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寧市委關於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的決定
(2009年7月31日中國共産黨南寧市第十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南寧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城市國際化水準,推進各項工作走在全區前列,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特作如下決定。
一、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的總體要求
1.重要意義。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市認真審視國際國內形勢,全面把握南寧在廣西、全國乃至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大格局中的具體方位,形成了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的共識。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就是要把南寧建設成為在中國—東盟開放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區域內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現代化城市。建設廣西“首善之區”就是要使南寧各方面的工作在全區起帶頭和示範作用,形成首善發展、首善地位、首善産業、首善環境、首善和諧,成為廣西推進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是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是用更高的要求、更寬的視野、更科學的思維建設南寧、發展南寧的客觀要求,是推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戰略舉措,是提振精神、應對危機、迎接挑戰,實現“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保持發展良好勢頭”目標的迫切需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南寧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提升,開放水準不斷提高,在全區科學發展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但南寧仍屬欠發達、後發展地區,經濟總量不夠大,輻射帶動力不夠強,與區域中心城市的要求還不相適應。我們只有加快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建設,推進大開放、大開發、大發展,才能不斷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全面提升城市國際化水準,才能更好地發揮首府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成為全區推進科學發展的排頭兵。
2.總體思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為主線,以提升城市國際化程度和廣西城市首位度為核心,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工業化、城鎮化、國際化為主導,以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為根本,堅持高起點、 高標準、高品質,著力壯産業、建宜居、促開放、興文化、重民生、保生態、聚人才、強黨建,大力推進經濟國際化、金融國際化、資訊國際化、科技文化國際化和開放國際化,推動各項工作走在全區前列,全面增強城市發展力、承載力、輻射力和凝聚力,加快建設高水準的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
3.目標要求。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目標宏偉,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分階段推進。近期打基礎(2009—2010年),到“十一五”期末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和科學發展三年計劃目標;中期顯成效(2011—2015年),經過“十二五”期的建設,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力爭經濟總量佔全區的比重有較大提升,在全國五個自治區首府城市排位居首,在西部省會(首府)城市排位居前,在全國大中城市排位前移,“三基地三中心”建設成效顯著,現代宜居城市建設水準大幅提高,中國—東盟開放合作中心城市作用明顯增強,城市國際魅力進一步彰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生態建設各方面成為全區的排頭兵;遠期上水準(2016—2030年),從2016年起,經過兩到三個五年規劃的實施,城市綜合實力更強、宜居水準更高、國際影響力更大,成為經濟繁榮、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科技進步、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秀麗山水與璀璨人文交相輝映,民族風情與國際文化共放異彩的高水準的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
二、推進“三基地三中心”建設,增強城市經濟實力
4.建設區域性加工製造基地。積極參與國際分工,主動承接産業轉移,全面對接廣西沿海大工業,打造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加工製造基地。優化産業結構,加強産業規劃,以項目為中心,著力培育主導産業,突出發展特色優勢産業,優先發展重點産業。著重培育鋁加工、機械與裝備製造業,培育與廣西沿海石化、鋼鐵等項目配套的産業,引進發展電子資訊、生物工程與制藥、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産業,改造提升農産品加工、化工、建材、造紙等傳統産業,延長産業鏈,形成強大的産業集群。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加強工業園區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園區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鼓勵和支援南寧高新區、經 開區等開發區採取“一區多園”等方式拓展發展空間,推進工業向園區集聚,構建工業發展新高地。按照産業化、集聚化、國際化的方向,加快南寧國家高技術生物産業基地建設。深入實施“億元工業企業建設工程”,培育和發展一批大企業、大集團。大力扶持發展中小企業,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5.建設區域性物流基地。按照建設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的要求,加強物流園區規劃佈局,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加快重點物流項目建設,培育物流市場,發展現代物流業,打造面向東盟的區域性物流基地。建立現代物流配送體系,發展公共物流服務,推進綜合物流資訊平臺建設。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發展新型物流業態,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建設貨運服務型、生産服務型、商業服務型、綜合服務型等物流園區,完善園區配套設施,促進現代物流企業向園區集中。加快南寧保稅物流中心、南寧國際綜合物流園及江南、玉洞、金橋、安吉等重點物流項目建設。依託西江航運幹線黃金水道,打造南寧港物流園區。加強與區內港口的聯繫與合作,爭取內移港口服務功能,建設“無水港”。
