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在新形勢下對首府南寧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是南寧市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增強綜合競爭力、提升城市國際影響力、彰顯城市魅力的必然要求。
昨天,南寧市規劃局委託中山大學編制的《南寧“區域性國際城市”建設規劃研究》(以下簡稱《研究》)通過了專家評審。
《研究》結合國內外國際城市發展實踐分析,綜合運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南寧實現“區域性國際城市”的發展策略,構建了空間結構體系和産業佈局,制定了重點策略區的發展指引,在指導南寧市發展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打造“龍頭城市”和“門戶城市”
南寧是什麼樣的區域性國際城市?南寧有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的實力和潛力嗎?南寧依靠自身的發展能成為區域性國際城市嗎?南寧在區域競合中能佔據主導地位嗎?中山大學規劃研究調研組圍繞這4個問題展開調查論證,確定南寧市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的總體定位為:引領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的“龍頭城市”,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門戶城市”。
《研究》分析了南寧市自身資源稟賦、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及空間發展現狀後,認為南寧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的實力還相當薄弱,距離區域性國際城市的標準還相當遠。南寧存在優勢行業個數多,但優勢不明顯;工業大企業少,國有 比重高;産業鏈條短,集群未形成等現狀。南寧尚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産業集群,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任重道遠。但現狀發展潛力也較大,目前活力也充足。
南寧底子薄,能夠依靠自身的發展成為區域性國際城市嗎?《研究》認為南寧經濟總量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居前,增量殿後;第三産業主導增長,工業化嚴重滯後。
南寧要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必須依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整體的發展,特別是沿海臨港工業和港口貿易的發展,可以為南寧下游産業、高新技術産業、生産性服務業、總部經濟的發展帶來機會。
南寧在區域競合中能佔據主導地位嗎?對此,《研究》描繪壯麗畫卷已清晰地展示在我們面前。南寧如果策略得當,在國家政策支援下、在與廣西北部灣其他城市協同發展的前提下,依託區位優勢和自治區首府的優勢,有可能在區域競合中佔據主導地位。特別是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我國與東盟的進出口將增加,其中一部分將分流到廣西北部灣港口,南寧有機會成為這條國際貿易通道中的樞紐城市,佔據先機。
四大策略助推區域性國際城市建設
《研究》為南寧市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制訂了建設時序:南寧市經過15至20年的發展,即在2025年至2030年間建成區域性國際城市。
為此,《研究》提出了四大策略,即區域發展—— — 引領南北欽防一體化;産業發展—— —“三輪驅動”三大經濟中心;空間發展—— —建設國際濱水城市;文化塑造—— —推進國際性城市行銷。
記者發現,《研究》在空間發展策略中,提出南寧市的城市空間機構,應該是從目前以埌東為中心的“南湖時代”真正走向以邕江為軸心的“邕江時代”。“再造一個新南寧”不僅是五象新區的建設問題,而是蘊涵著一個新的南寧城市空間結構:“一江兩岸點雙心、雙核軸向串四方”。“一江兩岸點雙心”即是真正形成以南寧母親河—— —邕江為核心的“一江兩岸”城市空間形態,雙心即是在邕江兩岸、位於城市雙核(埌東和五象)之間的青秀山和五象嶺兩個城市綠心。“雙核軸向串四方”即是以埌東和五象核心區為城市的兩個重點極核,以此為中心,通過交通幹道與通道軸向連接各空間單元,串聯分佈在城市周圍四個“車軸”狀的城市産業空間(五象新産業長廊、經開區、高新區、三塘及四塘遠期儲備工業區)。
同時,《研究》指出,濱水地區是城市的生命之源,在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的道路上,應該將邕江作為城市重要的景觀與功能組織要素,重組邕江一江兩岸。可結合堤路園建設,按照商業金融、文化展覽、觀光休閒等的定位,優化沿江佈局,開發改造邕江兩岸,帶動沿江商貿、辦公、賓館、餐飲、旅遊、文體等的發展,形成若干個內涵豐富、優勢突出、帶動性強的特色功能區,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建成特色鮮明的邕江一江兩岸風情帶。
