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新聞網—南寧晚報訊(記者吳福大)“首善之區”含義即是指最好的地方,廣西社科院副院長古小松認為,南寧目前建設“首善之區”面臨兩個重大機遇:一是中國—東盟的區域合作;二是經濟危機下中央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投資。南寧要建設出自己“首善之區”特色,必須力推“東盟”牌。
中國—東盟的門戶城市
南寧建設“首善之區”有哪些得天獨厚的條件?“南寧有著優厚的條件和基礎,作為廣西北部灣開放開發的核心城市,是中國對東盟開放的‘橋頭堡’,南寧立足廣西,為全國為東盟服務。”古小松説。
作為研究中國—東盟的專家,古小松認為南寧有著其他城市沒有的優勢,南寧打造交通樞紐,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是“綠城”、宜居和文明城市,這些都成為南寧不可複製的打造“首善之區”的源動力。
他認為,南寧面臨著兩個重大機遇:區域合作方面,由於擁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南寧在融入泛北部灣、一軸兩翼等區域合作方面都是核心城市;其次,在金融危機中,如何把危機變機遇,中央擴大投資,特別是擴大在民族地區的投資,給了南寧很好的發展機會。
與其他城市比存在差距
古小松分析,南寧在廣西雖有一定的基礎,但在中國內地或者在東盟的背景下,發展為區域性國際城市和“首善之區”,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比如,南寧是綠城,在國內的綠化方面做得很好,但與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吉隆坡等相比,南寧還有很大差距,南寧在種植花草樹木方面還處在粗放型水準,日後可在精緻典雅上多下功夫。”他指出,在會展方面,中國—東盟博覽會,與廣交會、上海的世博會等展覽會相比,還不夠專業化,藝術交流方面尚有欠缺,可考慮把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舉辦成中國—東盟文化交流節,加強交流與合作。
另外,在交通方面,南寧的交通樞紐地位也還沒有展現出來,出行還不夠快捷,南寧至河內的鐵路列車,目前要13個小時才到,如果南寧至河內開出了3—4小時可達的“直通車”,那勢必促進南寧的發展。
四大要素支撐打出“東盟”牌
古小松説,南寧要建設“首善之區”,必須打造與東盟全方位合作的最前緣門戶城市,四大要素支撐南寧打出“東盟”牌。首先是南寧構造海陸空交通樞紐,泛亞鐵路等網路體現了南寧的核心交通樞紐地位;在海上,南寧欲打造無水之港;在市區內,提出的軌道交通項目使南寧有了區域性都市的面貌;日後,發展南寧至桂林、柳州、欽州、北海等地的快速鐵路客車,使得實現區域一體化,人流於是匯聚南寧,輾轉往東盟。到達桂林的遊客,可通過南寧直接前往東盟旅遊。
其次,南寧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舉辦平臺,構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大融合,在利用這一平臺方面做得更好,擴大城市規模,出臺創新措施。
第三是南寧的宜居特色。南寧須把城市建設好,以人為本,可用生態方面的優勢,吸引人才和資金進入南寧,使南寧成為匯聚國內和東盟國家人才的搖籃。
最後是産業的支撐。南寧要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加工業,在服務業方麵包括龐大的旅遊服務和會展業平臺構築,大量東盟客商等進入南寧,將對南寧旅遊業産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