6.建設區域性商貿基地。加快商貿業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佈局,鼓勵發展新型商業業態,提高城市消費層次和水準,打造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商貿基地。改造提升傳統商貿産業,積極發展物流配送、連鎖經營等新型行銷方式,大力發展超市、購物中心、電子商務等新型商業業態,鼓勵發展外包服務業。加快商貿服務業集聚發展,建設邕江沿岸商貿帶、快速環道沿線商貿帶,著力提升朝陽商圈,完善埌東鳳嶺商圈,打造五象新區商圈,加快推進南寧•中國—東盟商務區商業街等特色商業街建設。發展大型商貿品牌,引進國內外大型連鎖企業、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建設一批規模較大、輻射力較強的專業市場,形成區域性大宗消費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7.建設區域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加強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服務功能,把南寧建設成為廣西綜合性運輸中心、大西南出海通道樞紐城市、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全面推進連接東盟和周邊省市的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及我市轄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以高速公路、鐵 路、空港和內河港口為主幹的現代化交通網路。積極推進高等級公路網路建設,加快南寧外東環高速、六景至欽州港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設,推進國道、省道幹線路網建設改造,提高技術等級和路網整體效率。全力配合南寧通往周邊省市及區內主要城市的鐵路建設,重點推進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建設,完善通往越南的鐵路通道,推進南寧鐵路樞紐規劃建設。加快推進南寧機場擴建工程,完善配套設施,將南寧機場建設成為面向東盟的重要國際機場。
8.建設區域性資訊交流中心。加快建設“數字南寧”,建設完善資訊化平臺,推進政務、産業、商務、生活數字化和網路化,形成服務全區、全國乃至東盟的資訊市場體系,打造區域性資訊交流中心。完善資訊基礎設施,加快電子商務、物流資訊等資訊平臺建設,進一步開發整合應用各種資訊資源,培育和發展資訊服務業。建設完善寬頻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網際網路,積極推進“三網融合”。加快推進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城市管理、遠端教育和醫療、社保等資訊化工程的建設與應用。加快城市資訊窗口門戶建設,及時發佈投資、貿易、旅遊、政策等方面的資訊。深化與“北欽防”的資訊合作,積極參與“電子北部灣”建設,推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資訊通訊一體化。培育一批資訊技術品牌企業,建設資訊産業集群和基地。
9.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發展現代金融業,培育金融市場,構建金融業發展平臺,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和開放合作,建立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優化金融生態環境,促進金融機構、金融資本、金融人才等金融資源集聚,把南寧建設成為中國—東盟金融交流橋梁與合作平臺,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深入實施“引金入邕”戰略,鼓勵國內外金融機構到我市設立機構和拓展業務,進一步完善金融組織體系。推進金融創新,鼓勵銀行、保險、證券、期貨等金融行業做大做強,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培育和發展地方性金融機構,探索建立産業投資基金,積極發展創業投資企業。完善和發展證券市場、貨幣市場、保險市場和外匯市場等金融專業市場,鼓勵建設區域性貨幣結算中心、基金中心、資産管理中心、創業投資中心等。積極推進五象新區“金融街”建設,構築金融集聚平臺,發展金融總部經濟。制定出臺扶持金融業發展的政 策,增強服務金融業發展的能力。
10.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加快建設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要支撐,高新技術産業培育發展和傳統産業改造提升並舉,農業産業加速轉型升級,産業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的現代産業體系。調整優化産業結構,深入實施“壯二提三強一”戰略。壯大工業,創新工業發展模式,構建先進製造業公共服務平臺,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增強工業綜合實力。提升服務業,優化服務業佈局,改造提升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物流、會展、資訊、房地産、仲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旅遊業,打造區域性國際旅遊目的地和集散中心。做強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工業化手段和産業化經營方式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創新轉型,加快現代農業發展進程。大力發展副食品農業、原材料農業等特色農業,圍繞服務中心城市發展生態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旅遊農業等城郊型農業。加快林業産業發展,建設林業強市。
三、提高城鎮化水準,建設現代宜居城市
11.推進中心城市和重點鎮建設。合理佈局城市空間,做大中心城市,協調發展中小城鎮,形成佈局合理、梯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現代城鎮體系。突出發展中心城市,繼續按照“以邕江為軸線,西建東擴,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點向南”的城市發展方向,拉開城市框架,擴大城市規模。向南發展,加快五象新區建設,集中力量打造核心區、總部基地和金融中心區,重點推進一批帶動力強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南部城鎮密集發展區建設,拓展南部發展空間。向東推進,加快外東環地區開發建設,結合南寧鐵路樞紐規劃,調整完善鳳嶺北片區城市分區功能,加快南寧•中國—東盟國際商務區建設。向西拓展,加快相思湖新區建設,繼續完善新區道路及配套公共設施,重點抓好高等教育基地建設。向北延伸,依託安吉大道、崑崙大道延伸和邕武二級公路改造升級,加快北部片區建設步伐。提升中心,加快朝陽片區、沿邕江帶等中心城區舊城改造,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優化區域城鎮佈局,加快發展重點城鎮 和其他小城鎮,推進六縣縣城建設,將賓陽、橫縣、武鳴建設成為中等城市,積極推進吳圩、六景、黎塘、那桐等重點城鎮建設。加強城市管理,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完善數字化城市綜合管理與指揮系統,深入持久有效推進“城鄉清潔工程”,提升城市現代化管理水準。
12.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鄉生態環境,繼續推進“中國綠城”建設,打造良好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建設現代宜居城市。加快建設城市道路橋梁、軌道交通、運輸場站、公交、廣電通訊、供水供電、燃氣、污水和垃圾處理等設施,合理規劃佈局學校、醫院,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網路。加快老口航運樞紐、邕寧梯級水利樞紐和南寧港建設。鞏固提升聯合國人居獎成果,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統籌城市開發建設與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好“樹”的文章,大種樹、種大樹,構築更高水準的“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樹成林,花成片,植樹成景”的生態園林景觀,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繼續推進建設“百里環城森林生態圈”,對全市荒山特別是等級公路沿線荒山進行植樹綠化,提高森林覆蓋率,爭創國家森林城市。做好“水”的文章,紮實推進城市水系建設,優先推進南湖—竹排衝核心圈項目建設,加快城市內河綜合整治,建設濱水景觀帶,構建現代親水城市,打造“中國水城”。做好“山”的文章,城市建設特別是五象新區開發要依山傍水、顯山露水,保護山體自然風貌。堅持環保優先,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走集約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
