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南寧創新生態環境工作機制,精準施策、智慧監管、高效服務

發佈時間: 2024-07-16 |來源: 南寧市融媒體中心—南寧日報 |作者: 楊盛 楊玉靜 |責任編輯: 李鑫

南寧創新生態環境工作機制,精準施策、智慧監管、高效服務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擦亮高品質發展底色

守好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

近年來,南寧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創新生態環境工作機制,精準施策、智慧監管、高效服務,積極探索出一條企業點讚、群眾滿意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加快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主動“送策到府” 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打破政策壁壘,南寧市充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科學推廣落實政策,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堅定了企業在南寧的發展信心。

南寧市在開展好傳統政策宣傳的基礎上,創新利用AI機器人開展政策宣傳,把政策精準智慧推送給適配企業,大幅提高政策推送精準度和覆蓋率。

政策兌現更高效,南寧市用好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愛南寧App”等平臺,整合生態環保、市場監管、稅務、金融等部門惠企政策,形成政策清單,放大政策疊加效應,提高政策申報便利度和兌現率,確保稅收優惠、清潔能源補助等各項惠企政策落到實處,切實把政策紅利轉化成企業發展紅利。2023年以來,給予144家次企業清潔能源資金補助。

南寧市還在全區率先開展綠色金融信易貸工作,探索實施“政府+金融+企業”綠色金融政策,上線53家金融機構139款金融産品,支援綠色企業上市融資,發生授信金額818.67億元,服務企業13534戶,有效緩解綠色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數字賦能監管 環境監測安上“千里眼”

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近年來,南寧市強化數字賦能監管,建好“環保天眼”“智慧大腦”,提高環境監測數字化、智慧化水準,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讓環境污染無處遁形。

建成城市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點17個、水質自動監測點位19個,實現環境空氣、重點斷面等區域自動監測網路覆蓋……南寧市不僅構建起城市數字化監測網路,還創建農村污染治理綜合管理平臺,並配套開發移動終端設備,錄入1191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資訊,上傳運維巡檢記錄43307條,實現實時化管理。

對企業污染源的監控是創新監管模式的重要舉措。目前,南寧市建立了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成企業固定污染源自動線上監測點272個,開展線上監測異常數據與企業工況關聯分析、污染監測數據趨勢預測分析,做到企業異常排污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2023年以來,限期整改自動監測安裝、運作不規範問題740個,查處1起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環境違法行為。

既要強監管,也要做好服務。近年來,南寧市執行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對納入執法正面清單的132家企業實施差異化分類監管,主要以自動監控、無人機巡查等非現場執法方式開展檢查,積極探索包容審慎和柔性執法方式,做到日常不擾、無據不查、輕微不罰。2023年以來,共辦理10個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案件,不予處罰金額約272萬元。

提升服務效能 推動企業綠色轉型

南寧市著力在體制機制改革上下功夫,打通堵點、解決痛點,提高服務效能,加快項目落地建設,助推産業綠色低碳發展。

實施環評審批職能改革。在項目審批過程中,市生態環境局嚴把項目環境準入關,提高審批效率,解決業務不精、審批時限過長等問題。

開展數字化服務。依託廣西“生態雲”平臺,南寧市與自治區“三線一單”數據共用及應用平臺無縫對接,整合地理資訊與環境監管數據,解決環評審批業務數據分散等問題,提升生態環境準入和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數字化、智慧化水準,為重大項目快速選址落地提供高效便捷服務。2023年以來,南寧市運用廣西“生態雲”平臺累計提供建設項目選址研判服務1623次,形成研判結論925個。

積極服務推動企業綠色轉型。近年來,南寧市通過發展新能源綠色産業、創建綠色工廠、節能降碳技術改造等舉措,積極助力企業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全市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3%;新增6家國家級、4家自治區級綠色工廠,國家級綠色工廠及自治區級綠色設計産品入榜數量居全區首位。(記者 楊盛 楊玉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