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壯族三聲部民歌——山間田野 天籟歡哈

發佈時間: 2024-08-27 |來源: 南寧市融媒體中心—南寧日報 |作者: 綜合 |責任編輯: 李鑫

“歐歐嗨銳——馬山姑娘江……”在群山環抱的馬山縣古零鎮中心小學,壯族三聲部民歌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馬山縣文化館館長藍海群正帶領一群孩子神情專注地唱著民歌《美麗姑娘江》,歌聲時而如溪流平行流淌,時而似山林間交錯的風,婉轉悠長,令人沉醉其中。

這種流傳于馬山縣、上林縣、忻城縣等紅水河流域大石山區的壯族民歌,由三個聲部構成,被稱為壯族三聲部民歌。2008年,壯族三聲部民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在馬山縣古零鎮中心小學,藍海群(中)帶領孩子們演唱壯族三聲部民歌。記者 葉子榕 攝

大山處處是歌海

“它的奇妙,在於那和諧共生的三個聲部。第一、二聲部各自獨立成章,第三聲部則如同細膩的織錦,巧妙地穿插其間,三者相輔相成。”藍海群告訴記者,壯族三聲部民歌的歌詞一般是五字四句式或五三五言六句式,簡練而富有韻律,“腰腳韻”嚴謹,唱起來格外悅耳和諧。

“我們這裡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戀愛交往、婚喪嫁娶,都離不開三聲部民歌。”藍海群説。蠻歡、卜列歡、加方歡、結歡……這些壯族三聲部民歌常唱的曲調如同大山的呼吸,與壯族人民的生活緊密相連,代代相傳。

當地人將壯族三聲部民歌稱為“歡哈”,意為“合聲山歌”。

據推斷,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盛行于明清時期,被譽為壯族民歌的“活化石”。1981年,它被著名民族音樂家范西姆在馬山采風時發現,這豐富了我國乃至世界民族音樂的寶庫,贏得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讚譽與關注。

在保護中傳承

在馬山的青山綠水間,壯族三聲部民歌如清泉般流淌,而提及這份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有一位名叫“溫桂元”的歌者總被提及。“他是我學習壯族三聲部民歌的恩師。”藍海群説。

溫桂元,這位已故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曾蒐集創編逾4000首民歌,還培育了包括家人在內的眾多傳承人,組建起百靈演唱隊,讓歌聲跨越代際、響遍鄉間。

2007年,在馬山縣文化部門的支援下,溫桂元在自家建立壯族三聲部民歌傳承基地。同時,馬山縣文化部門的文藝工作者不斷加強對壯族三聲部民歌的蒐集整理和創作,一批具有傳統韻味的作品登上更廣闊的舞臺,古老的歌謠煥發新生。

為守護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馬山縣構建非遺傳承機制。從成立民族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到出臺《馬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管理工作制度》《馬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髮展規劃》等,再到每年財政投入數十萬元用於非遺申報、培訓、展演等,一項項有力的舉措,保障了壯族三聲部民歌等文化之樹常青。“6個壯族三聲部民歌傳承基地的建立,更是將這項非遺的學習與研究推向了新高度。”藍海群説。

如今,壯族三聲部民歌傳承的觸角不斷延伸。在21所馬山縣民族傳統文化進校園試點學校裏,學生們在歌聲中感受民族的根與魂;在廣西民族大學等高校裏,馬山非遺傳承人的講座與傳授為壯族三聲部民歌傳承注入了新鮮血液;在社區裏,壯族三聲部民歌培訓活動如火如荼,村民在學習與傳承中找到了歸屬感與自豪感。

在創新中發展

《生活美如霞》《唱起山歌迎你來》《美麗姑娘江》……《馬山縣壯族三聲部民歌歌曲集》是一本收錄了33首民歌的音樂教材。“歌曲集裏既有原生態的民歌,又有新編的民歌,每一首歌都承載著馬山人的情感與記憶,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聊起壯族三聲部民歌,藍海群如數家珍。

自2012年起,馬山縣啟動系統的非遺保護與文化傳承計劃。從《馬山民歌(第一集)》4560首民歌的浩瀚蒐集,到壯族三聲部民歌教材的編創,再到以壯族三聲部民歌為主題的精品節目創作,馬山縣每一步都走得堅實而有力。

談及這項非遺的“國際范兒”,藍海群言語中難掩自豪:“壯族三聲部民歌從山野走向世界,不僅在國內各大舞臺綻放光彩,還到日本、南韓、埃及、芬蘭等十余個國家進行表演,更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讓全世界都聽到了馬山的聲音。”

“我們搭建定期匯演、賽節展演和對外展示等三大平臺,成為吸引遊客的獨特亮點。同時,我們積極探索非遺與旅遊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讓民歌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金鑰匙’。”藍海群説。

(記者 賓藝苑 實習生 胡梁文靜 韋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