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南寧經開區那洪街道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聚焦發展惠民生 友誼新村展新貌

發佈時間: 2023-09-01 |來源: 南寧日報 |作者: 楊玲 馮海波 |責任編輯: 李鑫

“20多年前買菜很不方便,現在友誼新村面貌一新,家門口的道路平坦暢通,出門就是友誼智慧農貿市場……”説起南寧經開區友誼新村的變化,居民李發勝感慨萬千。

南寧經開區友誼新村屬於自建房式城中村,不是傳統行政村,也沒有村委或物業公司系統管理。為改善人居環境,那洪街道創新探索“基層治理+營商環境”新模式,不斷加強基層治理能力建設,以政企合作的方式,引進社會化服務管理模式;並以南寧市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為契機,採取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加強環境衛生治理等一系列措施,讓友誼新村的“老”居民過上“新”生活。

今年7月,在全區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創建百姓滿意星級農貿市場現場會上,全區第一批百姓滿意星級農貿市場名單公佈,其中,五星級農貿市場共5家,南寧經開區友誼智慧農貿市場榜上有名,是南寧市唯一的五星級農貿市場。

談起友誼智慧農貿市場,居民劉環娟最有發言權。劉環娟于2000年入住友誼新村,20多年來她和母親周群英見證了友誼新村的發展變化。劉環娟告訴記者,當年友誼新村周邊缺少菜市場,最近的菜市場在槎路那邊,一遇到下雨天道路坑洼不好走,買菜十分不便。一直到2005年,友誼新村附近才有了臨時便民市場,緩解了居民買菜難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友誼新村的便民市場設施陳舊,攤位佈局擁擠,周邊居民迫切希望對菜市場進行升級改造。2020年,那洪街道引進社會化服務管理模式,由廣西尚錦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對友誼新村便民市場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全新打造的友誼智慧農貿市場是南寧市首個引進目前國內最先進成熟的智慧農貿數字化管理平臺系統的農貿市場,創新性應用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技術,實現終端數據監管。其中,智慧“公平秤”遠端監控可杜絕商家缺斤少兩行為,同時還建立電子收銀、經營資訊、商品資訊等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實現智慧聯動管理。

友誼智慧農貿市場不僅讓友誼新村居民的“菜籃子”拎出幸福感,也解決了友誼苑、碧翠園等小區居民買菜難的問題,還為附近居民提供就業崗位。近年來,那洪街道聚焦民生關切,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主線,把服務群眾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網格化精細化管理。

據南寧經開區那洪街道黨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申讚峰介紹,今年以來,那洪街道通過創建“1號貼心人”黨建服務品牌,充分發揮“黨建+網格”管理作用,在友誼社區設置36個網格,選派社區“兩委”幹部、工作人員、協管員等擔任專職網格長、網格員,建立起專業的網格志願者隊伍,織密管理網格,與居民共建整潔宜居的美好家園。“從清理亂搭蓋、廢舊傢具、垃圾,到規範車輛停放秩序……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動員居民積極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現在友誼新村消除了積存垃圾、衛生死角,道路更通暢了。”友誼新村居民李發勝高興地説。

在構建和諧人居環境方面,那洪街道還聯合相關部門,大力推進友誼新村基礎設施改造。針對友誼新村居民反映的“空調雨”問題,重新改裝空調排水管道,將暴露在墻面的排水管統一連接到一根水管直通地底下,讓樓棟墻面整潔乾淨;對背街小巷排污管進行疏通整改,解決生活污水排放問題,保持路面清潔幹爽;按照橫平豎直、高低一致、捆紮均勻、牢固安全、協調美觀的標準規範電力線路,解決電線雜亂、破損、“飛線”等問題,消除安全隱患;實施背街小巷整治工程,重點開展道路照明、綠化、路面整改和圍墻修復以及垃圾屋安裝等工作,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使友誼新村更宜居。

(記者 楊玲 馮海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