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馬山縣:深耕非遺保護 弘揚優秀文化

發佈時間: 2024-10-09 |來源: 南寧日報 |作者: 綜合 |責任編輯: 李鑫


近日,被譽為“中國會鼓之鄉”的馬山縣舉辦了一場壯族會鼓爭霸賽。比賽分為小學組、中學組和成人組,全縣28支會鼓隊伍齊聚一堂,競相展示非遺風采。


比賽現場,朝氣蓬勃的面孔格外引人注目。在節目表演《壯族古韻·盛世華章》中,馬山縣白山鎮大同小學的孩子們敲鼓力度與節奏感不遜於大人,每一次擊打都充滿力量與激情。馬山縣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帶來的《鼓韻載夢》讓人眼前一亮,孩子們小小的身影敲出了大大的氣魄,仿佛每一個鼓點都承載著夢想與希望。馬山縣百龍灘鎮初級中學學生們帶來的《壯鄉會鼓慶豐收》,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節奏,都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嚮往……


激烈的比賽、精彩的演繹,贏得了觀眾和評委的陣陣掌聲。上林縣文化館館長、本次會鼓比賽的評委張寶稱讚道:“從會鼓表演中,我們看到了馬山人民的精神與力量,也看到了馬山積極推動會鼓進校園的成效。”


在眾多的鼓手中,一個身著藍色民族服飾的小男孩敲起鼓來大起大落,尤為顯眼。他就是馬山縣白山鎮電白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羅駿。“壯族會鼓是馬山縣標誌性的優秀民族特色文化代表,我要好好學、好好傳承下去。”羅駿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壯族會鼓的熱愛。羅駿從三年級開始學習打鼓,如今學校會鼓社團每週一節的會鼓課總是讓他充滿期待。


“我們因地制宜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組建了會鼓、扁擔舞、民歌等不同門類的學生社團,讓孩子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電白小學帶隊教師韋茂新説。


壯族會鼓,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在馬山縣得到了很好的傳承與發展,如今常出現在壯族民間節日、慶典、大型文體活動和競賽項目中。


近年來,馬山壯族會鼓逐漸從小山村走向大舞臺。一幕幕震撼人心的表演中,不僅有中老年鼓手的穩健身影,更有年輕稚氣面孔的活力注入。這得益於馬山縣積極推動非遺進校園的有力舉措。


2007年起,馬山縣開啟非遺進校園活動,精心挑選基礎紮實、輻射力強的中小學校作為試點。截至目前,馬山縣已有22所學校成為馬山民族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試點學校,2000多名中小學生成為鼓手、三聲部民歌手和打扁擔舞學生,為馬山非遺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馬山縣還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藝術學院等高等院校,傳授相關技藝知識,培養了300多名大學生非遺傳承人,為馬山非遺的傳承和發展儲備了人才。


為深入挖掘和研究馬山民俗文化內涵,馬山縣組織文化專家編寫了《馬山民歌(第一集)》等理論教材。這些教材不僅為後續的教育和傳承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還壯大了民間藝術的年輕受眾群體。2013年以來,馬山縣組織專家團隊對非遺進行挖掘和整理,並創作了多個以壯族三聲部民歌、壯族會鼓、壯族打扁擔為主題的精品節目。這些節目通過專業創作和表演,將馬山非遺傳承推向了新的高度,讓更多人領略到馬山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記者 賓藝苑 實習生 胡梁文靜 韋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