責任編輯:王鳳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