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悟空”看南寧本土文化如何“出圈”
《黑神話:悟空》全球上線,點燃遊戲玩家的熱情。記者 陳麒元 攝
萬眾期待,上線當天即售出450萬份;熱度不減,有關詞條頻頻登上熱搜;好評如潮,吸引全球超1000萬人“徜徉”西遊世界……近日,《黑神話:悟空》“實力出圈”,不僅遊戲本身獲得市場認可,玩家討論度高,而且根植于遊戲的文化內涵掀起了“歷史熱”“旅遊熱”“建築熱”。
人們為何熱衷傳播、分享這款遊戲?遊戲“破圈出海”對南寧本土文化傳播有哪些啟發?
體驗與滿足 “朋友圈”成為“話題區”
從8月20日開始,《黑神話:悟空》的推文、圖片、視頻佔據了多數人的社交媒體和網路頁面。
《黑神話:悟空》是國産首款“3A”大作,〔即花費“Alotofmoney(大量的金錢)”“Alotofresources(大量的資源)”及“Alotoftime(大量的時間)”製作而成〕,其研發耗時7年之久。
雖然還有很多人不了解這款遊戲,但對家喻戶曉的“悟空”二字卻十分熟悉:滿面毛、雷公嘴,頭戴金箍,腰係虎皮裙,手持金箍棒,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我從小就有一個齊天大聖的夢。”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韋英磊表示,孫悟空是中國孩子的“夢中情猴”,與國外遊戲作品描繪的世界觀不同,把中國經典小説《西遊記》搬入遊戲場景,將不少中國玩家的期待值拉滿。“我和舍友都購買了這款遊戲,還在朋友圈分享遊戲截圖。”韋英磊説。
或上傳遊戲體驗內容,希望“秀”操作、尋點讚;或轉發新聞評論,嘗試找“猴友”、起話題……無論是貼吧、論壇等網路社群,還是抖音、朋友圈等社交平臺,《黑神話:悟空》成為當之無愧的“流量密碼”。
“為什麼在朋友圈分享這款遊戲?”記者問遊戲愛好者。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譚子成毫不猶豫地説出“自豪感”三個字:“我會向別人推薦這款遊戲,無論是從動作設計還是故事情節都充滿了中國元素,對一名中國玩家來説,感覺很驕傲。”
採訪中,諸如此類回答不在少數。無論是被遊戲的本土IP、內容玩法、文化符號所吸引,還是渴望沉浸在網路狂歡熱潮裏,人們通過各自的方式參與遊戲討論,直至取得“真經”。
有的玩家謹慎看待這場網路狂歡。“《黑神話:悟空》上線後,很多遊戲小夥伴開始‘猴言猴語’起來,有的人用‘嗎嘍’來形容自己。”遊戲玩家潘立宇表示,“玩梗雖然有幽默感,但過度使用會讓人感覺不適。”
虛擬與現實 “新技術”賦能“大傳播”
2019年,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損毀嚴重,網友評論稱“卡西莫多失去了鐘樓”。經遊戲玩家提醒,人們在一款遊戲中再一次看到保存完整的這一名勝,通過3D建模,巴黎聖母院以另一種形式保存在虛擬世界中,供人們“觀賞”。
虛擬與現實的交織,在《黑神話:悟空》這款遊戲裏同樣存在。
“《黑神話:悟空》呈現出虛擬的西遊世界,將小説情景具象化,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現實的場景,包括建築、風光、裝備等,這款遊戲就是中國的宣傳片。”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電與新媒體系主任薛強認為,讓現實世界投射于虛擬,讓虛擬世界走進現實,是軟實力提升的一個重要體現。
行走南寧,這樣的“軟實力”成為近年來愈發凸顯的城市元素之一。在“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現場,市民可以借助720°VR全景視角一覽壯鄉之美;在南寧市融媒體中心、東葛路綠地中央廣場,3D裸眼大屏成為新打卡地;在南寧方特東盟神畫,南寧與東盟各國的城市風光通過數字技術一一呈現……
