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南寧著力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

發佈時間: 2024-03-20 |來源: 南寧日報 |作者: 胡光磊 |責任編輯: 李鑫

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走活開放發展棋局

——南寧著力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

作為我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南寧市圍繞國家賦予的新定位新使命,堅持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積極搭建新平臺,優化發展環境,吸引國內外産業、資本、技術加快向首府集聚,推動更多産業鏈關鍵環節留在南寧,著力在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取得實效,推動實現“貨從南寧走、錢從南寧過、賬在南寧結、數在南寧聚、産業在南寧落地、人才在南寧聚集”。

近日,記者在位於五象新區(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的廣西物産城礦發展有限公司廠房看到,隨著機器開始作業,一堆堆從全國各地運來的廢鋼,按照客戶的需求被壓製成各種形狀。切割、破碎、分類等工序一氣呵成,鋁材、不銹鋼和有色金屬等各種規格的鋼鐵類廢舊物資,搖身一變成為可利用的再生資源。

“用廢鋼煉鋼,每噸可以節約1.65噸鐵礦石,每耗費350公斤標準煤減少1.6噸碳排量,綜合能耗降低60%。”廣西物産城礦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管理中心經理姚戀輝介紹,通過資源整合和運營管理,一條集聚資源的産業鏈集群正在成型。

在該公司的鋼鐵爐料大數據展示屏上,不間斷顯示著每個月的交易量、交易動態和鋼廠交易排名等情況,逐步上升的數據展現了企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2023年,該公司累計向全國各地供應廢鋼量超1000萬噸,廢鋼供應量穩居全國廢鋼行業第二。

“去年,公司在五象新區(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啟動廢鋼業務,並佔據整個城礦公司營收規模的30%左右,每月按期足額納稅,實現了‘錢從南寧過,賬在南寧結’。”廣西物産城礦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經理覃熙鵬説。

工業生産穩中向好,有力地推動了大宗商品進口規模創新高。同樣位於五象新區(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的廣西供應鏈服務集團,與世界多家知名企業就礦産、能源、金屬材料等大宗商品進出口貿易建立合作關係。截至2023年底,該集團累計實現大宗商品進口報關額158.78億元。

作為一家綜合性供應鏈服務企業,該公司先後與區內多家重點大型企業達成超130億元的合作協議,為全國46家企業提供大宗商品進口服務,推動了大宗商品貿易快速增長。“我們針對大型生産製造企業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務,打造了廣西物流公共資訊服務平臺——‘行·好運’網,通過網際網路數字技術打通物流全流通環節的‘資訊孤島’,實現物流服務與實體經濟無縫對接。”廣西供應鏈服務集團常務副總經理甘卓霞介紹,目前,“行·好運”網已累計服務貨值超3.4萬億元,累計成交貨運量1.8億噸。

物流“加速跑”,映照出經濟“大棋盤”。當前,無論開展大宗商品進口,還是深耕國內市場貿易,重點企業的動作頻頻,發展動能正不斷釋放,而這背後離不開金融的力量。作為與南寧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金融機構,北部灣銀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東部新城和“兩港一區”開發、“三大工程”建設等方面持續加大金融供給。

“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租賃公司合作,通過應收(賬款)管理、現金流管控等手段,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援終端銷售,不斷壯大新能源等新興産業。”廣西北部灣銀行南寧分行公司金融部(綠色金融部)總經理朱曉丹告訴記者,僅2023年,該行聚焦重點區域、領域和重點行業在邕實現貸款餘額超1100億元,以金融之力為企業開拓市場保駕護航。

如今,一批又一批企業把跨境産業鏈佈局到南寧,將充分依託南寧區位優勢、渠道優勢、政策優勢,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與東盟國家企業形成上下游産業鏈協同,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服務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中發揮自身優勢,實現更大價值。五象新區(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新區將進一步豐富中國—東盟金融城的東盟元素,強化面向東盟的人民幣跨境結算、貨幣交易和跨境投融資服務,利用片區內集聚的金融資源,鼓勵和推動片區內的金融機構開展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記者 胡光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