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南寧:​在新的起點上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發佈時間: 2021-06-02 |來源: 南寧日報 |作者: 星河 |責任編輯: 李鑫

南寧市鄉村振興局助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在新的起點上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隆安縣火龍果基地夜景美如畫。    (陳寧生攝)

①橫縣那陽鎮政華村駐村第一書記粱善范(左二)在茶葉種植扶貧示範園向農民了解採茶情況。     (盧伊琳攝)

②在上林縣三里鎮雲姚村四季花海生態農業休閒旅遊觀光園,波斯菊絢爛開放,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雷月仙攝)

③馬山小都百積極發展種養業,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李建寧攝)

④在邕寧新江鎮新樂村,工作人員認真養護蘑菇。(范先芳攝)

在上林縣明亮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扶貧車間工人安心工作。    (雷月仙攝)

5月31日,南寧市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南寧市扶貧開發辦公室”成為歷史。 

這是我市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的一個標誌—— 

黨的十八大以來,南寧市按照黨中央、自治區黨委以及市委的決策部署,高品質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十三五”期間,在“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錚錚誓言中,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各族幹部群眾,盡銳出戰、精準發力,持續“跟上、盯住、辦好”,實現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4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南寧市是全國省會(首府)城市中脫貧人口最多的市,在全區脫貧攻堅主戰場上書寫了減貧奇跡的精彩篇章。 

過往可鑒,當下可為,未來可期。如今,我們回望極不平凡的脫貧攻堅歷程,想起無法忘懷的艱辛,首府農村的滄桑巨變,讓人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這也是我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奔向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我市將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接續奮鬥,大力弘揚偉大脫貧攻堅精神,紮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在新的起點上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新的機構,新的起點,新的征程。未來,南寧市鄉村振興局將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第一位的政治任務,認真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不斷增強鞏固脫貧成效的內生動力,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努力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勇挑重擔 四級書記“挂帥出征” 

2015年底,經過精準識別,南寧市有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3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及邕寧區1個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有421個貧困村、40.6萬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9.33%,在全國省會(首府)城市中實屬少有。 

“用最好的資源、派最強的力量、攻克最硬的堡壘。”面對貧困現狀,市委立下“帶領40多萬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的“軍令狀”,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和最大的民生工程,領導和團結全市各族人民不懈努力、合力攻堅,堅持“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落實“跟上、盯住、辦好”的工作要求,推動全市上下高品質完成脫貧攻堅各項任務。 

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小東帶頭扛起“一把手”責任,重抓力推“書記引航擔使命”主題活動,從嚴落實“書記抓、抓書記”;全市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每人挂點聯繫1—3個深度貧困村,實現對1個深度貧困縣、1個深度貧困鄉和56個深度貧困村的領導幹部挂點聯繫全覆蓋,全市形成了“領導挂點,單位包村,幹部包戶”的工作機制。 

我市堅持把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抓扶貧”牢記於心、貫徹于行;壓緊壓實各級黨委(黨組)的主體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局面,切實加強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領導,高位謀劃推進,確保脫貧攻堅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精準選派1000多名第一書記、9900多名工作隊員,安排4.26萬名“一幫一聯”幹部駐村入戶開展幫扶,基層黨員幹部和基層工作者以切實行動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在脫貧攻堅戰中衝鋒在前,共同凝聚起決戰決勝的磅薄力量。 

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市下足“繡花”功夫,精細謀劃作戰圖,舉全市之力,集眾人之智,全面發起義務教育保障、基本醫療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和飲水安全“四大戰役”,打響産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粵桂扶貧協作“五場硬仗”,切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讓每一個貧困地區、每一戶貧困家庭脫貧出列經得起歷史檢驗。 

如今,首府貧困縣區、貧困村、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這場以人民為中心的生動實踐取得了重大成果。 

聚焦民生 “四大戰役”彰顯成效 

在隆安縣粵桂小學,優美的校園環境,嶄新的教學樓,設備齊全的多功能教室……為南寧市乃至廣西最大的集中安置區震東集中安置區搬遷戶小學階段適齡子女就近上學提供了有效保障,保證每個孩子都能“有學上、上好學”。這一切,都源自我市推動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覆蓋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謀扶貧就是謀發展,抓扶貧就是抓民生。 

我市把如何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等四個群眾最關心的民生難題,當做高品質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牛鼻子”。為此,南寧市印發《打好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四大戰役”實施方案》,成立了“四大戰役”總指揮部,通過制定作戰方案,挂起“作戰圖”統籌指揮,定期調度,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全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見效。 

義務教育只是我市加大力度補齊貧困地區民生短板的一個縮影。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南寧市始終把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性戰役、底線性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強力推進。不斷強化資金和制度保障,全力打好“四大戰役”,從源頭解決民生痛點問題,最大限度地謀求“發展成果與人民共用”。 

如今,南寧市實現了全市所有適齡兒童少年除身體原因不能就學外,全部在校就讀,並持續保持控輟保學工作“雙清零”目標,同時建立從幼兒園到大學全覆蓋的教育扶貧資助體系,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困難失學輟學。 

