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神鷹天坑”科考第一天,發現天坑存在過地下河的證據
目前,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組成的聯合科考隊,正在對廣西樂業新發現的天坑——“神鷹天坑”進行為期七天的科學考察。
6月18日是科考的第一天,科考隊已初步掌握了“神鷹天坑”的形成原因與形成數據。
18日上午10時,聯合科考隊到達神鷹天坑邊緣,開展了首次下坑科考作業。通過30分鐘左右的垂直下降,科考隊到達了第一個考察點位,在這裡,專家發現了天坑中存在過地下河的證據。
探坑要先探洞,在天坑形成的過程中,首先是地下河流沖刷形成溶洞,然後崩塌之後形成的天坑。在位於神鷹天坑崖壁上一個溶洞的洞口,探尋溶洞的一些秘密,也就是揭示天坑形成的起因。
中國地質調查局岩溶地質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遠海説:“我測量了一下,洞口有50米寬,30米高。那也就是説過去形成地下河的時候,水動力是非常強勁的。如果説能夠找到古地下河的堆積物,我們也能夠找到天坑形成的年齡。”
除了洞穴考察,專家還使用無人機對神鷹天坑進行了全面掃描。
中國地質調查局岩溶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沈利娜説:“我們可以通過後期處理,得到天坑的三維建模,它就會非常精確地去刻畫天坑的形態,為我們研究天坑的發育提供非常精準的數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