四、推進城鄉一體化,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13.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加快建立健全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推進城鄉規劃共繪,統籌制定城鄉發展規劃,優化城鄉空間佈局,合理規劃發展分區,推動城鄉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建立城鄉一體的發展規劃體系。推進城鄉産業共興,統籌謀劃城鄉産業發展,優化城鄉産業佈局,加強城鄉産業分工協作,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形成城鄉協調、優勢互補的産業發展格局。推進城鄉設施共建,統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鄉風貌改造,建設城鄉一體的交通網路、市政和生態設施,促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向農村延伸。推進城鄉市場共融,統籌推動城鄉市場建設,加快農村現代流通網路“新網工程”建設,完善城鄉市場設施,推動農産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構築城鄉一體的市場體系,促進城鄉市場一體化。推進城鄉服務共用,統籌建立城鄉政策體制機制,推進城鄉社會一體化管理,發展一體化的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建立一體化的社會保障制度,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選擇基礎較好的三塘、吳圩、金陵、伶俐、那馬等鄉鎮,開展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
14.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科學安排、穩步實施,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促進農民增收。實施新農村建設示範工程,每年選擇一批經濟基礎較好、群眾積極性較高的村,做好村莊規劃,開展農田水利、農村道路、生態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整治村容村貌,培育特色産業,發展公共事業,促進農村經濟實力增強、村容村貌改善、農民素質提高。加大投入力度,以獎勵建設、補貼建設等方式支援農村發展現代農業,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引導農民以多種方式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整合社會資源,引導企業、社團及個人支援參與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民教育培訓,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促進鄉風文明。
五、推進開放合作,加快城市國際化進程
15.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積極融入多區域合作,加強國際交往,深化合作內容,拓展合作空間,提高開放合作水準。創新合作機制,推進政府間、商會協會間、企業間、媒體間等多元化、深層次的合作,促進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拓展合作內容,深化與珠三角、長三角、港澳臺以及世界各國特別是東盟國家、歐美、日本、南韓等的合作,加強在投資、貿易、産業、交通、文化、教育、科技、人才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發揮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利用外來資金規模,積極引進大項目、培育大産業。主動承接産業轉移,大力推進項目落地。調整優化出口産業和産品結構,發展外貿出口和轉口貿易,發展加工貿易和境 外工程承包。鼓勵各類企業參與國際合作、分工和競爭,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外貿外經規模。學習運用國際通行規則,促進營商標準與做事規則國際化,提高運用國際貿易準則參與國際經濟事務的能力。積極吸引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在南寧設立企業總部、研發機構、行銷機構、採購中心、培訓中心等,打造區域性國際總部基地。
16.推進與東盟各國的合作。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主要平臺,加強與東盟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和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推進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積極參與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及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加快南寧•中國—東盟國際商務區建設步伐,推進南寧領事館區和具有東盟特色的聯絡部(辦事處)基地建設,形成面向東盟的國際合作基地。加強與東盟主要城市的友好往來,積極開展締結友好城市工作。加強與東盟各國經濟技術合作,擴大農業、工業合作,推進商貿、物流、旅遊、金融、資訊等領域的合作。發展面向東盟國家的進出口貿易,擴大邊境貿易和國際貿易規模。推進與東盟各國的文化交流,加強教育合作,支援和推進東盟國家公務員培訓基地、東盟青少年培養基地等建設。
17.全面投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完善重大産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佈局,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主動對接“北欽防”沿海城市群建設,加強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各城市的交通與公共基礎設施合作,推動區域基礎設施對接。加強區域産業對接,做好“北欽防”石化、鋼鐵、造紙、能源等産業的延伸和服務,積極發展配套産業,提高産業配套協作能力,拉長産業鏈。發展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重大産業服務的要素市場和物流業、商貿業、資訊業、金融業、旅遊業等現代服務業。
六、深化改革創新,激發城市發展活力
