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生態環境品質保持優良並持續改善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專章論述,明確提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進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
昔日臭水溝,如今變身樂水公園,疊水瀑布、城水相融;魚鱗雲映襯著藍天,“南寧藍”常駐;打好凈土保衛戰,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加強生態保護監管,築牢首府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南寧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鞏固、提升、厚植生態環境優勢,全市生態環境品質保持優良並持續改善,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圖景。
新建成的水塘江樂水公園成為市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 記者 程勇可 攝
昔日臭水溝如今變身樂水公園
這段時間,南寧市良慶區大沙田志遠社區的蔡阿姨等一幫姐妹經常到水塘江樂水公園休閒遊玩。水塘江樂水公園位於南寧經開區,于9月24日正式開園,為江南區和良慶區居民新添一個休息娛樂打卡點。
水塘江樂水公園是南寧市水塘江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配套公園。漫步公園內,“樂水築夢”主題為一大亮點,園林應用“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品質,在尊重城市自然山水骨架及其歷史演變的基礎上,于江畔營造溪流、瀑布和濕地,融合親水植被,呈現出多樣化的微地形濱水景觀,水溪之間勾連步道,江畔呈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秀美風光和魚躍鷺舞的自然生態美景。
樂水公園未開建前,水塘江是一條被污染的臭水溝。樂水公園于2017年9月3日開工建設,經過4年多的建設,如今的水塘江綠蔭鬱碧、水澈魚嬉,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成為南寧市又一張靚麗的生態名片,汩汩清流見證著南寧市的生態蛻變。
近年來,南寧市借鑒那考河治理成功模式,對沙江河、心圩江、水塘江等內河開展治理工作,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長制久清”的總體治水思路,開展全流域全要素系統治理。經過努力,南寧市18條內河全面提質,建成區38段黑臭水體全面消除。2019年,南寧市入圍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水塘江樂水公園中多樣化的微地形濱水景觀 記者 程勇可 攝
“南寧藍”常駐成“流量密碼”
魚鱗雲映襯著藍天,倒映在百里秀美邕江……近日,市民楊先生拍攝了幾張“南寧藍”照片曬在朋友圈,收穫眾多點讚。“‘南寧藍’如今成了名副其實的‘流量密碼’。”楊先生感慨地説。
2013年以來,南寧市以“不容一粒沙”的決心將改善空氣品質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抓,相繼出臺《南寧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穩定達標規劃》《南寧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方案》,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南寧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提升生態環境品質。強化空氣品質預測預報,堅持提前研判、提前啟動、提前減污,為有效應對污染過程提供技術支撐。加強臭氧、揚塵、秸稈露天焚燒等污染管控,2022年1—9月,對涉VOCs排放企業開展全面摸底調查,檢查企業3400余家次;檢查建築工地8900個次,道路積塵走航監測2310公里,通過揚塵治理“慧眼”系統發現並辦理案件1726起;處罰違法露天焚燒案件113起,衛星遙感監測火點數同比減少31.2%。
今年1—9月,南寧市空氣品質較去年總體改善,空氣品質綜合指數3.00,同比變好6.5%。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6.7%,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其中空氣品質為優的天數為169天,良95天。1—9月市區空氣品質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6位,省會城市排名第6位。
在“南寧藍”映襯下,南湖美不勝收 記者 黃維業 攝
打好凈土保衛戰保護舌尖上的安全
土壤安全是民生大事,關係到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安全。守土有責,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南寧市多管齊下打好凈土保衛戰。
嚴格農用地安全利用,今年1—9月實施農用地安全利用面積5萬畝,打好“建機制、籌資金、挖模式、抓技術、嚴管理”組合拳,形成農用地安全利用工作“南寧模式”,嚴格建設用地風險管控,率先在全區制定出臺重點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實施細則,指導完成20個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推進實施2個區域調查項目。
嚴格固體廢物管理處置,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進一步做好固體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全市34家重點危險廢物單位和30家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全部納入廣西固廢管理系統管理。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22年度“回頭看”工作,今年截至9月底排查涉危廢企業50家次,發現問題5家,已全部完成整改。
抓好廣西固體廢物處置中心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升級改造工程,南寧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從57噸/日提升至115噸/日。開展醫療廢物智慧化監管系統(一期)項目建設,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1—9月全市安全收運、處置醫療廢物約14831噸。加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監管,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4250噸/日,初步實現建成區原生垃圾零填埋。
生態修復治理讓自然畫卷“復原”
在南寧市隆安縣震東社區,曾有一處廢棄礦山——點燈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點燈山是一座遠近聞名的採石場,經過粗放式開採,植被遭到破壞,水體流失,後被荒廢。
南寧市通過實施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解決點燈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運用修復手段,不僅清除了山體危岩,還將一座休閒園林嵌入破損山體中。如今礦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已圓滿完成,點燈山成為隆安縣最大的公園,其最大的受益者當數周邊群眾。
隆安縣點燈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只是南寧市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南寧市利用廣西左右江流域(百色、崇左、南寧)被納入第二批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的機遇,在隆安縣、西鄉塘區、江南區和大王灘水庫流域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工程、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工程等3大類23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如今這些項目已圓滿完工。
南寧市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部署,以更高標準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推動高品質發展,不斷厚植生態優勢,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記者 黎兆齊 程勇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