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器械出口逆勢破局

時間:2021-09-29來源 : 國際商報作者 : 湯 莉

原標題:傳統市場繼續穩固新興市場産品亮眼 中國醫療器械出口逆勢破局

今年以來,主要受國際市場對中國生産的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等防疫物資需求的下降影響,中國醫療器械産品出口在上半年呈現同比下降。但同時,檢測試劑出口增勢表現穩定,印度疫情促使制氧機出口激增,傳統醫療器械産品出口逐步恢復,中國醫療器械産品的出口增速和産品結構正不斷回歸理性。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醫療器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受益於産業和國際市場競爭優勢的提升,醫療器械在中國醫療産品出口中的地位愈發重要,其國際市場拓展繼續保持在歐美等傳統市場的優勢,且對“一帶一路”沿線等新興市場的開拓也可圈可點。

出口占比有突破

據醫保商會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額為615億美元,同比下降23.86%。其中,出口443.88億美元,同比下降31.32%;進口171.16億美元,同比增長5.96%。

隨著各國本土製造業的恢復,國際市場對中國産品的需求有所降溫。以口罩、防護服為代表的醫用敷料出口波動較大,出口額為96.92億美元,同比下降75.05%;與疫情相關的影像診療設備出口也略有下降。

但整體看,醫療器械出口依然保持了健康發展態勢。據醫保商會醫療器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醫療器械在中國醫藥産品出口中的佔比達53.53%,“打破了西藥類産品出口長期佔據醫藥産品出口半壁江山的局面”。

從出口市場看,對美國、德國、英國和日本市場的出口占總出口額的49.09%,美國依然位列出口市場的首位。印度、俄羅斯、越南等新興市場也是中國醫療器械出口的重要區域。上半年,中國對這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醫療器械141.37億美元,出口占比達31.8%。

優勢産品亮點多

在各類産品中,體外診斷産品的出口增長最為顯著。“在抗疫過程中,我國體外診斷企業積極開拓全球業務,出口呈井噴式增長,新冠抗體、抗原、核酸等檢測試劑受到全球市場的青睞,檢測試劑企業業績整體向好。”上述負責人介紹道,新冠試劑在疫情下成為拉動中國醫療器械出口增速的主要産品。

醫保商會按主要診斷試劑HS編碼三類(38220010、30021500、38220090)的數據統計,上半年中國主要診斷試劑出口79.09億美元,同比增長288%,出口市場集中在德國、英國、奧地利等對自行檢測類試劑産品特殊授權的歐洲國家。

疫情下,全球“宅經濟”快速發展,具有傳統出口優勢的按摩保健器具出口逆勢增長強勁。據醫保商會統計,上半年中國按摩保健器具出口29.60億美元,同比增長86.77%,共出口200個國家和地區,基本覆蓋了全球市場。在美國、德國、南韓、日本和英國對健康保健器具的強勁需求支撐下,全年出口有望達50億美元。如中國按摩椅的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上半年出口金額為8.95億美元,同比增長達114.42%;出口價格也同比增長21.49%。

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的報告顯示,全球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845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96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6%。出海佈局對推動中國體外診斷産業結構升級、提升行業競爭力和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需要注意的是,全球體外診斷市場分佈並不均衡。”上述醫保商會負責人表示,美國、西歐、日本等發達經濟體佔據著體外診斷市場的主要份額,其全球體外診斷市場份額佔比分別為44%、21.08%和9%,合計佔全球體外診斷市場的74.08%。但由於發達國家市場已相對穩定成熟,增速呈現放緩態勢。反觀發展中國家,作為新興産業的體外診斷基數小、增速高,以印度、拉美等為代表的體外診斷市場增速將會保持在15%~20%,成為中國企業海外市場增量的主戰場。

他還提示,儘管國際市場蛋糕不斷做大,但儘快鋪設海外行銷渠道、加大本地化推廣力度已經成為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首要任務。

(責任編輯:園區投稿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