18.建立健全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創新,著力解決制度缺失和制度障礙等突出問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進一步理順市與城區、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繼續簡化審批程式,嚴格實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提高行政效能。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努力構建新型投融資主體,促進投資來源、投資主體多元化。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財政體系。深化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國有資産出資人制度,完善國有資産授權經營和監管制度。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推進政事分開 和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領域改革,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加快農村綜合改革,重點推進農村土地流轉、集體林權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19.以創新驅動城市發展。依靠創新增強城市競爭力,提升城市價值,驅動城市發展。堅持把推動自主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增強核心競爭力。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加快構建知識創新、科技成果轉移、科技仲介服務和創新創業融資平臺,推進原始創新、整合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建設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基地,把南寧建設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節點。推進發展模式創新、産業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區域合作創新、社會管理創新、發展環境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建設創新型城市。
七、發展時代的民族的開放的城市文化,彰顯城市魅力
20.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産業,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加快文化設施建設,重點加快南寧民族藝術基地、邕江歷史文化長廊以及市縣兩級群眾藝術館、圖書館、檔案館、鄉鎮文化活動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設施,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精心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力作、知名文化項目、地方文化品牌、文化名人等,著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積極培育文化市場主體,大力發展文化産業,重點發展動漫産業、文化藝術創作與經營業、演藝和影視製作業、社會藝術培訓業等産業。培育和發展一批骨幹文化企業,加快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建設,打造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産業群。發揮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品牌效應,推動民歌節內容系列化、傳播多樣化和運營産業化,培育、集聚音樂名人,發展音樂創作、音像製作、非物質文化産品等産業,打造民歌藝術節産業鏈。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創建歷史文化名城,加大歷史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開發力度,深入挖掘整理以壯民族特色文化為主的少數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街區,展示民族文化魅力。
21.推進文化國際交流合作。擴大與東盟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把南寧建設成為展示民族文化藝術精品的窗口、展示東盟乃至世界優秀文化成果的舞臺。加強對外文化交流特別是與東盟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搭建東盟特色文化載體,把南寧•中國—東盟國際商務區打造成為東盟各國文 化藝術的展示區;積極開展東盟主題文化活動,舉辦東盟專題會展及各種區域性和國際性的專業論壇、學術研討、文藝團體互訪演出等活動。鼓勵到國外舉辦文化活動,推動我市民族歌舞、地方劇種、非物質文化遺産成果、民間工藝品等文化産品和服務的出口,把壯鄉民族文化推向世界。進一步辦好南寧國際龍舟邀請賽、南寧國際馬拉松邀請賽等國際文體活動,支援舉辦中國—東盟汽車拉力賽,積極策劃舉辦更多的國際性文體活動,不斷提升南寧國際影響力。
22.提升城市文明程度。鞏固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完善長效機制,增強創建合力,大力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指數,進一步把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向農村拓展、延伸,實現城鄉社會文明程度整體提升。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深入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積極倡導全民閱讀活動,加快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努力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質。大力弘揚“能幫就幫”的城市精神,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著力發揮道德模範的榜樣作用,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紮實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深入開展和諧建設在基層活動,建立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
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實現社會持續和諧穩定
23.高度重視民生。堅持以人為本、富民優先、民生為重,千方百計解決好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優先發展教育,推動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傾斜,逐步縮小城鄉區域教育發展差距,積極推進普及高中教育,發展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特色教育。加快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重點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重視解決城市家庭“零就業”和農村家庭“零轉移”問題。建立與經濟發展及物價增長相適應的最低工資調整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準。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公共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投入,擴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保險覆蓋面,完善城鄉低保制度,提高保障標準。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和保障體系,建立重大疾病防控體系和醫療救助體系,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建立食品安全檢驗機制,加大監管力度,讓群眾吃上放心食品。妥善做好徵地拆遷農民補償安置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城市、農村危舊住房改造力度,穩步推進多層次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發展婦女、兒童、未成年人和殘疾人事業,重視老年工作,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好人口問題。
