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為加快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時代南寧組織工作綜述

發佈時間: 2023-08-31 |來源: 南寧日報 |作者: 楊盛 石金奇 |責任編輯: 李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力量來自組織。實現黨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要有新擔當新作為。

黨旗高揚,奮楫勇進。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組織工作放在中國式現代化南寧新篇章中統一謀劃、重點部署、紮實推進,全面加強黨的組織建設。

全市各級組織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五個更大”重要要求、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定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市委工作要求,重實效、強實幹、抓落實,紮實做好理論武裝、選賢任能、強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項工作,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南寧新篇章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堅持以政治建設統領全局,突出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穿組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根基”和“靈魂”,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必須作為一個永恒課題常抓不懈。

始終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組織工作的根本政治責任,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牢記領袖囑託、勇擔歷史使命,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動首府各項工作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

堅持把政治忠誠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錘鍊品格強化忠誠,自覺做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堅持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穿于組織工作全過程、落實到組織工作各方面,選人用人突出政治把關,教育培訓突出政治訓練,幹部管理突出政治監督,基層黨建突出政治功能,人才工作突出政治引領,有力推動黨的團結統一。

認真做好各級黨代表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推薦提名、聯繫服務工作,積極探索黨代會閉會期間發揮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徑,示範帶動廣大黨員、幹部堅定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

堅持以理論武裝凝心鑄魂,紮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入行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

始終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入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工程,全面推行“三個第一”學用制度,創新推出“學習包”、現場課、主題教室和“名家講、大家談”等鮮活載體,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全面做到“三個結合”,突出理論武裝同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學原著同“對年譜”相結合,領導幹部“領學、帶學、促學”、幹部“真學、深學、實學”同黨組織“導學、督學、評學”相結合的機制,切實增強全市各級黨組織理論學習質效。

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再到提前謀劃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南寧紮實開展黨內集中學習教育,把提升黨員、幹部政治領悟力、政治判斷力、政治執行力作為重中之重來抓,教育引導黨員、幹部邊學習邊思考邊謀劃,大興調查研究,不斷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推進首府高品質發展的實踐力量。

堅持把學習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作為各級各類培訓班特別是各級黨校(行政院校)和社會主義學院主體班的首課主課必修課,組織黨員、幹部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至第四卷,引導黨員、幹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知原義;分領域、分專題、分層次對幹部開展集中培訓,開展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及全會精神集中輪訓,實現全市各級幹部教育培訓全覆蓋;實施黨性教育系列專題計劃,依託鄧穎超紀念館等近70個黨性教育現場教學點開展情景教學;開展“黨員進黨校”行動,累計輪訓黨員超30.7萬名;深化“黨課開講啦”、“學習身邊榜樣”、“打卡紅色教育基地”等活動,結合“名家講、大家談”,教育黨員群眾達358萬人次。組織開展慶祝建黨百年評選表彰等系列活動,132個基層黨組織、238名黨員獲全國、全區、全市“兩優一先”表彰。

堅持以選賢任能樹好導向,持續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從東部新城到臨空經濟示範區,從貴南高鐵到平陸運河項目南寧段建設現場,機器轟鳴、塔吊揮舞、運輸車穿梭不停……為服務和推進重大任務落實和重大項目建設,今年以來,我市擇優選派145名優秀幹部到經濟建設主戰場、主陣地工作,激勵廣大幹部在加快發展的火熱實踐中敢為善為、擔當實幹、奮勇爭先。

幹事創業,關鍵在人。我市把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放在管黨治黨的突出位置來抓,堅持選育管用一體推進,源源不斷培養選拔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推動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在推動首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實踐磨礪中更加堅強有力。

——牢固樹立重實幹、重實績、重擔當的選人用人鮮明導向。堅持新時代好幹部標準和“四不唯”選賢任能,緊緊圍繞推動首府高品質發展需要,鮮明提出“五個優先”的幹部選配原則,注重在“四個一線”選用幹部,科學精準地選用和配備幹部,讓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人有舞臺。創新出臺對專班幹部選派、管理、激勵為一體的“三個一”文件,堅持把經濟發展主戰場和重大鬥爭一線作為鍛鍊和發現幹部的“賽馬場”;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到經濟發展主戰場、服務群眾第一線挂職鍛鍊、墩苗歷練,不斷錘鍊品格、磨練意志、增長才幹;推行“一線觀察員”制度,考准考實經濟發展一線幹部;開展力戒形式主義,推動“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落實專項考核,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

——聚焦高品質發展提升幹部履職能力。加強幹部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實施“萬名幹部拼經濟搞建設專業賦能計劃”,探索出具有首府特色的“學幹融合、戰訓一體”專業訓練模式,堅持把高品質發展主戰場、重點工作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作為“練兵場”,讓“打過大仗、常打勝仗”的人來教戰法,幫助幹部及時填知識空白、補素質短板、強能力弱項。2019年以來,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累計舉辦專業化培訓班160余個,培訓産業領域領導幹部1.5萬餘人次。

——堅持嚴管厚愛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加強幹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深入實施領導幹部履行組織工作相關責任告知告誡制度,認真落實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抓好選人用人監督,嚴防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圍繞“四敢”出臺拼經濟搞建設19條硬核措施,激勵各級黨員、幹部衝鋒在前,持續激發幹部拼經濟搞建設的活力動力。注重關心關愛基層幹部,持續提高村(社區)幹部報酬待遇。目前,村黨組織書記、社區幹部待遇最高分別達到每月5400元、7968元。