醫療保障更全面。我市五縣二區(武鳴區、邕寧區)實現縣域醫共體建設全覆蓋,其餘城區全面形成市級醫院集團化管理模式。全面消除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2019年7月在全區率先將政府兜底保障接入醫保結算系統,貧困人口全部落實“198”醫保政策。 

住房條件更完善。打破貧困危房戶無力自籌資金的瓶頸,逐年提高農村危房改造財政補助。全面完成6.31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和2.04萬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保障率達100%。 

飲用水源更放心。全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農村供水規模化、標準化建設,優先發展農村區域規模化集中連片供水項目,累計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6025個,惠及農村人口達388.44萬人。 

在一項項措施、一組組數據的背後,正是我市堅持人民至上,積極作為、創新舉措、狠抓落實,努力解決好群眾所急所盼所思所憂的生動實踐。 

築牢根基  産業助力脫貧穩固 

夏日午後,微風輕拂,上林縣喬賢鎮綠浪村的油茶林生機盎然。2018年以來,該村以土地流轉建設綠浪村油茶産業扶貧示範園,走出一條“村集體+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截至2020年底,綠浪村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達69.96萬元。綠浪村從“空殼村”到“産業村”的轉變,只是我市貧困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一個縮影。 

2016年初,南寧市貧困地區村級集體經濟幾乎為零,不少貧困村是“空殼村”,既無産業支撐,更無發展前景。 

脫貧攻堅,産業先行。南寧市把産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緊緊圍繞“大力培育扶貧産業,發展生産脫貧一批”的目標,精心發展特色産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致富帶頭人,推進産業扶貧可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穩定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走出了一條長期、穩定、高品質的脫貧致富之路。 

南寧市拿出實招、硬招,多渠道、多元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按照每個貧困村100萬—150萬元的標準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為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面達標注入強勁動力,燃起了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我市積極培育壯大農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關係;形成了馬山縣“土地租金+勞力薪金+旅遊公司股金分紅”的“小都百模式”、隆安縣廣西匯生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集體+貧困戶”代養方式等産業發展模式,有效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 

我市還通過建設産業基地、農林結合、旅遊扶貧、加工扶貧、光伏扶貧等三産融合,推進産業發展。實施産業以獎代補政策扶持發展産業,全市12個縣(區)“5+2”特色産業覆蓋率由2016年的60%提升到2020年的96%以上。 

全市特色産業扶貧示範園實現貧困村全覆蓋,每個貧困村均有1個以上示範園,推動了特色産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示範園為貧困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4362.23萬元,帶動2.92萬貧困戶實現增收。 

2020年,全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5萬元以上,總收入超6.54億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平均約42萬元。全市建成扶貧車間351家,為6188名貧困群眾解決就業問題。 

形成經驗 走出特色減貧之路 

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南寧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各族幹部群眾,凝心聚力、盡銳出戰,針對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各項難題,特別是深度貧困“硬骨頭”、易地扶貧搬遷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從實踐和探索中走出一條具有南寧特色的脫貧攻堅之路,為扶貧事業貢獻了“南寧經驗”“南寧智慧”。 

結合我市貧困人口分佈廣、總量大,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的實際,2018年4月,我市成立南寧市脫貧攻堅戰前線指揮部,督促各縣區貫徹落實好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關於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強力推進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有效推進全市各縣區切實落實“自治區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構建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責任體系,確保全市脫貧攻堅任務圓滿完成。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市積極探索創新,通過打通行業部門間的數據壁壘,實現縱橫連貫的數據互通共用,並建立起嚴密的防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有效為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及邊緣戶築牢了防返貧“隔離墻”。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前線指揮部設立資訊數據組,創新採用“一比二核三解決”工作模式,通過查看系統、進村入戶調查、項目實地核查、訪談交流等多種方式搜尋短板,把問題解決在一線,把短板補齊在縣區。在大數據指揮系統的協助下,前線指揮部成立以來,多次開展“強基礎、補短板”“脫貧攻堅再提升”等大型集中行動,使得市、縣、鄉、村四級的工作責任更加明確,解決問題更加精準,成為全市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新引擎。 

為處理好扶貧搬遷“當前”與“長遠”關係,確保集中安置區可持續發展,2018年市委、市政府印發《南寧市關於促進隆安縣易地扶貧搬遷震東集中安置區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方案》,確保震東集中安置區後續扶持工作順利推進。2020年,市委、市政府印發《南寧市進一步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實施方案》,抓好教育保障、醫療保障、社會保障、社區服務、産業扶持、就業幫扶、文化服務、拆舊復墾、組織建設和平安建設等“十個強化”重點任務,讓每個安置區、每名搬遷群眾都能獲得及時、有效的後續幫扶,實現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的目標。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下一步,南寧市將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立健全防返貧動態監測機制和長效幫扶機制,持續抓好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産業發展、脫貧人口穩崗就業等重點工作,紮實抓好易地扶貧搬遷特別是隆安震東集中安置區的可持續發展,確保實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的目標,全力以赴在鄉村振興工作中開新局。

(記者/胡光磊、楊玲、劉小衛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