24.優化法治環境。加強改善民生、推進社會管理、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 環境等方面的立法。推進依法行政,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論證、社會公示與聽證、決策評估等制度,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對全市重大事項的參與度,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完善重要資訊公開、民意反饋等制度,規範和完善政務、廠務和村務公開。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暢通群眾訴訟渠道。加強權力制約和執法監督,充分發揮人大、政協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民主監督作用,發揮民主黨派參政議政作用,加強輿論監督。普及法律知識,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
25.建設社會治安一流的城市。推進平安南寧建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深入開展大接訪、大排查、大調處,積極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社會治安防控水準,大力開展預防和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平安建設在基層系列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礎建設,推進社會治安人防、物防、技防、大防控體系建設,加強社會實有人口的管理和服務,提高社會動態管理和控制能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犯罪。完善提升統一高效的應急聯動指揮平臺和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構建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城市公共安全應急體系,提升應對公共危機水準。重視防洪、防震等工作,提高抵禦和處置重大災害的能力。加強重大安全事故防控,確保安全生産。
九、加強黨的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強化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
26.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黨員幹部,推進理論武裝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增強黨員領導幹部的理論素養。加強各級黨委領導班子建設,建立健全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具體制度,完善黨委議事決策機制,充分發揮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和管理,強化幹部黨性修養,提高幹部隊伍幹事創業、推動發展的本領。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注重打基礎、強素質、抓機制、創特色,深化拓展“八桂先鋒行”、“黨員奉獻日”等活動,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切實加強黨風建設,密切聯繫群眾,大力弘揚艱苦奮鬥精神,不斷創造新業績。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紮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加大專項治理力度,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
27.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進人才資源整體開發,培育建立統一開放的人 力資源市場,為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制定人才發展規劃,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機制,完善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加快人才軟環境建設,開闢招才引智“綠色通道”,完善創業服務體系。加快人才小高地建設,增強人才集聚效應。加強高層次人才開發,重點培養和引進德才兼備、具有戰略眼光的黨政人才,擅長經營、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勇於創新、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實施新農村建設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加大國際性人才的開發力度,加強與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的合作,重點依託駐邕大中專院校,建設適應國際化需要的人才培訓基地,培養和吸引一批通曉國際經濟、科技、法律等各領域知識、適應國際競爭要求的專門型、複合型、國際型的高級人才。
十、真抓實幹,紮實推進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建設
28.制定建設規劃。制定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的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把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的戰略任務與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特別是“十二五”規劃結合起來,與年度計劃結合起來,明確各階段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統籌安排,逐年實施,分步推進,確保取得實效。
29.強化組織實施。加強組織領導,增強黨政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建立健全組織協調機制,明確各級各部門的職責和工作任務,全力推進實施。做好重大項目建設的規劃統籌,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建立健全監測評估機制,制定分步實施的工作方案和考評指標體系,定期開展整體監測評估,對進展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促進工作改進完善。建立健全獎懲激勵機制,加強督促檢查,充分調動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的積極性。
30.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際網路等傳媒,深入持久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宣傳南寧城市形象,宣傳南寧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宣傳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的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宣傳先進典型,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積極營造有利於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建設的良好氛圍。
全市各級黨組織、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黨員,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解放思想、開放創新、銳意進取、求真務實,為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而努力奮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