數智技術為城市創建了創新應用的新場景,新場景為拓展文化領域消費帶來新的增長點。
網路數據顯示,在8月20日《黑神話:悟空》發售當天,山西旅遊景點熱度就飆升了156%,其中雲岡石窟、應縣木塔和鸛雀樓等遊戲取景地成為熱門目的地,不少遊客正是通過遊戲認識了這些景區。
從現實走入虛擬,又從虛擬回到現實,虛擬與現實的邊界逐漸變得模糊,“分不清虛擬與現實”的擔憂與焦慮也不斷擴散。
薛強認為,資訊技術為人們打開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需要擔憂的是使用者而非技術本身。“過去,不少人把遊戲當作‘洪水猛獸’,其實遊戲是載體,技術是工具,讓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相融的目的,是希望‘科技向善’,讓創新技術更好地服務生活,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南寧有秀麗山水、有民族特色、有人文風情,這些元素如果能在虛擬世界中展現出來,那就增加了講好南寧故事的方式和平臺。”薛強表示,發揮遊戲的獨特優勢,吸引更多人到南寧來。
傳統與創新 “舊神話”延續“新生命”
“《黑神話:悟空》是一次中華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採訪中,玩過遊戲或觀看過視頻、直播的人都不約而同發出感慨。
無論是對《西遊記》原著的“精細咀嚼”,在角色塑造、劇情設計、戰鬥交互等方面蘊藏的創意與匠心,還是堅持對建築、彩塑、文物等瑰寶進行實景掃描,實現故事場景的真實還原;無論是對角色服飾、造型的細緻考究,將中華文化之美盡顯于角色舉手投足之間,還是將自身理解融入“西遊”概念,烹制出一道符合“東方口味”的精緻大餐,《黑神話:悟空》裏,處處可感中華文化的璀璨綻放。
“中華文化是一個恢宏整體,南寧傳統文化包含其中,我們想展示自己的文化,關鍵在於如何把南寧傳統文化的IP挖掘出來。”廣西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姚華認為,孫悟空代表了勇敢無畏、堅韌不屈的形象,容易引發情感和價值觀的集體共鳴,“我們要找到南寧傳統文化中能引發共鳴的部分。”
南寧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既有極具民族特色的賓陽炮龍節,也有獨具魅力的南寧儺舞;既有精美絕倫的傳統工藝品壯錦,也有表演風格大開大闔、演繹方式詼諧幽默的邕劇。近年來,南寧市持續推進文化産業發展,著力提升文化服務效能,一批經典傳統文化得到挖掘、傳承,煥發新生。
“既要尊重傳統文化,也要把南寧文化IP的故事講好。”姚華以《黑神話:悟空》為例,遊戲基於《西遊記》這一經典著作,卻有著獨特的遊戲情節和故事演繹,這並不是跳出傳統文化的再創造,而是文化領域的守正創新。姚華直言,只有好故事,才能讓受眾在體驗文化中獲得更好感受,“走在取經路上,比抵達靈山的意義更重要。”
1400年前,西出長安的這場取經之旅,亦是一場歷史與文化的探尋和交流之旅。借古照今,《黑神話:悟空》實現“破圈出海”,更是基於文化領域的互動交流。
“許多體驗《黑神話:悟空》的國外玩家,並沒有因為陌生的文化而放棄,相反,他們為了‘讀懂’遊戲去閱讀《西遊記》,甚至不少熟悉中國文化的國外遊戲博主在直播間裏為觀眾解讀西遊文化,探索背後的深意,這在過去是極為少見的。”資深遊戲玩家譚羽翔説。
正是秉持這份文化自信,《黑神話:悟空》並沒有在文化創作上為“討好”國外玩家做出“妥協”。姚華認為,在挖掘故事、講好故事的前提下,積極借助網路平臺和創新手段,傳播南寧優秀傳統文化,講好南寧故事,“縱使傳播有‘七十二般變化’,只要文化有根、産品有魂,我們就應該有信心展示自己的文化內涵。”(記者 楊盛 實習生 韋盛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