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內外聯動蹄疾步穩 賦能發展繼往開來——發揮“南寧渠道”作用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發佈時間: 2023-12-14 |來源: 南寧日報 |作者: 胡光磊 |責任編輯: 李鑫

南寧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發揮“南寧渠道”作用,推動對外經貿合作走深走實。圖為繁華的東博會會址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一帶。記者 黃維業 攝

12月7日,南寧國際鐵路港,大型龍門吊正在軌道上高效作業,吊桿起落之間,載著日用品、紙製品等産品的集裝箱被快速“拼”上列車,奔赴千里之外的越南河內安員車站。

“原來貨物散發越南要5至6天,現在通過組貨班列不到20小時就可到達。”南寧東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靜開心地説。

一列列賓士不息的中越跨境班列,穿梭在中國與越南兩國的土地上。今年6月底起,南寧國際鐵路港已開行中越跨境快速通關班列,每週固定開行3列,實現“當天發車、當天到達”,跑出了貿易往來的“加速度”,成為南寧市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成果。

今年以來,南寧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五個更大”重要要求、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搶抓國家出臺重大支援政策、全球産業鏈重構、平陸運河建設、深邕合作等重大機遇,堅持跨境産業融合發展與“向海圖強”雙向發力,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努力在推進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中更好發揮“南寧渠道”作用,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為。

風生水起深化合作注入強動能

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共建南寧(深圳)東盟産業合作區戰略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暨2023年南寧(深圳)東盟産業合作區推介會成功舉辦,18個項目簽約落地,見證了近一年來深圳與南寧合作取得的階段性豐碩成果。

11月28日—30日,2023年南寧(深圳)東盟産業合作區(粵港澳大灣區)推介活動在深圳舉行,會上簽約19個産業項目,將推動南寧與深圳雙方資源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

兩場推介會,一場在南寧,一場在深圳,展現出了南寧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努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決心。

今年以來,南寧市充分發揮“南寧渠道”作用,重點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和東盟國家的合作,“內外兼修”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激發開放發展新動能。

對內,瞄準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京津冀重點區域,圍繞承接國內産業轉移,著力招大引強,不斷增強全方位開放發展勢能——

推進靶向招商、常態化駐點招商,推動構建南寧(深圳)東盟産業合作區“3+1+3”重點産業體系。1—11月,我市簽約大灣區項目57個,總投資額278.39億元。

面向東盟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電子資訊、精細化工等重點産業招商引資,新簽深圳卓能二期、上海博氫、瑞福鋰業、常州巨石等投資10億元以上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産業項目。

對外,深化與東盟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搶抓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和RCEP生效實施等重大機遇,強化對外經貿交流合作,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今年是東博會創辦第20週年,我市用好盛會優勢平臺,大力推進招商引資,簽約項目數量創近十年之最,舉辦經貿活動場次、參會客商人數為近五年之最。

成功舉辦2023南寧—河內經濟走廊友好城市交流大會、第五屆“南寧國際友城進東博”活動、第一屆“在越商協會東博行”活動、南寧—越北電子行業企業聯盟教育培訓交流合作對接會等活動,對外經貿合作持續走深走實。

向海,按照“一體兩翼”佈局,積極融入平陸運河經濟帶,加快南寧東部新城開發建設,大力發展向海經濟,努力建設廣西向海經濟發展核心區——

初冬時節,南寧橫州市西津庫區平塘江口的平陸運河項目施工現場,“熱度”與“速度”高位運作。隨著運河雛形徐徐展現,南寧正加快培育向海經濟重點産業集群,助力首府加快“港産城海”深度融合和創新,進一步激發“江”的活力、釋放“海”的潛力,為發展向海經濟提供強有力支撐。

欣欣向榮貿易往來跑出“加速度”

近日,位於南寧綜保區的廣西綠港跨境電商監管中心,一輛載有約10萬件貨品的貨車停靠在卸貨平臺旁,工作人員快速卸下貨物並整理打包,過機查驗,爭分奪秒將這些來自國內的包裹送到越南消費者手中。

