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創新延文脈 非遺煥發新光彩
熱辣鮮香的老友粉、慷慨詼諧的邕劇、酸辣可口的酸嘢……這些既是邕城人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是獨具一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邕城歷久彌新的文化印記。
邕劇唱腔慷慨婉轉
戲鑼敲響,好戲開臺……看戲,曾是許多百姓茶余飯後最期待的消遣娛樂活動,邕劇就是在南寧本土成長起來並深受人們喜愛的劇種。
“邕劇在傳統戲方面講究‘文戲武做’,常常配合大鑼大鼓進行演奏,還會加入詼諧幽默的表演,給觀眾帶來視覺和聽覺的享受。過去,邕劇在廣西、雲南、貴州等地以及越南一帶都十分受歡迎。”邕劇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寧靖介紹。
隨著娛樂方式日益多元化,觀看邕劇的人越來越少,從事邕劇表演的藝人也大幅縮減,邕劇曾一度成為瀕危劇種。“近年來,南寧市加大對邕劇的保護力度,培養邕劇人才,進一步弘揚邕劇文化,使邕劇知名度不斷提升。”談起邕劇曾經的沉寂和現在的快速發展,寧靖感慨道。
“作為傳承人,我會走進中小學校的戲曲社團向孩子們介紹邕劇,也會幫助社會上對邕劇感興趣的個人和文藝團體學習邕劇技藝。”寧靖介紹,他還在社交平臺上開通賬號,發佈日常排練和演出片段,通過新媒體手段讓更多人了解邕劇。
在拓展邕劇的表演平臺方面,南寧市將邕劇演出納入送戲走訪基層、進校園內容。“我們把演出送到各鎮、村,把《老鼠嫁女》等邕劇兒童劇送到小學、幼兒園,把精品劇目送進大學校園,讓不同地區、不同年齡層的人都有機會欣賞邕劇。”寧靖説。此外,南寧市還結合節假日期間的文化惠民表演,開展邕劇進景區、進商圈等活動,把優秀劇目送到群眾身邊。
南寧市還依託“文化走親東盟行”,把邕劇帶到東盟國家進行表演交流,同時通過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等平臺,讓邕劇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老友味道酸辣鮮香
酸筍、豆豉、蒜米、辣椒,加上鮮肉猛火熗炒,所有佐料一同迸發鮮活熱辣的鍋氣,聞之酸爽鹹香、胃口大開,吃之酸辣可口、筷箸難停……這就是備受南寧人喜愛的老友粉。
老友粉既是一份獨特的地方風味,也是南寧最為知名的美食標簽。2007年,南寧老友粉入選南寧公佈的首批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入選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今年,南寧市公佈了一批南寧老友粉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鼓勵和支援傳承人依靠自身知識和技藝開展非遺傳承和傳播活動,“復記老友”傳承人黃宇正是其中一位。
“老友粉對我來説不僅是一碗美味,還承載了兒時的回憶以及父輩們深沉的愛。從記事起,我每次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去店裏吃一碗父親親手煮的老友粉,吃完酣暢淋漓、神清氣爽,所有不開心都煙消雲散了。”黃宇説。
“復記老友是深受大家喜愛的老友粉品牌,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傳承和發展南寧老友粉製作技藝。一方面,堅持傳統工藝,在製作老友粉時遵循傳統老友料配方和熗炒步驟,確保每一份老友粉都保持原有風味;另一方面,注重創新發展,適當開發新的口味或配料,以適應更多食客的需求。”黃宇告訴記者,他們還開設了培訓班培養新一代手藝人,確保技藝傳承,同時組織各種文化體驗活動,讓更多人了解老友粉。
如今,南寧市正逐步加強對老友粉的保護與傳承。舉辦南寧老友粉産業首屆職業技能大賽,發佈一批南寧老友粉傳承基地,印發《促進南寧老友粉産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今年以來,南寧市通過舉辦活動、出臺政策等方式,助力老友粉産業不斷發展。
“非遺美食是父輩們留下的文化精髓,也是我們新一代傳承人成長髮展的基石,希望政府和社會各界繼續對老友粉給予更多的支援和關注。”黃宇期待更多年輕人加入南寧老友粉製作技藝的傳承中,讓更多人通過這道美食了解南寧的飲食文化。
除了邕劇和南寧老友粉,南寧還有南寧酸嘢、生榨米粉、古法紅糖、壯族織錦技藝、壯族三聲部民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産。不管是舌尖上的美食還是匠心獨運的傳統技藝,這些非遺瑰寶無不彰顯著邕城文化的絢麗多彩。近年來,南寧市著力推動非遺生産性保護和系統性保護工作,持續提升非遺社會可見度和影響力,展現非遺保護和發展的新活力,助力文化根脈薪火相傳。截至今年6月,南寧市擁有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280項,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1個、廣西非遺形象體驗店18個、廣西非遺美食體驗店30個。(記者 吳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