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産業向新 才聚邕城——南寧市加快建設面向東盟的國際人才高地

發佈時間: 2024-09-12 |來源: 南寧日報 |作者: 綜合 |責任編輯: 李鑫

9月12日上午,第七屆中國·南寧海(境)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將在南寧舉行決賽,共有來自英國、荷蘭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50個項目同場競技。

舉辦海(境)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是南寧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渠道之一,也是即將於9月13日開幕的南寧·東盟人才交流活動月的重頭戲之一。近年來,南寧市以建設面向東盟的國際人才高地為抓手,深入實施人才“雙23條”等政策,打造南寧·東盟人才交流活動月等引才引智活動平臺,大力集聚海內外英才,讓各類人才在南寧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時代任務中各展其才、各盡其用。

緊盯創新最關鍵壯大“幹”的舞臺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搭其臺而用之。如何讓英雄有用武之地?南寧的答案是:搭平臺、用人才、強科創,為各類人才施展才華“搭臺架梯”,讓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從“書架”走上“貨架”。

2022年,南寧市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共建桂電南寧研究院,旨在為南寧的電子資訊産業培養輸送緊缺人才。

“桂電南寧研究院充分發揮平臺帶動作用,整建制引進了百餘名高層次人才和2300多名研究生到南寧,累計有81人獲認定為南寧市高層次人才,越來越多的老師有平臺、有機會來南寧開展産學研合作。”桂電南寧研究院産教融合工作負責人傅濤説。

傅濤作為桂電南寧研究院的一名專家教授,不僅帶學生、做科研,還積極對接和引薦桂電校友人才來邕落項目、出産品。

“這是我們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共同研發的系統,用於極早期火災隱患的監測預警。”在剛揭牌的廣西桂電技術服務中心,在外廣西籍傑出人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校友、深圳市查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利強向記者詳細介紹計劃在南寧推廣應用的産品。據悉,該産品可廣泛應用於電力、煤礦、新能源、軌道交通等多個行業。

早在2023年9月,潘利強受邀參加了在外廣西籍傑出人才回鄉交流活動,一路走一路看,他一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念頭在心頭激蕩,於是便與南寧這塊就業創業熱土結下不解之緣。

“我與桂電南寧研究院合作的項目,即將在南寧·東盟人才交流活動月上簽約落地南寧,預計很快就可以産業化並投入市場。”潘利強説,南寧具有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優勢,作為廣西人,他也想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南寧市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提出合作共建“113工程”,即建設1個桂電南寧研究院、1個廣西桂電技術服務中心,以及卓越工程師學院、中國—東盟應用技術學院、産教融合學院3個學院,建成後將為南寧市電子資訊等重點産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好的平臺載體,既是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引擎”,也是人才作用發揮的“大舞臺”。近年來,南寧緊扣“産業地圖”,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以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為抓手,建立起“産業立題、企業出題、政府選題、人才答題、科技解題”的協同機制。目前,全市新型産業技術研究機構總數達26家,在本地組建規模超過600人的高水準研發團隊;其中國家級人才15名,累計轉化成果百餘項,實現營收16.86億元。

緊盯開放最緊要邁開“改”的步伐

對外開放,必須首先推進人的對外開放,特別是人才的對外開放。著眼于做活人才開放交流的“棋眼”,南寧市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以更加開放的視野、更加積極的政策、更加務實的活動,廣聚天下英才。

“以往我們都是去歐美等國家舉辦中國·南寧海(境)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預賽,今年我們首次在泰國、新加坡等東盟國家設置預賽站點。”市科技局科技人才與對外交流合作科科長班榕檉介紹,隨著南寧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的深入,我們與東盟國家的技術、人才交流需求也日益增長。

海創大賽預賽點的設置變化,正反映了南寧市人才工作“向海圖強、開放發展”的改革思路。經過多年的持續深耕和不斷升級,海創大賽累計吸引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790個項目報名參賽,共評出246個獲獎項目,促成37個項目及其人才團隊落戶南寧。

這是南寧做好應變求變文章,壯大“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的一個縮影。

除了拓寬延攬人才的視野,南寧市還在創新人才認定標準、擴大認定範圍上找準“小切口”、力求“深突破”。

不久前,廣西林科院高級工程師鄧小軍作為區直駐邕單位的人才,因符合新修訂《南寧市高層次人才認定參考目錄》中新增設的認定標準,成功申請獲評南寧市C類高層次人才,並享受到南寧市相應的高層次人才政策和服務保障。鄧小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感嘆道:“更加符合産業需求的高層次人才體系,以科研成就、實際貢獻和市場認可為依據的人才評價導向,讓我們看到了南寧市在引才聚智上的良苦用心。”