“跨境電商要提高客戶黏性,關鍵在‘快’。”這批貨物的貨主、廣西跨境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裳健説,得益於郵局海關聯合監管中心採用的不卸車查驗監管模式等一系列創新舉措,貨物通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約10萬件貨品,幾個小時跨越兩國,見證了南寧跨境貿易大通道的快捷高效。

作為東博會的永久舉辦地和“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樞紐城市,南寧在構建“雙迴圈”發展新格局方面優勢顯著。

今年以來,南寧市持續提升口岸服務水準,對外貿易便利化程度不斷提高,外貿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推出口岸聯動、平行安檢、自動解關鎖等改革創新舉措,建成3個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全市跨境電商通關時長壓縮至1小時,日均通關能力達200萬單,大幅提升南寧輻射東盟國家的通關效率。

南寧口岸實行“7×24”小時通關保障機制,進出口貨物現已實現100%“提前申報”。1—10月,南寧機場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22.31小時,較2017年壓縮84.63%;出口整體跟通關時間0.28小時,較2017年壓縮93.70%,進出口整體通關效能進一步鞏固提升。

今年以來,南寧市加快推進開放平臺建設,促進外貿實現增長——

依託中國與東盟數字經濟領域合作的不斷推進,以建設中國(南寧)跨境電商綜試區為契機,在業態、平臺、通關、通道上全方位發力,逐步形成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商産業集聚區。

全市形成了一批快遞、電商、零擔、醫藥、冷鏈等細分物流市場品牌,服務能力、專業化水準穩居廣西之首。全市擁有3A級以上物流企業72家,其中5A級物流企業數量佔全區的73%;擁有跨境電商相關企業超300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從2020年的21.64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137.86億元,佔全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比重超80%。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南寧市與RCEP國家進出口額合計440.4億元,同比增長5.6%;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100.4億元;全市新能源汽車出口3.3萬輛,同比增長918.2%,合計金額48.2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5.7倍;儲能電池出口額22.4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8倍。

乘勢而上跨境産業啟航新征程

走進位於五象新區(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的泰克半導體有限公司存儲産業研發製造基地,生産車間、測試車間、包裝區工作人員正有序作業,智慧化生産設備實現全自動化生産,一個個存儲産品誕生並“走下”生産線。

兩年前,這家總部在深圳的存儲研發製造企業落子南寧,搭建了第一條生産線,有效填補廣西在半導體存儲産業領域的空白。該公司董事長崔文豪表示,之所以選擇落戶南寧,看重的是這裡面向東盟的區位優勢,期待加速打開東南亞市場,同時推動更多上下游産業項目佈局南寧,助力南寧市電子資訊産業健康發展。

當前,全球産業結構和佈局深度調整,南寧作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正迎來承接東部産業轉移和加快跨境産業融合發展的雙重機遇。

南寧市緊緊把握國家賦予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中國—東盟跨境産業融合發展合作區新定位新使命,搶抓全球産業鏈深度調整、平陸運河建設、深邕合作、東部産業轉移等重大機遇,不斷提升“南寧渠道”影響力,努力實現“貨從南寧走、錢從南寧過、數在南寧聚、賬在南寧結、産業在南寧落地、人才在南寧聚集”,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展現首府更大的擔當作為。

今年以來,南寧市以區位、資源、市場換産業,變開放優勢為産業發展勝勢,緊盯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區域精準招商,推動優質産業項目佈局南寧,走出了具有南寧特色的開放發展新路子。今年1—11月,南寧市“項目為王”新簽約5000萬元以上項目284個,總投資額1370.28億元,新引進“獨角獸”“瞪羚”和“專精特新”等強優企業10家。

圍繞中國—東盟産業合作區南寧片區建設,南寧市集中開展中國—東盟産業合作區南寧片區百日招商活動,推動多氟多鈉電池材料、哈啰共用智慧交通東盟總部、融鏈物流園等一批項目簽約。1—11月,中國—東盟産業合作區南寧片區共簽約區外項目40個,總投資364.83億元。

一批又一批國內企業把跨境産業鏈佈局到南寧,依託這裡的區位優勢、渠道優勢、政策優勢,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與東盟國家企業形成上下游産業鏈協同,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服務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中發揮自身優勢,實現更大價值。 (記者 胡光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