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南寧:城市建設為古樹“讓道” 生態優先涂亮“綠底色”

發佈時間: 2023-02-06 |來源: 南寧晚報 |作者: 淩劍伊 |責任編輯: 李鑫

南寧晚報《一起尋找家鄉的“鄉愁樹”》報道引發熱議,如何守護好“活文物”備受關注

城市建設為古樹“讓道”生態優先涂亮“綠底色”

南寧有“綠城”之稱,古樹名木眾多。記者 黃維業 攝

古樹是綠色“活文物”,是一個城市悠久歷史的見證。1月31日,南寧晚報推出的《一起尋找家鄉的“鄉愁樹”》報道引起了不少市民熱議。其中,如何守護好“活文物”成為大家最關注的焦點。

南寧園博園堅持生態造園,200年古樹原地保護重現生機;修路遇古樹,原址保護留住鄉愁……“南寧市的古樹名木極為珍貴,要保護好,留住鄉愁,要讓古樹‘活’起來。”南寧市林業局副局長黃棉介紹,近年來,南寧市市級重大項目長堽路(快環—新外高環)項目、南寧市新江經吳圩至崇左扶綏一級公路(南寧段)項目涉及古樹名木,均採取避讓或原地保護措施,真正做到城市建設為古樹“讓道”。

以南寧市良慶區為例,資料顯示,良慶區就地保護或避讓的古樹名木主要有:在建項目弘良路1株、夏林路2株、大塘新希望臻園16株、陽光城大唐檀境22株。已經建成的有慶林路延慶路口1株、良玉大道2株、盛邦濱江府5株。

據介紹,近年來,南寧市堅定不移實施“生態優先”戰略,不斷加大古樹名木保護力度,開展全市古樹名木普查,堅持保護與養護有機結合,推進古樹名木保護常態化、規範化、科學化,厚植生態文明底色,為綠滿八桂增加綠量。

2016年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及查缺補漏結果顯示,南寧市現有登記建檔古樹名木1.3萬多株。古樹樹齡在1000年以上實施特級保護的23株;樹齡在500年以上不滿1000年實施一級保護的217株(含名木36株);樹齡在300年以上不滿500年實施二級保護的634株;樹齡在100年以上不滿300年實施三級保護的9800多株;準古樹(參照三級實行保護)2400多株,古樹群42個。現有古樹名木分屬於54科125屬185種,數量較多的樹種為龍眼、榕樹、樟樹、荔枝,約佔全市古樹名木的73.8%。

記者了解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建設項目的不斷增多,給古樹的健康生長帶來了一定影響。南寧市嚴格古樹名木移植審批,加強古樹名木執法力度,通過加大執法和懲處力度,嚴厲打擊盜砍盜伐、非法採挖、運輸、移植、損害等破壞古樹名木的違法行為,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及時從重從嚴查處。

對城市建設項目範圍涉及古樹名木的,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相關規定嚴格進行審批;對國家和自治區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無法避讓的,就移植的必要性和移植方案的可行性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或聽證會,並到現場調查核實,公示移植原因,接受公眾監督;對沒有達到移植條件的,採取最大限度地避讓和原地保護措施,並確定保護範圍。(記者 淩劍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