南寧市人才政策向中直、區直駐邕企事業單位、機構(組織)的人才有序開放的做法,讓鄧小軍等中直、區直駐邕單位人才與首府南寧有了更緊密的聯繫,也更堅定了他們紮根南寧、讓更多科研成果在邕城生根發芽的信心和決心。

正是秉持海聚八方英才的理念,南寧市的人才吸引力、競爭力持續增強。據統計,南寧市累計認定高層次人才7290人,連續多年新增集聚來邕留邕就業發展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超10萬人,其中2023年突破15萬人、創歷史新高。

緊盯産業最急需佈局“才”的鏈條

産業是人才聚集的重要載體,人才是産業發展的強勁支撐。

電子資訊産業是我市培育和發展的重點産業之一。去年10月,南京初芯積體電路有限公司更名為“南寧初芯積體電路設計有限公司”,標誌著這傢具有先進技術的國産化顯示晶片設計公司總部正式落戶南寧,將與同樣落戶五象新區的廣西華芯振邦半導體有限公司形成協同效應,助力首府佈局構建電子資訊産業生態圈。

“把總部搬到南寧來,是因為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南寧對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的支援力度和對相關領域人才的求賢若渴。”公司研發副總經理萬波告訴記者,公司還與在邕高校或科研機構成立産教融合基地,開展産學研合作,共同培養一批高素質的電子資訊産業人才。

作為該企業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萬波主持完成南寧市新型顯示驅動晶片技術創新中心的組建,並帶領團隊申報2024年南寧市“邕江計劃”創新領軍人才團隊專項,經評審獲得100萬元項目資助。“我們團隊研發的項目將填補南寧市在顯示晶片設計領域的空白,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聚集形成完整的顯示晶片産業鏈條。”萬波對於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産業所需所急就是人才工作所向所為。南寧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南寧市圍繞産業鏈佈局人才鏈,深入實施人才支撐重點産業發展“一産一策”,為産業發展“量身定制”急需緊缺人才的引育措施。特別是近期正抓緊制定電子資訊産業人才隊伍建設“一産一策”,以“幹貨”“實招”助力電子資訊産業發展。

針對數字經濟對技能人才需求的新形勢新變化,南寧市人社局主動聯合華為公司,試點推出數字技能人才在南寧探索“一培雙證”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為符合條件的學員同時頒發“資訊通信網路機務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華為認證的“5G方向職業認證工程師HCIA證書”,助力建設中國—東盟跨境産業合作人才鏈。

如今,一家家高新技術企業雲集綠城、一位位高端人才帶著項目來邕創業、一個個産教融合基地掛牌成立……南寧以人才“活水”驅動産業發展“活力”,産才融合的強勁“引擎”,激活了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

緊盯人才最渴盼提供“家”的溫暖

人才服務好不好,人才最有發言權。“融入這座城市後,我有了家的感覺。從黑龍江來到南寧已有3年,我當初之所以選擇南寧,就是看好這裡的人才政策和宜居環境。”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人工智慧技術學院副院長、南寧市A類高層次人才張澤民説,南寧不僅滿足了人才對事業的需求和規劃,還在協調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了實實在在的關心和幫助。2021年來到南寧後,他從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感受到南寧對引育人才的滿滿誠意,無形中增強了他為南寧發展建設獻智出力的責任感。

南寧人才服務到底有多暖心?一組數據道出了南寧開門迎賢的熱忱:積極兌現購房補貼和生活補助,2024年1至5月,市本級為76戶高層次人才家庭發放購房補貼共849萬元,為448名青年人才發放生活補助共962萬元;幫助來邕求職的畢業生解決住宿問題,拓展打造110個青年人才驛站,覆蓋所有縣(市、區),可同時提供房間3000余個;成立高層次人才服務聯盟,推出首期12個類別、32個具體事項的高層次人才生活服務清單。

南寧將惜才、愛才的理念融進了城市基因,持續推出一系列真金白銀、真心實意的暖心舉措,讓人才在南寧這片創業熱土上有用武之地、無後顧之憂,為助力首府高品質發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動能。

(記者 韋靜 余秋蘭 實習生 區瑩瑩 黃錚 甘雨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