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舞起芭蕉香火龍 非遺文化代代傳

發佈時間: 2024-02-06 |來源: 南寧日報 |作者: 李靜 |責任編輯: 李鑫

在青秀區長塘鎮天堂村,村民身著民族服飾排練芭蕉香火龍舞。記者 黃紅錦 攝

2月3日,正值南方小年,在青秀區長塘鎮天堂村,壯族芭蕉香火龍舞第七代傳承人周建孟正在教授村民製作芭蕉香火龍,並排練芭蕉香火龍舞。“我要把芭蕉香火龍的技藝傳承和發揚下去。”周建孟説。

壯族芭蕉香火龍舞是流傳于南寧青秀區的一項民間舞蹈,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2010年被列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表演所用的道具芭蕉香火龍,主要以竹子和芭蕉葉為材料製作而成。逢年過節,當地群眾會舞起芭蕉香火龍,走街串巷拜年祈福,祈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春節期間,我們要到村裏的家家戶戶舞龍拜年,所以現在組織隊員來排練。”周建孟告訴記者,“我們還要開展一系列民俗活動,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當天,周建孟早早就來到芭蕉地裏,準備制龍材料,“芭蕉香火龍要用新鮮的芭蕉葉製作,不能久放。”周建孟説,芭蕉香火龍共有9節,每一節都以竹子編織,再用芭蕉繩捆紮,將之連成一體,再扎上芭蕉的莖和葉等,最後在“龍頭”“龍身”插上香火,一條新穎別致的9節長龍便製作完成了。在周建孟的指導下,不一會兒,村民便紮好了兩條芭蕉香火龍,開始了緊張的排練。

周建孟在爺爺的熏陶下,從小在舞龍隊裏學習芭蕉香火龍的編織技藝和舞龍動作。“現在學習芭蕉香火龍的人越來越多了,也越來越年輕化。”作為芭蕉香火龍的傳承人,將這門傳統藝術發揚光大是周建孟最大的心願。目前,長塘鎮在校園開設了芭蕉香火龍的製作和表演課程,作為學生的課外興趣實踐課,進一步拓寬芭蕉香火龍傳承人的範圍。周建孟作為長塘鎮中心學校的編外老師,定期教授學生芭蕉香火龍的製作和表演技巧。近年來,上林、馬山、良慶等地不少村屯也邀請周建孟及其團隊到當地表演和教授芭蕉香火龍舞。

芭蕉香火龍在青秀區的繁榮,得益於青秀區相關部門對這一名片的有效開發和保護。作為“中國芭蕉香火龍之鄉”,近年來,青秀區加大挖掘保護民族民俗優秀文化遺産工作力度,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時尚元素,讓傳統技藝煥發了新的生機。2017年至今,青秀區連續多年舉辦國際舞龍邀請賽,每年定期開展青秀區非物質文化遺産進校園、進商圈、進社區等活動。今後,青秀區將進一步弘揚原生態龍文化,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遊等産業,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社會發展躍上新臺階。

(記者 李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