——著力鍛造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深入貫徹落實公務員法及配套法規,持續釋放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激勵效應,健全公務員培訓體系,完善公務員考核獎勵機制,持續優化隊伍結構、提升發展能力、激勵擔當作為。實施選調生提質增量計劃,加大對推動首府發展急需緊缺專業選調生招錄力度,全面推進與“雙一流”高校的戰略合作,強化年輕幹部源頭儲備。自2019年我市推行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以來,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累計晉陞職級1.64萬人次。2022年8月,全市有1名個人、1個集體榮獲黨中央、國務院首次頒授的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堅持以嚴密體系強基固本,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立秋到,秋意濃,稻禾金黃,收穫忙。廣西南寧百會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在開足馬力抓生産,在20多米長的外包全自動生産線上,一瓶瓶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的藥劑在履帶上整齊排列、接踵而出。

“我們公司年輕人很多,我們要注重吸收新鮮血液,鼓勵他們多向黨組織靠攏……”在支部會議上,黨的二十大代表、廣西南寧百會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産負責人李華和黨員同志們各抒己見,紛紛為抓黨建促企業發展出謀劃策。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全市各級黨組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和市委關於基層黨建工作的決策部署,以開展基層黨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動為重大牽引,持續補短板、強弱項,抓基層、打基礎,揚優勢、固底板,不斷健全完善黨的組織體系,為推動首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凝聚強大合力——

圍繞“三級六行”編制9冊《基層黨建“五基三化”建設實操手冊》,指導基層抓好規範提升;深化支部建設升級和黨支部“雙聯雙包”制度,全面築牢黨在基層的戰鬥堡壘;抓好“有形”“有效”覆蓋,推動黨組織應建盡建快建;建強黨員隊伍,不斷激活“紅色細胞”、凝聚“紅色力量”……

常抓不懈、常管常新。南寧創新黨建引領、書記帶領“雙領”工作機制壓緊壓實黨建工作責任,抓實組織生活品質提升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探索“三審雙簽字一抽查”制度規範發展黨員程式,分6個領域召開推進會落實基層黨建重點任務,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更加完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産業發展等中心工作中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更加凸顯。

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熱土上,先後有2000多名第一書記和1.1萬多名工作隊員向鄉村集聚,4.26萬名幹部走村入戶開展幫扶,推動800多個軟弱渙散(後進)村黨組織整頓提升,獲評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首批示範鄉鎮3個,星級村黨組織769個。推廣“強村公司”運營模式,促進集體經濟村均年收入從2017年的19.06萬元提高到2022年的32.98萬元。

在基層治理、維護穩定的主戰場,成立新時代基層黨建服務中心,創新“平戰結合”的“南寧戰法”,引導6500多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8.4萬多名在職黨員下沉8879個網格,投身疫情防控、防汛救災等大戰大考,“零距離工作法”“社校聯盟”“逢四説事”“民呼我應快辦”等特色做法應運而生……

在壯大實體經濟、推動産業發展的最前沿,推行産業鏈黨建聯盟“三強五創五聯”工作機制,推動381個機關、國企黨組織與765家民企黨組織結對共建,幫助解決企業生産經營難題。開展“黨旗領航·放心消費”活動,505個“小個專”黨組織、3478名黨員參與“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有力提振廣大群眾的消費信心,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堅持以最大誠意育才聚才,加快推動“萬才返邕、共圓夢想”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

南寧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關於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出臺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設中國—東盟人才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增創比較優勢,以更高站位謀劃政策頂層設計。圍繞落實國家、自治區重大戰略,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出臺《南寧市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關於更大力度促進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在南寧就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打出系統整合的政策組合拳,形成人才引、育、用競爭比較優勢,為全市人才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緊扣産業需要,以更大力度集聚高精尖缺特人才。聚焦重點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分層分類實施“邕江計劃”等重大産業人才引育計劃,累計引進培養183個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團隊,集聚人才團隊成員1864人。從就業、創業、生活、安居、服務等方面給予青年人才全方位支援,促進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在南寧就業發展,全市青年人才數量持續增長,2022年新增集聚來邕留邕就業發展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14.3萬人,同比增長近45%。深耕南寧·東盟人才交流活動月“一個品牌”和中國·南寧海(境)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南寧市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與項目對接會、在外廣西籍傑出人才回鄉交流活動“三張名片”,累計開展活動超過250項,吸引近130萬名人才前來參會、參展、對接,成為廣西面向東盟招才引智的亮點品牌之一。

——促進“四鏈”融合,以更實舉措做強創新創業平臺。引進知名高校、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共建新型産業技術研究機構累計達22家,集聚國家級人才15人、人才團隊近500個,實現營收超過6.3億元;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共建南寧研究院,成建制引進碩士博士研究生1700多人,搭建科研平臺18個。打造建設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和科技園,累計集聚創新主體885家,創新溢出效應日漸凸顯,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持續推進“國字號”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累計入駐項目42個,柔性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70多人……各類人才的創新才智充分涌流,源源不斷的人才優勢正在加速轉化為發展優勢。

——做細服務保障,以更高品質優化人才發展生態。堅持常態化舉辦“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國情研修活動,落實領導幹部聯繫服務專家制度,加強對高層次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立足“人才為本”服務理念,著力打造“智慧人才”一體化服務平臺,將全市34個單位的64項人才服務事項一網融合、打包快辦,實現人才辦事“一次不用跑”、手機(電腦)一點全辦好。目前,平臺累計訪問163.09萬人次,人才測評5.58萬人次,受理申報人才事項達3.93萬人次……通過提升服務保障,不斷營造優化“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

初心如磐擔使命,重任千鈞再出發。全市各級組織部門將帶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落實“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的重要要求,著力打造政治上絕對可靠、對黨絕對忠誠的組工幹部隊伍,以實幹實績彰顯更大擔當作為,不斷開創首府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新局面,為加快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南寧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楊盛 石金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