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網友看南寧”——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主題活動舉行 探尋“幸福密碼” 共創美好家園
在南寧市新興民族學校,學生們以一曲《迎客歌》熱烈歡迎網友們的到來。記者 葉子榕 攝
9月20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由中共南寧市委網信辦主辦,南寧市網際網路輿情中心、南寧新聞網承辦的2024年“網友看南寧”——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主題活動順利舉行。
當天,多家媒體記者、網路自媒體人以及網友共40余人先後走進南寧市新興民族學校、廣西民族博物館、良慶區蟠龍社區,感受南寧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新成就,探尋南寧市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創美好家園的“幸福密碼”。
走進學校:體驗民族特色活動
“哎——門前喜鵲叫喳喳(咧)叫(呀)叫喳喳,今天貴客到(呀)到我家,沒有什麼來(呀)來招待,唱首山歌當(呀)當熱茶。”走進南寧市新興民族學校,學生們以一曲《迎客歌》歡迎網友們的到來。
在學校銅鼓廣場,網友與學生一起感受了打陀螺的樂趣;在操場上,網友與師生一同體驗了“中國龍”“高桿繡球”等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魅力;在“那文化”實踐基地和“壯鄉百草園”科普實驗基地,學生們的耕作成果呈現眼前……在南寧市新興民族學校校長吳鴻麗的帶領下,網友們深入參觀了學校的景觀建設和校史文化展,沉浸式體驗學校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族教育特色活動。
“從醒目的宣傳標語到校園中的每一處建築景觀,濃厚的民族團結教育氛圍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與學生一起體驗了打陀螺的網友蒙文利認為,學校豐富的文體活動不僅對學生身心大有裨益,也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
據介紹,南寧市新興民族學校是一所極具民族特色的九年一貫制學校。這所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學校一直致力於以獨特的視角發掘廣西特色民族文化元素,並融入日常教學活動。同時,該校還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校園景觀建設,讓校園中的每一座建築、每一處景點都成為民族教育的課堂、民族文化的表達、民族教育思想的傳遞。
探訪博物館:領略燦爛民族文化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所學校。廣西民族博物館是一座民族文化專題博物館,是廣西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機構。
邕江之畔,網友們走進廣西民族博物館,參觀廣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歷史文化展。壯族古壯字歌本、京族喃字經書、毛南族土俗字經書……各民族的文字古籍靜靜陳列在展櫃中,散發出厚重的歷史韻味。
據了解,廣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歷史文化展分為“共辟遼闊疆域”“共書悠久歷史”“共創燦爛文化”“共育偉大民族精神”四大部分,展出的295件(套)文物穿越歲月長河,生動展示了廣西各民族為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參觀了廣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歷史文化展後,我們更深刻感受到了各族群眾是如何共同生活在八桂大地、如何團結一致共同建設壯美廣西的。”網友魯冀邕表示,在這裡可以直觀地了解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脈絡和文化精髓,進一步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參觀社區:感受民族團結力量
走進良慶區蟠龍社區,文體活動室傳來悅耳的歌聲,社區居民歡聚一堂,以歌傳情、以歌會友,其樂融融。在廣西,多民族聚居社區並不鮮見,蟠龍社區就是其中之一。
蟠龍社區居住著漢族、壯族、瑤族、仫佬族等15個民族居民,常住人口約2.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8000人。多年來,蟠龍社區創新工作機制,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活動,促進各族群眾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參觀蟠龍社區後,網友蘇厚恩説:“社區通過舉辦唱歌、跳舞、書法以及親子閱讀等活動,促進各民族群眾和睦相處、團結互助,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濃厚氛圍。”
為打造和諧幸福社區,蟠龍社區圍繞“蟠暖鄰里一家親”社區品牌,促進各族群眾廣泛交往交流交融,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此外,蟠龍社區還探索“蟠點週末”黨建品牌建設,組織轄區黨員家庭每週六開展親子閱讀、民俗文化知識互動等活動,促進家庭和諧,讓更多居民凝聚在社區黨組織周圍,共同參與社區共建共治共用。
(記者 郭少東 實習生 楊茜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