在南北欽防一體化方面,《研究》提出在欽州、防城港、北海依託港口重點發展重化工業和國際旅遊業的同時,南寧要重點發展高端生産性服務業,沿海重化工業下游深加工産業,承接東部地區加工製造業轉移和高新技術産業。另外,基礎設施一體化也需要策略,“瞄準”南寧、欽州、防城港三個城市,包括建設120公里的一小時通勤圈,以及將南寧新機場選址定在南寧與欽防地區之間,將欽防地區的港口優勢與南寧的空港優勢結合起來,形成交通格局的互補。
在産業發展策略方面,通過“三輪驅動”著力打造三個經濟中心:製造經濟中心,流量經濟中心,生産組織與服務中心。通過“以貿促工,以商興城”,走國際商貿業帶動工業化和城市繁榮的道路;主抓“錨”項目,引領園區經濟加速發展;培育産業集群,構建城市持續增長動力;“園城合一”,強化“做園區就是做城市”的理念。
在文化塑造策略上,《研究》建議轉變城市文化發展思路,走向“文化—— —技術創新”時代,即在保持與承載本土的文化的基礎上更要善於吸納和融合區域性的文化元素,在成為區域性文化匯集中心的同時,從城市文化資源中獲得最大的紅利。
專家各抒己見貢獻“金點子”
南寧如何打造區域性國際城市?昨天,來自區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就《研究》所提出的策略,各抒己見。
廣西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雷翔認為,南寧市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應主打“文化牌”。近年來,南寧市在文化建設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子,在文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教育等方面都有不錯的成績,廣西處於中國與東南亞文化的交叉地帶,南寧要成為區域性國際城市,文化塑造上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雷翔認為,南寧要建設雙城—— — 中國綠城、中國水城,這是一個城市行銷的策略,在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過程中,應進一步明確區域性國際城市與中國綠城、中國水城的關係,對三者的關係進行界定,這樣就使《研究》更具可操作性。
自治區北部灣辦公室副主任李延強認為,在空間發展佈局上,五象新區的開發與建設將改變南寧市的城市結構和佈局,同時也有利於將南寧逐步建成區域性國際城市,從而進一步發揮南寧在多區域合作中“領跑者”的作用。五象新區的建設是一個中長期的建設目標,南寧市的空間發展應該適應走勢,近期應重視鳳嶺的發展與建設,西南地區也應作為物流發展的重要區域予以重視。
“區域性國際城市的定位除了放在東盟區域,還可以提高到更高的國家層面,比照哈爾濱、昆明等城市,加強區域性合作。”中國城市規劃涉及研究院副總規劃師王凱建議,在加快城市建設、拉大城市規模的基礎上,南寧還有很大的潛力挖掘,還可以加大培育城市的功能。除此之外,南寧市的空間結構還要優化,服務中心體系的建設要加強,城市休閒活動的空間體系要加強。
相關連結: 《研究》對南寧市區域性國際城市建設規劃的時序進行了設計,並由此提出了近期要進行的十大行動:
1.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引進大型汽車製造項目,通過汽車製造這樣的“錨”項目提速南寧工業化,將南寧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面向東盟的汽車出口基地。
2.根據“展貿結合”“以貿促工”“以商興城”的思路,以打造面向東盟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和國際採購中心為目標,借鑒義務經驗,以政府控股的企業作為開發商開發建設現代化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3.以廣西北部灣當前正在成為中國-東盟雙邊貿易主要通道之理由,申請成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城市。條件成熟時,再申請設立主要面向東盟的人民幣結算清算中心,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橋頭堡。
4.申請在南寧設立我國第四個商品期貨交易所。
5.加快機場擴建工程,開通更多到東盟主要城市的國際航班,為“買全國、賣東盟”小商品集散地的建設創造條件。
6.多舉辦國際交流活動和區域合作論壇,以及文化、體育、旅遊等方面的節事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宣傳和推介南寧。
7.工業園區儘快實行以績效管理為基準的“大部制”模式,促進産業與城市空間的一體化建設和融合成長。
8.在城市結構重構的關鍵時期,積極塑造國際標誌性濱江地區。
9.處理好國際化與本土的關係,逐步走向“文化—技術創新”時代。
10.整合零散的城市行銷,走向制度化的新城市行銷時代。
編輯:蘇熹 作者:尹海明 羅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