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南寧市各族群眾以多種形式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發佈時間: 2022-12-19 |來源: 南寧日報 |作者: 綜合 |責任編輯: 李鑫

傳唱山歌聲聲嘹亮用心幹事孜孜不倦

——我市各族群眾以多種形式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夜幕降臨,在邕江邊的麻子畬坡,星星點點的燈光透過家家戶戶的玻璃映照出一抹暖意,江南區江西鎮新潮山歌隊隊長覃茂文拿著歌詞本走出家門,和隊員們一起排練新編的平話山歌。從鎮上打工回來的隊員們此時相約在村裏的山歌亭,開始了最放鬆的時刻。

“平話山歌唱起來,酒滿杯來情滿懷,邕江魚兒跳出水,共舞齊歌新時代……行駛列車走得快,皆由車頭來牽帶,江南十年大變化,美好生活黨帶來……”動聽的歌聲飄揚在夜空中,村民聞聲而至,圍坐在旁,認真聆聽,細心欣賞,還不時提出修改意見,與山歌隊員討論起歌詞該如何編寫才更好。

夜色漸深,覃茂文趕緊記錄下新修改的歌詞。他説:“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江南區是平話文化發祥地,我們山歌隊積極創作平話山歌,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歌頌我們幸福美好的生活,號召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這樣的宣傳方式效果很好,我們新創作的幾首平話山歌在‘百姓小舞臺’演出後,有村民告訴我,黨的二十大精神用山歌唱出來,唱幾遍後他們就記住了。”

你方唱罷我登場。在江南區江南街道二橋西社區,疍家嘆歌隊的隊員們也開始綵排新譜寫的嘆歌,以歌傳情,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聽黨話,跟黨走,船家兒女忠於黨……”悠揚的嘆歌讚頌著百姓身邊的新變化。社區黨委副書記唐恒健表示:“二橋西社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社區,我們積極實施‘五聯五和建家園’活動,推動‘逢四説事’説事議事事項落實,讓各族群眾的訴求成為一個個‘民心工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幹。”這句話説到了百姓的心坎上。疍家嘆歌隊負責人李繼紅回憶起上岸生活後的一幕幕,説:“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都是在船上出生、長大的,上岸生活剛開始時不習慣,有問題有矛盾了社區就主動來幫忙解決。後來,社區黨委每月逢4日、14日、24日或星期四,都組織黨員群眾説事議事,很多問題迎刃而解。我們的孫輩現在都習慣了岸上的生活,我和姐妹們平時會聚在一起唱嘆歌,這樣的生活以前是不敢想像的,這都是黨的恩情。”

作為國家民委城市民族事務依法治理基層聯絡點,二橋西社區推行城鄉“逢四説事”協商工作機制,注重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堅持“社區事務大家説、社區管理大家議、社區決策大家定”,按照在地化、市民化、均等化要求,幫助解決各族群眾居住就業、社會保障、就醫就學、文化娛樂等方面的問題,同時把社區“逢四説事”石榴園打造成集宣傳教育、文藝文化、科技科普、志願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服務平臺,促進各民族融合發展。

在廣袤的田間地頭,百姓以更質樸的方式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鄉村振興與我們息息相關。現在我們致力於發展朝天椒種植業,它長得越好、銷路越寬,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我們有信心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闖出新路子。”在邕寧區那樓鎮中山村朝天椒標準化種植基地,殘疾人、脫貧戶賴運升與其他殘疾農戶一起悉心護理朝天椒,並在種養實踐中用方言向大家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

小小朝天椒,如何助農增收?2021年,賴運升與本地創業青年黃元沈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朝天椒種植業,通過“種苗供應+技術指導+報價收購”的方式與廣西農科院合作。在賴運升的帶動下,周邊鄉鎮、村屯種植朝天椒達3000畝以上。賴運升算了一筆賬:“種植的新品種朝天椒畝産達2000公斤以上,如果按現在的市場價格每公斤14至18元計算,收入是相當可觀的。”今年上半年,中山村及周邊村屯就有26戶殘疾農戶參與種植朝天椒,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在賴叔的指導下,今年春天我們種植了500多株朝天椒,收入有6000多元。”殘疾農戶余春瑤欣喜地説。

在蓬勃發展的綠城大地上,全市各族群眾自覺主動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實際行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記者 阮曉瑩 余秋蘭 傅永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