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病更有“醫”靠——南寧市政協為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準獻策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醫療衛生服務工作,全力推動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近日,市政協圍繞“補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短板讓群眾在家門口能看好病”開展專題調研,為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準建言獻策,不斷用“健康南寧”成色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
今年,市政協成立專題考察組,到區外多個城市考察取經,多次召開調研座談會,充分聽取各方的意見和建議,廣泛收集相關資料,從如何擴容下沉優質醫療資源、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能力、完善基層保障激勵機制4個方面提出了27條建議,形成了高品質調研成果。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委員們認為,要充分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形成上下聯動、優勢互補、資源共用的運作機制,逐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醫療品質。
委員們建議,要強化基層醫療支援行動,建立鄉鎮衛生院與上級支援醫院、村衛生室縱向貫通的協同工作機制。由城市三級醫院到縣和鄉,縣區級醫院到鄉和村,定期開展疾病診療、健康宣教和醫務人員培訓等巡迴醫療工作。此外,還要積極開展農村地區院前急救網路急救站點品質控制工作。
“建議加快推進我市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方便群眾在家門口就醫。”市政協常委林健燕提出,要推動資源整合共用,構建分級診療服務新格局;完善集團內雙向轉診機制,在已建立的雙向轉診綠色通道的基礎上,制定不同級別醫療機構間上下轉診的具體標準、規範和流程;完善診療管理一體化服務,實施“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基層治療”模式。
促進“三醫”聯動協同治理
醫療、醫保、醫藥密不可分。在調研中,深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協同是市政協委員關注的重點。
為加快促進“三醫”聯動協同治理,市政協委員郭敬鋒建議,要積極構建“1+1+N”“三醫”聯動管理體制,推動“三醫”聯動工作由市級層面向縣(市、區)鄉鎮、村全覆蓋;建立全鏈條“三醫”聯動協同治理監管機制;加快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打包支付”與按病組(DRG)付費並行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完善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區域內“醫保資金總額付費、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責任共擔、激勵約束機制。
市政協委員謝月萍建議,要增加基本藥物品種數量,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礎上,結合南寧市疾病譜和診療需求,持續調整完善南寧市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並動態更新發佈。同時,加強上下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並同質化,通過調整門診診查費的價格、醫保的差異化待遇杠桿,引導患者就醫下沉,切實解決藥品缺少和服務價高“痛點”。
“要建立強有力的‘三醫’聯動監管懲戒工作機制,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保障人民健康能力。”張大海委員提出,要探索建立“三醫”聯動監管微信群或資訊平臺,實現跨部門資訊共用,做到資訊互通、結果互認。要將違反法律法規、受到行政處罰或被追究刑事責任的藥械企業和醫療機構列為聯合懲戒對象。此外,要完善投訴舉報處理和通報機制,對投訴舉報線索及時核查處理。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近年來,南寧市高度重視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採取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優質服務基層行、全科醫生崗位培訓等措施,有效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要積極推行‘三師共管’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以‘慢病先行’和‘三師管理’促使優質醫療資源和患者向基層‘雙下沉’,建立一套柔性引導、‘患者願意去、基層接得住、醫院舍得放’的制度。”市政協常委陳紅丹建議。
市政協常委易蕾建議,基層醫院要提升中醫常見病慢性病診治能力,增強老年病科、中醫骨科、康復和針灸等特色專科服務能力,逐步形成鄉鎮中西醫治療特色中心,通過中醫特色優勢培養帶動人才、留住人才,留住病人。
“數字資訊化技術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中應用,可以有效提升服務效率和品質,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市政協常委范恒君建議,積極開展遠端治療,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推行“先診療、後結算”一站式服務、點對點送藥到府和慢病管理服務等網際網路“醫+藥+健康管理”服務,不斷提升群眾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認可。
在完善基層保障激勵機制中,人才如何激勵?委員們建議,通過科學設崗、優化人員結構等措施加大對基層衛生人才的培養力度,制定並完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激勵政策。同時,暢通職稱評聘通道,對基層醫務人員實行獨立第三方評審制度,即評即聘。
醫改一小步,民生一大步。市政協委員將繼續通過提案、民主監督、大會發言、社情民意資訊等形式持續為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準建言獻策,促進基層醫療衛生體系高品質發展,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記者 莫嵐遠 李良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